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魂永驻:红五军团研学:深受毛主席信赖的开国上将陈伯钧⑤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3-27 10:11 1

摘要:1937年8月红军整编为八路军,陈伯钧任359旅旅长。10月中旬,部队奉命开赴抗日前线。正当他要与日寇决一死战的久盼夙愿即将实现之际,发生一件意外事故。他在10月17日的日记中如实写道,“因摩托学校的汽车司机不载袁会计上延安领公款,还蛮横无理吵闹,我劝告无效,

学史明理 学史增信

学史崇德 学史力行

深受毛主席信赖的开国上将陈伯钧

05

以对党的无限忠诚

永葆共产党人的信仰底气奋斗志气和守正骨气

1937年8月红军整编为八路军,陈伯钧任359旅旅长。10月中旬,部队奉命开赴抗日前线。正当他要与日寇决一死战的久盼夙愿即将实现之际,发生一件意外事故。他在10月17日的日记中如实写道,“因摩托学校的汽车司机不载袁会计上延安领公款,还蛮横无理吵闹,我劝告无效,气急之下打了司机一个嘴巴,真是鲁莽不该!”毛泽东很快知晓此事,19日即通知他去延安,先后三次同他谈话,从原则高度从严批评并耐心教育了他,让他暂缓去前线,到中央党校学习。陈伯钧光明磊落,知错认错。入校后结合检讨错误,深切领悟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好主观与客观、片面与全面、局部与全局关系的谆谆教诲,领会尊重客观、尊爱群众这一马克思主义精髓,决心从归根立本上改变性格,戒除烈躁;铭记“用心若镜,与物为春”的古训,做一个有城府、无脾气,讲究方法策略的人。在党校学习期间,他还根据对日作战需要,总结撰写《游击战术的袭击与埋伏》一文,经毛泽东修改后发表。

◆1939年,晋察冀高级军事干部会议合影左至右:聂鹤亭、杨成武、陈伯钧、王平、舒同、程子华、孙毅

党校毕业后,陈伯钧被任命为抗大训练部部长,将忘我奋战精神贯注在抗大的教育训练和“三八”校风的培养中。不久,他任抗大二分校校长,到枪林弹雨一线办学,加速前线干部培养,抗大二分校被晋察冀军民誉为“干部源泉,抗战堡垒”。1939年9月,他率领学员积极配合120师358旅取得被称为抗日战争中敌后模范歼灭战之一的陈庄大捷。

1942年5月,经毛泽东点将,陈伯钧先后担任延安保安司令部副司令员、保卫延安的129师385旅副旅长,1945年8月又任陕甘宁晋绥五省联防军副参谋长,在保卫党中央的各个重要岗位上努力将部队建设成让党中央放心的钢铁劲旅。

◆1941年10月,陈伯钧调任三八五旅副旅长左陈伯钧、中王维舟

解放战争开始,陈伯钧主动请战东北,带领800名干部挺进东北作战一线。1948年5月担任第1兵团第一副司令员,有力配合司令员萧劲光,积极贯彻毛泽东作战方针,助战辽沈,伐谋长春,受到党中央和毛泽东的嘉勉;随后率部入关、围隔平津,确保北平和平解放并成功改编傅作义部队。后又主动兼任45军军长,挥师湘桂。在著名的衡宝战役中,他受命统一指挥12个作战师全歼白崇禧主力2.9万余人,被列为经典战例,受到苏联著名作家西蒙诺夫的专访。随后领兵剿匪,歼敌20余万,为民根除百年匪患。在血与火的战场上再造他人生中的第二次辉煌。

◆1948年华北军区司令员前排左起聂荣臻 东北解放军第一兵团司令员萧劲光 副司令员陈伯钧等人合影

新中国成立后陈伯钧被点将,配合刘伯承元帅创办南京军事学院。他从训练部副部长做起,很快解决了学院开办无教材和缺教员的两大难题。在借鉴苏军现代化作战经验中,他坚决贯彻刘伯承指示,既反对生吞活剥,又防止故步自封。1952年受刘伯承委托,他率领学院见学团,到抗美援朝战场一线见学,整理出具有现代化战争特点的全盘作战经验。在不断改进提高中,逐步开创出既符合现代化作战需要又符合我军建设实际的教学新路子,为我军培养出众多优秀的中高级指挥人才。教学中他以丰富实战经验,科学精辟地总结阐述毛泽东军事理论的核心内容和决定性指导地位,为毛泽东军事思想在全军扎根奠定了坚实理论基础。1955年陈伯钧被授予上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五十年代初,刘伯承、陈伯钧和军事学院总顾问罗哈里斯基合影

