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讲座中,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王海云以“情绪管理是人生的必修课”为主题,结合心理学经典理论,系统阐释情绪的产生机制与调节策略。通过“踢猫效应”等生活化案例,生动剖析负面情绪扩散的连锁反应,并特别推出“情绪急救箱”工具包——包含正念呼吸操、情绪日记模板、家庭沟通话术
为深化社区矫正心理矫治成效
帮助矫正对象提升情绪管理能力
顺利融入社会
近日
泽州县司法局联合专业心理咨询团队
为辖区50余名社区矫正对象举办
“浅谈情绪管理”专题心理辅导讲座
点亮了特殊群体回归社会的
“心灵导航灯”
理论筑基
解码情绪密码,重塑认知思维
讲座中,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王海云以“情绪管理是人生的必修课”为主题,结合心理学经典理论,系统阐释情绪的产生机制与调节策略。通过“踢猫效应”等生活化案例,生动剖析负面情绪扩散的连锁反应,并特别推出“情绪急救箱”工具包——包含正念呼吸操、情绪日记模板、家庭沟通话术手册等内容,受到矫正对象的热烈欢迎。“过去遇到矛盾总想硬碰硬,今天才明白,换个角度思考就能避免很多冲突。”一名矫正对象如是说。
实践赋能
互动体验解锁“减压工具箱”
为强化学习效果,活动创新采用“沉浸式心里剧场”教学模式,王老师精心设置“邻里纠纷”“家庭矛盾”等典型情境,组织社区矫正对象分组扮演角色,通过“角色互换”体验不同视角下的情绪冲突,学习换位思考,练习“非暴力沟通”技巧。这种互动设计让抽象理论具象化,帮助矫正对象真正掌握“即学即用”的调节技能。曾因情绪失控引发治安案件的张某在互动后坦言:“以前总觉得忍气吞声就是懦弱,现在才明白合理表达诉求才是智慧。冲动是魔鬼,学会控制情绪不仅是为了自己,更是对家庭和社会负责。”
长效护航
持续深化“矫心正行”
教育帮扶品牌
泽州县司法局始终践行“矫行先矫心”的理念,此次讲座将心理学理论与矫正工作实际深度融合,既体现了司法行政工作的温度,也为预防再犯罪、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提供了有力支撑。今年以来,通过“定期讲座+个案辅导+家庭访谈”模式,累计为社区矫正对象提供心理服务300余人次,帮助他们筑牢心理健康防线。接下来,我县将持续深化“心理矫治+法治教育”融合模式,不断完善“心理测评——个案建档——精准干预”的全链条工作机制,实现心理矫治工作的精准化和智能化升级。
来源:晋城政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