张家川:以创新赋能社会治理 平安和谐成“民生密码”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4-18 10:44 1

摘要:在张家川县,社会治理的创新实践正如火如荼地展开,一系列务实有效的举措让这座县城充满了温暖与活力,也为群众的幸福生活筑牢了坚实根基。

张家川县融媒体中心讯(记者 李馨)在张家川县,社会治理的创新实践正如火如荼地展开,一系列务实有效的举措让这座县城充满了温暖与活力,也为群众的幸福生活筑牢了坚实根基。

高效综治暖民心

清晨八点半,张家川县综治中心的大厅里已是人来人往。工作人员们早早待岗,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为前来求助的群众排忧解难。

一位年轻人匆匆走进大厅,向工作人员倾诉自己长期以来的困扰和担忧。心理辅导人员专注倾听,引导她通过摆放沙盘的方式,探寻内心问题根源,并运用专业方法进行心理疏导。另一边,讨薪成功的韦女士难掩喜悦,感激地说:“真没想到综治中心的工作人员这么尽心尽责,这么快就帮我要到了工资,太感谢你们了!”

张家川镇西街村的李梅也对综治中心赞不绝口:“我家修房时,管道铺好了却没通水。向综治中心反映后,工作人员高度重视,只用了三个工作日,就和供水公司协调好,顺利通了水,一点没耽误工期。他们办事效率真高,为他们点赞!”

综治中心作为社会治理的核心枢纽,每日都上演着这样温暖高效的场景。在社情民意的收集与处理上,累计接收8203件群众反馈问题,凭借高效协调机制与积极作为,切实回应了群众的急难愁盼。

法治教育为爱护航

教育是社会发展的根基,法治教育则是青少年成长的关键指引。张家川县高度重视青少年法治教育,在科技馆一楼建成新时代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实践中心。自2025年1月份以来,累计完成30余场次法治宣传,覆盖全县10所中小学校,4000余名师生从中受益。

实验中学的学生们一踏入实践中心,就被丰富多元的展示形式所吸引。高二十四班的马俊感慨道:“以前对很多法律知识一知半解,更不懂如何用法律保护自己。来到这里后,生动的案例和有趣的展示方式让我大开眼界。模拟法庭对校园欺凌案件的审理,让我深刻认识到其严重危害,不仅伤害受害者,欺凌者也会受法律制裁。还有动漫形式的法律小故事,让我轻松记住了许多与我们青少年相关的法律法规。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我的法律知识,更让我懂得如何用法律维护权益,对我的成长帮助很大。”

张家川县整合学校、政法、司法等多方资源开展法治教育,形成教育合力,提升了青少年法治素养,同时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家庭和社区的法治氛围,形成良好的法治传播效应。

情法交融化纠纷

矛盾纠纷调解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前沿防线,马关司法所的“金牌调解能手”李双双调解矛盾很有“能耐”。自1998年投身基层工作以来,他已成功调解矛盾纠纷500多件。

见到李双双时,他正要去马如岗家里调解,经当事人同意后,也亲身参与了矛盾调解的整个过程。马关镇石川村的马如岗与杨安安因地界归属问题发生激烈冲突,双方各执一词,矛盾剑拔弩张。李双双得知后迅速赶到现场,先稳定住双方情绪,再分别沟通,了解事情来龙去脉。原来,由于地界标识长期不清,双方对地界认知产生分歧。李双双查阅历史资料、走访邻居,找到了确凿依据,同时从邻里情谊出发耐心劝解。经过多次沟通调解,两家人最终和解,明确了地界归属,还承诺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像这样的案例在全县调解工作中屡见不鲜。调解人员坚守公平公正原则,怀揣为民解忧情怀,将情与法巧妙融合,化解了一个又一个矛盾,为社会和谐稳定筑牢了坚实防线,让法治阳光温暖每一个角落,体现了社会治理的精细化和人性化,践行了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理念。

基层综治筑根基

基层综治中心的规范化建设是社会治理的重要基石。张家川县持续加大力度推进乡镇综治中心建设,完善工作机制,升级设施设备,打造高效、便捷、贴心的基层治理平台。

走进胡川镇综治中心,标准化的接待大厅宽敞明亮。司法所所长米学文及派出所人员曾在这里成功调解很多矛盾纠纷,难度最大的是赵大爷的赡养矛盾。赵大爷年逾古稀,生活不能自理,两个儿子却相互推诿不愿照顾。米学文了解情况后,第一时间与兄弟俩多次沟通,耐心疏导。最终,兄弟俩认识到错误,放下分歧,共同承担起照顾父亲的责任。赵大爷生活有了保障,脸上重展笑容,紧张的家庭关系也得以缓和,邻里纷纷称赞。

胡川镇综治中心的这一成功案例,只是张家川县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积极探索基层治理现代化的一个缩影。通过不断加强基层综治建设,张家川县正逐步构建起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为实现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不断迈进。

来源:张家川融媒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