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原理:在拧紧螺栓时,先将螺栓拧到一个初始扭矩,使被连接件贴合紧密,然后再继续拧动一个特定的角度。通过控制螺栓转动的角度来间接控制螺栓的伸长量,进而控制预紧力。因为在一定范围内,螺栓的伸长量与预紧力成正比关系,而转角与伸长量也存在着近似线性的关系。应用场景:常用
除了扭矩法,常见的拧紧螺栓方法还有以下几种:
转角法
原理:在拧紧螺栓时,先将螺栓拧到一个初始扭矩,使被连接件贴合紧密,然后再继续拧动一个特定的角度。通过控制螺栓转动的角度来间接控制螺栓的伸长量,进而控制预紧力。因为在一定范围内,螺栓的伸长量与预紧力成正比关系,而转角与伸长量也存在着近似线性的关系。应用场景:常用于汽车发动机等对螺栓预紧力要求较高且一致性要求较好的场合。例如,发动机缸体的螺栓连接,使用转角法可以确保每个螺栓都能获得较为均匀的预紧力,保证缸体的密封性和可靠性。优缺点:优点是可以获得较为精确且均匀的预紧力,能够适应不同摩擦系数的情况。缺点是需要专门的设备来测量和控制转角,对操作要求较高,且初始扭矩的设定也会影响最终预紧力的准确性。屈服点法
原理:在拧紧螺栓过程中,监测螺栓所承受的拉力或扭矩的变化情况,当螺栓达到材料的屈服点时,停止拧紧。此时螺栓所获得的预紧力接近其材料的极限承载能力,能充分发挥螺栓的紧固作用。通常通过测量螺栓的伸长量、扭矩 - 转角曲线的变化等来判断是否达到屈服点。应用场景:适用于对连接强度要求极高的场合,如大型桥梁、建筑结构中的高强度螺栓连接。在这些场合中,需要确保螺栓连接能够承受巨大的载荷,采用屈服点法可以使螺栓在安全范围内发挥最大的紧固效能。优缺点:优点是可以使螺栓获得较大且较为准确的预紧力,能有效提高连接的可靠性和承载能力。缺点是对螺栓材料的性能一致性要求较高,且操作过程中需要精确监测和判断屈服点,对设备和操作人员的技术要求高,如果控制不当,可能导致螺栓过度拉伸而降低其使用寿命甚至发生断裂。超声法
原理:利用超声波在螺栓中传播的特性,通过测量超声波在螺栓中的传播时间或频率变化,来计算螺栓的伸长量,进而精确控制螺栓的预紧力。当螺栓被拧紧时,其长度会发生变化,而超声波在螺栓中的传播速度与螺栓的应力状态有关,通过分析超声波信号可以实时监测螺栓的伸长量和预紧力。应用场景:在一些高精度的机械制造、航空航天等领域有应用。例如,飞机发动机的关键部件连接螺栓,由于对连接的可靠性和预紧力精度要求极高,超声法可以在不拆卸螺栓的情况下,准确测量和控制预紧力,确保发动机的安全运行。优缺点:优点是测量精度高,能够实时、非接触地监测螺栓的预紧力,不受螺栓表面状况和环境因素的影响。缺点是设备成本高,操作复杂,需要专业人员进行操作和数据分析。来源:FMEA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