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常喂的这种药,正悄悄伤害孩子抵抗力!但很多家长还在当宝贝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22 07:17 1

摘要:正值换季时节,生病的小朋友真的非常多,尤其好多幼儿园学校,都出现了支原体感染。

正值换季时节,生病的小朋友真的非常多,尤其好多幼儿园学校,都出现了 支原体感染

很多家长为了“有备无患”,专门囤治疗支原体的特效药“阿奇霉素”,后来又有新闻说“支原体耐药,阿奇霉素不管用”,又一窝蜂的去买“多西环素”。

还有一些长辈,因为这些消炎药不好买,专门从老家带了各种各样的消炎药,娃一生病,就赶紧吃上。

一生病就吃抗生素的情况,在孩子拉肚子的时候也很常见,尤其是这个季节容易感染轮状、诺如病毒,家长自用消炎药虽然是出于关心,但往往就是好心办了坏事。

误区一

盲目乱吃消炎药

目前抗生素已经成为治疗细菌感染性疾病的有力武器,随着医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抗生素的品种日益增多,抗菌谱愈来愈广,细菌感染性疾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而抗生素又是老百姓口中的消炎药,有点“头痛脑热”的就去药店自行购买,这种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导致了一些不良后果的发生,如过敏反应、肝肾功能的损伤、出现耐药性、出现二重感染等,甚至会造成生命危险。

1、盲目吃抗生素可能导致过敏反应

抗生素引起的过敏反应最为常见,其主要原因是因为自身的个体差异,或者是药品中可能存在的杂质以及氧化、分解等产物在体内的作用。

一般表现为皮疹、荨麻疹、皮肤瘙痒等,严重者可导致过敏性休克[1]。

2、盲目吃抗生素可能带来肝肾功能的损伤

许多抗生素会通过肝肾进行代谢和排泄,使用过多之后会造成肝肾功能的损伤。

比如氨基糖苷类(庆大霉素、依替米星等)主要通过肾小球滤过排泄,长期使用就会对肾脏造成损伤;服用四环素类(多西环素、米诺环素等)抗生素后可沉积于肝细胞,长期大量使用可能会造成肝细胞脂肪性坏死[2]。

因此,想要保护肝肾,维持肝脏和肾脏健康,平时不能够过度依赖抗生素,以免身体受到明显的影响。

3、长期使用抗生素很容易出现耐药性。

比如大家“头痛脑热”的时候会自己去药店买抗生素,用了一段时间后发现经常吃的抗菌药物没用了,这就是出现了耐药性。

存在于人体内的不同菌类之间除了能够互为牵制,还有互相传播耐药性的特性。耐药信息可以从一个菌类传播到其它菌类,使原本不耐药的菌类也被传染成具有耐药性。

4、出现二重感染

正常人的口腔、鼻腔、肠道等处有多种多样微生物寄生,由于相互竞争而维持相对平衡的共生状态。

长期使用抗生素后,敏感菌株的生长受抑制,不敏感菌株趁机在体内大量繁殖,从而形成新的感染,这就是二重感染。

因此,使用抗生素应该适可而止,不可长期大量使用。

误区二

一拉肚子就止泻

很多妈妈看到娃拉肚子,就想赶紧止泻,只要不再拉,就好了。这种想法也是错误的。

乱用止泻药,不但会掩盖病情,甚至会使病情加重。

拉肚子这个行为本身,属于身体的自我保护机制

很多止泻药,是通过抑制肠子蠕动来起作用的,看起来是不拉了。致病菌、刺激性物质都憋在肚子里面,反而更加难受。

腹泻时,比止泻更重要的,是做好 下面两点工作。

所谓补液并不是说单纯地给孩子喝水,而是少量、多次地给孩子喝含有糖、盐和水分的混合液体,也可以用口服补液盐。

比如6个月以内的孩子,可以口服补液盐,而6个月以上、已经开始添加辅食的孩子,还能喝稀释的苹果汁(不是苹果味儿的饮料,是纯果汁)。

另外,如果孩子在尽可能补充了水分的情况下,4小时内仍然没有排尿,甚至哭时少泪、口腔干燥,说明孩子脱水情况比较严重,家长应尽快带孩子就医。

无论是什么原因引起的腹泻,孩子小肠黏膜上的乳糖酶都会丢失,使得母乳和配方粉中的乳糖不能被正常消化吸收,容易引起继发性的乳糖不耐受性腹泻。这也就是为什么有的孩子明明吃了药,但腹泻仍持续很长时间,有时甚至越来越严重。

基于此,应对的方法不言自明:补充外源性的乳糖酶。

误区三

益生菌“万能”随便吃

现在各种益生菌产品越来越多,让不少妈妈很心动:

以前吃过消炎药,估计杀了不少益生菌,赶紧吃点补补。

益生菌虽然对肠道健康非常重要,但不是万能的, 肠 道菌群是个非常非常复杂的体系。

健康的孩子,通过自身的益生菌繁殖,以及平时保持饮食平衡,通过空气、食物等是可以维持人体微生态平衡的,没有必要额外的通过益生菌产品来摄取益生菌。

益生菌的功效高度依赖于菌株的特定性。

国家卫生计生委最新发布《可用于婴幼儿食品的菌种名单》的公告:

另外家长在挑选益生菌制剂时,涉及“成分”的内容,需要仔细查看, 尽量选择添加成分简单的益生菌制剂。

很多品牌为了宝宝爱吃,还添加了其他物质, 比如脱脂奶粉、果粉、甜味素等。比如有的孩子对牛奶过敏,吃了这种益生菌制剂导致过敏、不舒服,家长反而还蒙在鼓里呢!

益生菌只有活着到达宝宝肠道,才能真正发挥作用。并且益生菌需要用 37 ℃ 以下的温水或牛奶冲服,液体温度过高会「烫死」益生菌,自然就达不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如果侵权请联系后台删除

-82898800

编 辑:琬璘

审 核:崔英

终 审:凯淇

来源:龙广凯淇工作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