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4月11日清晨,晋城市泽州县金村镇福源社区的文化活动广场上热闹非凡,老人们悠闲地打着太极,孩子们在一旁嬉戏奔跑。郝芳超站在广场一角,看着眼前充满活力的场景,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回想起几年前这里还是一片空地,如今已成为居民们休闲娱乐的好去处,他的心中满是感慨。
4月11日清晨,晋城市泽州县金村镇福源社区的文化活动广场上热闹非凡,老人们悠闲地打着太极,孩子们在一旁嬉戏奔跑。郝芳超站在广场一角,看着眼前充满活力的场景,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回想起几年前这里还是一片空地,如今已成为居民们休闲娱乐的好去处,他的心中满是感慨。
今年31岁的郝芳超,是福源社区党支部书记兼居委会主任。这位1994年出生的年轻小伙,自投身基层工作以来,始终怀揣着对社区发展的满腔热忱,以扎实的行动为福源社区的蜕变默默奉献,用点滴努力在这片土地上镌刻下奋进的足迹。
退伍勇担当 扎根基层践初心
“在部队的经历让我深刻明白,为人民服务不是一句空话,是要实实在在地去做。”郝芳超告诉记者,2017年,结束军旅生涯回到泽州县金村镇的他,看到家乡农村面临诸多难题: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土地撂荒现象严重;易地搬迁安置点的居民就业艰难;周边农户依靠传统种植方式,难以提升生活质量。“家乡需要改变,而我愿意成为推动改变的那股力量。”怀着这样的初心,郝芳超毅然决然地投身到基层工作中。
然而,他的决定并非一帆风顺。家人担心他放弃城市里的工作机会,怕最后“得不偿失”;朋友们也纷纷劝他,基层工作琐碎繁杂,很难做出成绩。甚至,社区里有居民在私下议论,认为他是来“作秀”的。
面对这些压力与质疑,郝芳超没有争辩,而是选择用实际行动去回应,一点一点地消除了大家对他的质疑。2019年,当他当选为福源社区党支部书记时,曾经那些质疑的声音渐渐变成了信任的话语:“这个小伙子能吃苦,是真心实意为咱们老百姓办事的。”
创业辟新路 引领发展新方向
“咱们金村镇挨着市区,这是得天独厚的优势,一定得利用好。”谈及成立泽州县金福地农业专业合作社的初衷,郝芳超说道。2019年6月,他牵头该合作社,以建设金福地田园综合体为核心目标,致力于构建多元化的农业产业格局。
在郝芳超的规划中,合作社利用1600余亩土地,建设75栋温室大棚用于蔬菜种植,并形成“种植—采摘—休闲”一体化的产业链。同时,通过开展技术培训,让周边农户掌握就业技能,实现“家门口就业”。但创业初期,面对资金大量短缺的情况,他四处奔走,跑遍了县乡各个部门,积极争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并以自己的名义担保贷款,发动村民以土地入股,承诺每亩土地年底给予分红。在他的不懈努力下,终于凑齐了启动资金。
农户孔建红便是合作社成果的一个缩影。刚来到金村时,孔建红就业困难重重。郝芳超得知情况后,邀请他到合作社参加蔬菜种植培训,并安排他在大棚负责日常管护工作。如今,孔建红每月有3000元的稳定收入,还成为了合作社的骨干成员。截至目前,该合作社带动周边农户20多人就业,就业人员年均增收20000元,成功助力社区产业从基础薄弱迈向多元发展。
社区大管家 民生实事暖人心
2019年,郝芳超肩负起福源社区党支部书记的重任。面对居民信息混乱、基础设施薄弱的复杂状况,郝芳超深知,要破解社区治理的难题,首先得摸清“家底”。于是,他带领社区干部开启了为期45天的“敲门行动”,认真记录民情日记,为后续精准服务社区居民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郝芳超的办公桌上,有一本“民生台账”格外醒目,上面密密麻麻地记录着居民反映的每一件事。“群众利益无小事,再小的事对居民来说都是大事。”他常挂在嘴边的这句话,也化作了实实在在的行动。2020年,他积极推动建设“一分地菜园”,将大棚周边的闲置土地划分为288块小菜园,供居民种植作物。居民们在自己的小菜园里种上蔬菜、粮食,不仅解决了自家的“菜篮子”问题,也增添了生活乐趣。为了解决居民的就业问题,他积极与上级部门、其他单位联系,开设家政服务、育婴养老等培训课程,助力50余名居民实现了就近就业。
回顾过去7年的基层工作历程,郝芳超感慨万千。“未来,我们要让福源社区真正成为居民安居乐业的幸福家园。产业上持续做强,社区治理更精细,文化氛围更浓厚。”谈及福源社区的未来,郝芳超目光坚定,满怀信心。他正以军人的坚毅、党员的赤诚,在基层的土地上辛勤耕耘,用自己的青春和汗水,书写着属于福源社区的美好篇章,也让更多的希望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茁壮成长。(本报记者 李茹霞)
来源:山西青年报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