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需要强人,等来的全是恶棍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22 08:30 3

摘要:自己明知道是奴隶,打熬着,并且不平着,挣扎着,一面“意图”挣脱以至实行挣脱的,即使暂时失败,还是套上了镣铐罢,他却不过是单单的奴隶。如果从奴隶生活中出“美”来,赞叹、抚摩、陶醉,那可简直是万劫不复的奴才了。——鲁迅·南腔北调集

继续,瞎聊一天是一天。

自己明知道是奴隶,打熬着,并且不平着,挣扎着,一面“意图”挣脱以至实行挣脱的,即使暂时失败,还是套上了镣铐罢,他却不过是单单的奴隶。

如果从奴隶生活中出“美”来,赞叹、抚摩、陶醉,那可简直是万劫不复的奴才了。——鲁迅·南腔北调集

鲁迅的白文话写得有点绕口,这句话翻译成成熟的白话文,就是:

不幸做了奴隶,并不可怕,至少还知道自己不幸沦为奴隶,有朝一日还能挣扎一下。懂得挣扎,说明还有翻身救赎的希望。如果当了奴隶,再从奴隶生活中品尝出“美的味道”,甚至陶醉赞美,那就万劫不复,彻底没救了。

引用这段话,主要想表达我的一个历史观点。我向来反对所谓“千古一帝,万载盛世”这些虚无缥缈的东西。不是否定历史的存在,纯粹是不认可。

为什么?数据说话。

商代《卜辞》一书中,记载了商朝大规模战争61次,《春秋》一书中,记载了春秋时期发生战争448次,而春秋一共才242年,平均每年1.85次。到了战国时期,各国已经无力可打,254年爆发了222次战争,平均每年0.87次,差不多还是维持着每年一战的状态。其中,由秦国主动挑起的战争93次,六国向秦国发起的战争38次。

——前241年,破五国“合纵”联军杀8.2万人。另外,单挑灭魏杀46万人,灭韩杀15万人,灭楚杀10万人。前262年,白起灭赵,51万人瞬间蒸发。秦国在22场史诗级的“斩首行动”中,不算秦军损耗,斩六国联军181万。

“秦人尚武”这四个字的含金量,简直是“左手提着首级,右手挥刀砍杀”的存在。

但说一句难听的话,古人的“造人”精神,的确让人叹为观止。在这样无休止的杀戮环境下,也没有阻挡他们对“造人”的激情。到战国结束,秦朝建立。前221年,大秦帝国仍是一个拥有4000万人口的超级大国。

面对如此庞大的劳动力,第一位“千古一帝”可没打算让他们闲着。——守五岭(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庾岭)征发50万;派蒙恬到固阳、九原郡、陇西、北地、上郡阻击匈奴南下,设兵30万;修长城,一次性征出50万;营建大秦两大土木工程(秦陵、阿房宫)再征130万。

大秦帝国终于在“丁男被甲,丁女转输,苦不聊生,自经于道树,死者相望”中,遍地起义,轰然倒塌。

同样是一片热土,经历了“反秦战争”和“楚汉战争”后,人口由秦初4000万,骤降至1400万。短短十五年,2600万人口蒸发了。

离人类最近的一场史诗级战争,二战有了各种大规模热武器加持,天上飞的,水里游的,地上跑的,耗时6年死伤5500万。而2000年前“秦汉”交替之际,百姓在强人的召唤下,扛着刀枪粪叉子这一类原始冷兵器,15年内互撕消耗掉了2600万人,这份战绩不可谓不“牛哔”。

所有的杀戮者,往往会给杀戮扣上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这个理由往往是越大越好,比如“为了天下苍生”。

秦朝杀戮,可以理解为是为了“大一统”。事实上,大一统完成后,统治者并没有“封刀”。“杀戮”“灭族”仍在继续,甚至频次更高。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里,记载了从前403年到959年,总计1362年的历史,洋洋洒洒300万字——屠城52次,灭族174处

平均26年一起屠城,7.8年一起灭族事件。

所有的屠城、灭族这些“非人道”的恶劣事件,没有一起是为了天下苍生,全都是为了争坐一把龙椅。

好莱坞有一部电影叫《人类清除计划》,导演詹姆斯·德莫纳克设想的电影情节是,想消灭80%人类。

这事听起来很扯。

事实上,这种事从来没有间断过。历史上,人口折损率超过50%的事件,不胜枚举。

汉武帝讨伐匈奴,海内虚耗,人口减半。

两汉交界,大汉人口由王莽新朝的5959万,到刘秀建立东汉,一查人口只有2100万,折损65%。受战争影响最大的地方,几乎濒临人口灭绝(大荔由91万减至14万,兴平由83万减至9万,绥远由69万减至2万)。