从1958年至1962年,在遭受反“教条主义”的错误批判中,陈伯钧坚持实事求是,抵制过“左”做法,坚守正确方向。在“文化大革命”初期遭受无端诬陷和严重迫害,他坚守真理,奋力抗争,尽力保护上级领导及同级、下级战友,在重病中写下40余万字的申述材料,不为己悲,乐向未来,坚信正道必胜,党的事业必然兴旺发达。

◆1956年国庆节在天安门城楼上左起:肖向荣、肖华、陈锡联,陈伯钧、刘亚楼、吕正操、韩先楚

1967年5月,毛泽东在天安门上亲切接见并问候他。1974年2月,陈伯钧病逝,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诸多将帅和战友为他举行隆重的追悼大会。人们深切怀念他,衷心敬仰他。1986年2月,徐向前元帅给《陈伯钧日记•文选》题词:“陈伯钧同志的光辉业绩是永不磨灭的。”

011932年3月27日

粤军已有部分过河向野猪口前进,已抵中平构筑工事,红3军界安息固陂之线,以信丰河为界向外发展,红3军8师以固陂为中心工作,向大堃野猪口方向发展,并警戒粤军。红3军9师以安息为工作中心,向莲塘背、桥下方向发展并警戒江口、安远、信丰,军部在安息固陂之间江口指挥工作。

红13军在安惟堵截靖匪退路。

红15军随红1军团驻军长汀待命。

★信丰县古陂镇余村

021933年3月27日

031934年3月27日

敌北路军第3纵队79师237旅再次向瑶际蓬高地发起进攻,重占新桥的敌第10纵队也派出第20团迂回到瑶际蓬侧面助战。红13师坚决实行反突击,消灭进攻之敌一部。由于38、39两团的反突击行动进展迟缓,瑶际蓬失守。敌军攻占了瑶际蓬,终于实现第3、第10南北两路纵队会师新桥的战略意图。敌军开始分段构筑碉堡,并无前进企图,历时6天的新桥反击战结束。

这一场反击,悲壮惨烈。37团团长周继尧牺牲。“此役我们伤亡极大,我38团团长、团政委以至连、排级干部,除剩下我一个人外,全部光荣牺牲了。”(鲁瑞林《回忆新桥运动战》)

红34师继续驻防建泰沿线。

★泰宁新桥反击战战场遗址

041935年3月27日

中革军委决定,中央红军迅速突出敌军的合围,越过遵义、仁怀大道,向南发展。中央红军以红9军团暂留马鬃岭地区,伪装主力,向长干山、枫香坝佯攻,以吸引敌人北上,主力乘机继续向南急进。

中革军委下达中央红军从鸭溪、白腊坎地域向西南转移的行动部署:“我野战军原定从长干山、枫香坝之间突围行动已不可能,决改从鸭溪、白腊坎地域向西南转移”。

红5军团由干溪与3军团平行进至白蜡坎以北地域,行军50里。司令部驻苟坝。

★苟坝红军医院陈伯钧驻地

051936年3月27日

张国焘、徐向前致电陈昌浩,拟令继进的红4军主力“以炉霍作后方,向瞻化进”。晚朱德总司令和张国焘先后在红4军军部进行部署时又作出改变,红4军主力从道孚出发直接奔袭瞻化。

红5军驻防绥靖和观音河一带,积极开展训练、筹集物资等准备工作;37团及31军在牦牛到丹巴一线警戒。

★红五军团研学:“宁暴”中坚,善战将军李青云

★红五军团研学:董振堂,不应忘记的一位真心英雄

★红五军团研学:从红五军团到红五军

★红五军团研学:季振同黄中岳参与领导宁都起义的功绩

★红五军团研学:中国共产党对宁都起义部队的改造

★红五军团研学:李卓然:我党最早的党员之一 鲜为人知的遵义会议参加者

★红五军团研学:红五军团37团为何三次翻越夹金山?

★红五军团研学:红星在历史的天空闪耀

★红五军团研学:长征中的“铁流后卫”红五军团,带给我们怎样的时代启示

★红五军团研学:雄师铁军:爱党爱国 战无不胜

★红五军团研学:李达 “军中的活地图”

★红五军团研学:“我党我军政治工作第一人”

★红五军团研学:关于西路军失败的报告

★红五军团研学:“少共国际师”疆场浴血征战

★红五军团研学:壮哉红34师

★红五军团研学:红五军团四位领导人的悲壮人生历程

★红五军团研学:为什么说宁都起义壮大了红军队伍极大地震动了国民党反动当局?

我是红土老记,我为您讲述红五军团,感谢您的阅读!欢迎关注,欢迎分享!

(红五军团研究会)

来源:州城故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