东汉经历黄巾起义和三国混战,人口由5600万,断崖式跌至800万,折损86%。

311年,汉赵刘曜杀进长安后,关中人口只剩原来1%。

……

乱世杀戮,盛世也没有闲着。盛世帝王强人,玩的是“灭族”

西汉“诸吕之乱”被平定后,外戚吕家但凡喘气的,一个不留。

西晋男性宗室成员200多家,经过八王之乱和五胡乱华后,成功南渡逃命到南方的只有12家,石勒一个人就灭了49家。

当然,司马家的悲惨经历,并不值得同情,当年,他们对待曹家时,也是在一夜间将曹家旧臣曹爽、曹羲、曹训、何晏、邓飏、丁谧、毕轨、李胜、桓范、张当三族灭尽。

唐朝神功元年,刘思礼勾结綦连耀谋反,三十六家名门望族,一夜夷为平地。

宋朝在这件事上,算是2000年来唯一的清流。中国历史上,终于由武斗进入了文斗,利益冲突、政见不合,只贬本人,而不是一言不合,物理清除。

两宋300年经营出的这个最具有人情味的“封建人道主义”氛围,仅仅在蒙元代宋后90年,瞬间回到了残酷野蛮的杀戮状态。

论野蛮杀戮,明朝是一个特例。

朱十六和他建立的明朝完全吸收了元朝人最初最原始的野蛮杀戮。

开局即王炸。洪武四大案,加上“南北榜”这种边角料案子,陪葬者十万人不止。

我讨厌所有封建王朝,唯独对明朝和朱元璋是一种深深的厌恶。我看各个平台上有人提问,生活在古代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很负责任地回答,生活在明朝,就跟生活在阴间没有什么不同。

六十两,剥皮揎草。

朱元璋在每一个州县设置“剥皮亭”,把那些他认为犯了事的人,剥掉其皮,悬挂亭中。

就问你,按照明朝士大夫的工资水平和他们“前腐后继”的德性。百姓出门,低头不见抬头见,是一张张“风干的皮子”,吓人不?

阴间,莫过于此。

后来,张献忠把朱元璋这一套学的“人模狗样”。入蜀后,制造了各种骇人听闻的惨案。

先施于蜀府宗室,次及不屈文武官,又次及乡绅,又次及本营将弁。凡所剥人皮,渗以石灰,实以稻草,植以竹竿,插立于王府前街之两旁,夹道累累,列千百人,遥望如送葬俑。——欧阳直·蜀乱

这当中有一个数量词——夹道累累,列千百人,遥望如送葬俑。各位读者知音,自行脑补细品吧。

张献忠一来,蜀地人口由600万暴减至50万,折损91.7%。县无完村,村无完家,家无完人。

后来,清军入关,扬州十日、嘉定三屠、江阴八十一日,一座城瞬间消失,根本不需要加任何修饰词。

再后来,“剥皮”这项技能被孙可望学会了。陈邦傅爷俩落到李定国手中后,孙可望不加审问,直接“剥皮揎草”伺候。御史李如月认为,这个方式过于残暴,上疏弹劾阻止孙可望。结果,同样被“剥皮揎草”

李如月是明朝剥下来的最后一张皮。到此,大明亡国不远。

1935年,鲁迅先生大病痊愈,在《病后杂谈》 中写道。

大明一朝,以剥皮始,以剥皮终,可谓始终不变。

再再后来是太平天国,谁能想到,一场所谓的农民战争,持续了14年,会让人口减少2亿。由战前4.3亿,暴跌至2.3亿。

我有一个不成熟的观点,人可以有点慕强的心理,但一定要警惕所谓的“历史强人”。

历史无数次证明,强人出世,轻则民不聊生,重则流血千里。

所谓“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明君圣主们,与五华乱胡和南北朝的蝲蝲蛄,本质上一样。

引用清代两位思想家的话。

皇帝敲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妻女,以供一人之淫乐。千古以来,窃珠者诛,窃国者王侯。——黄宗羲

自秦以来,凡为帝王者皆贼也。杀一人而取匹布斗粟,犹谓之贼,杀天下之人,而尽有其布粟之富,而反不谓之贼呼。人之于鱼,不啻太山之于秋毫也;甘天下之味,亦类于一鱼之味耳。——唐甄

那么,这场持续了数千年的杀戮,为什么没有人提出反对呢?

悠久的封建文化早已成了一个宗教。皇帝是“天命所归,君权神授”,到人间来一趟是“替天行道”。

为宗教原因而掀起的杀戮,即使是错的,也是不能被质疑的。普通人质疑不了,能质疑的不愿去质疑——他们心知肚明这是彼此的公共工具,你当皇帝需要用它,我当也需要。

来源:首刊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