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和朝鲜半岛的国界线,为何会变成鸭绿江和图们江?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22 06:24 3

摘要:翻开中国历史地图,你会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中原王朝和朝鲜半岛上的国家(分别是新罗、王氏高丽、朝鲜)的国界线,在五代辽国时期,高丽和辽国的国界线还在平壤附近的大同江一带,但后来高丽以及朝鲜的国界线一直不断向北方扩张,到了明朝之后,明朝和朝鲜的国界线居然变成了鸭

翻开中国历史地图,你会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中原王朝和朝鲜半岛上的国家(分别是新罗、王氏高丽、朝鲜)的国界线,在五代辽国时期,高丽和辽国的国界线还在平壤附近的大同江一带,但后来高丽以及朝鲜的国界线一直不断向北方扩张,到了明朝之后,明朝和朝鲜的国界线居然变成了鸭绿江和图们江,又经过清朝之后,国界线最终再没变化,也就是现在的鸭绿江和图们江。

要知道,小小的高丽、朝鲜,一直是中原王朝的附庸藩属国,只会俯首称臣、磕头求饶,他是如何在辽国、金国、元朝、明朝、清朝的统治下,逐步蚕食中原王朝的领土,逐步扩大领土,而中原王朝对此却视而不见、无动于衷?

唐朝灭亡高句骊灭亡后,朝鲜半岛仅剩唐朝的附属国新罗,唐朝也曾经在朝鲜半岛北部设置都督府、州、县等行政机构,并派当地官员担任行政长官,而大将薛仁贵则率兵总督全局。

但朝鲜半岛历来是多事之地,当地居民大都不肯听从唐朝政府的管理,所以唐朝政府在朝鲜半岛的管理无法顺利实施。

后来唐朝政府被迫将原高句骊的部分领土划给新罗进行管理,最终的分界线是朝鲜半岛大同江以北的领土归唐朝所有,大同江以南领土归新罗国所有,新罗基本上统一了朝鲜半岛。

但随着主人唐朝的衰落,新罗国也走向了没落。

公元900年,尚州土豪甄萱发动叛乱,在原百济地区建立后百济国。

公元904年,新罗王族弓裔则在新罗北部江原道建立泰封国。

朝鲜半岛再次陷入了三国鼎立的混战局面。

乱世出英雄,随着一个人的出现,朝鲜半岛的混战局面终于得到了终结。

此人名叫王建,出生于开城的一个富商家族,王建的父亲王隆专门在朝鲜半岛西海岸从事贸易和商业活动,王氏家族在当时的新罗国具备了一定的势力。

但王建本人却对经商没什么兴趣,身逢乱世的王建已经不满足于成为一名成功的商人,胸怀大志、智勇双全的王建最终跟随父亲投奔了弓裔的泰封国,成为了弓裔的得力部将。

投靠弓裔仅仅是王建实现自己伟大理想的第一步,很快王建便联合一些对弓裔心怀不满的部将发动政变,推翻了弓裔的统治,成为了泰封国新的国王。

但王建似乎对“泰封”这个国家名称并不是很满意,决定更改国名,可能是对两百多年前的高句骊国比较崇拜的缘故,王建决定将自己的国家正式改名为高丽国,又称王氏高丽。

公元935年,高丽国消灭后百济,公元936年,高丽国吞并新罗,王建同志正式成为朝鲜半岛的新主人!

五代北宋时期,北方的霸主是辽国,辽国在消灭渤海国之后,开始和高丽领土接壤,于是和高丽发生军事冲突。

高丽一开始向隔海相望的北宋称臣,因此引起了辽国的不满,辽国开始东征高丽,想彻底把高丽变成辽国的藩属国。

公元993年,辽国第一次攻打高丽,高丽残弱的战斗力完全不是辽国对手,被辽国打得落花流水,最后高丽跪地求饶、俯首称臣,断绝和北宋的关系,向辽国称臣,而辽国方面则非常大度地愿意把鸭绿江以东的六州之地赏赐给高丽。

这是第一次,高丽的疆域开始向北方扩张,当然只是辽国的赏赐,不是他靠自己实力得来的。

但高丽依然暗中向北宋称臣,大将康兆不经辽朝同意就废立国王,辽国对此十分不满,于是在公元1010年第二次攻打高丽。

辽军这次东征高丽,势如破竹,擒杀康兆,占领高丽国都开京,高丽国王王询南逃罗州,但由于战线太长导致后方不稳,辽国在得到高丽国王王询亲朝的口头承诺后撤军。

不过王询实在很无赖,又出尔反尔,不再臣服辽国,辽国便要求高丽归还鸭绿江东六州,王询不答应,辽国和高丽第三次爆发战争,和第二次相似,辽国又是虎头蛇尾,开端又打到开京,但又补给不足撤军,先胜后败。

但高丽也是损失惨重,最终双方和谈,高丽终于向辽国称臣,而辽国也不再要求高丽归还江东六州。

于是,高丽的疆域便开始向北方扩张,国界线从大同江推进至鸭绿江入海口一带,但鸭绿江和图们江以南、以东的领土(包括现在朝鲜的咸镜南道、咸境北道、两江道、慈江道一带)依然属于辽国控制。

从此,辽国和高丽之间再没发生过战争。

辽国晚期,辽国开始衰落,女真部落开始崛起,高丽又趁机搞事,派兵攻占曷懒甸之地(今朝鲜咸镜道一带)并修筑东北九城,但女真部很快发动反击,击败高丽军队,重新夺回曷懒甸,双方很快选择和谈停战。

金国建立后,估计忙于对付辽国和北宋,因此和高丽之间并没有爆发战争,所以金国和高丽之间的国界线和辽国时期相比并没有什么大的变化,而高丽也选择了臣服金国。金国甚至还把鸭绿江入海口的重要桥头堡保州(今天的朝鲜新义州)赏赐给了高丽。

公元1174年,高丽的武人集团发动政变,夺取王氏高丽的军政大权,高丽西京留守赵位宠乘机起兵反叛,并试图用慈悲岭以西、鸭绿江以东四十余城投靠金朝的优惠礼物,来换取金国对他的支持。

这是高丽北方地区的一大片领土,如果金国接受,那么中原王朝和高丽的国界线将再度向南推进至辽国初期和高丽的国界线一带,又以大同江为国界。

如果金国接受了,那么就可以为金国又一次开疆扩土,但当时的金国皇帝完颜雍不想干预他国内政,所以拒绝了赵位宠的请求,也失去了一次夺取朝鲜半岛领土的绝佳机会,后来高丽武人集团摆平了赵位宠,金国再也没有机会染指朝鲜半岛了。

蒙古消灭金国后,开始朝高丽国下手,蒙古军队的战斗力地球人都知道,所以高丽人要倒霉了。公元1231年,蒙古窝阔台以使者被高丽所杀为由,开始发动对高丽的战争,战争持续了四十多年,从窝阔台到贵由、蒙哥到忽必烈,蒙元一直不断对高丽发动战争,高丽王室一度撤退到海岛上继续抵抗,但仍然不是蒙古军队的对手。

公元1270年,高丽正式投降蒙古,公元1273年,高丽的残余抵抗势力被彻底消灭。

但在占据高丽后,忽必烈却没有选择吞并高丽,而是将高丽变了元朝的驸马国。

高丽向元朝称臣,向元朝履行“六事”以及贡女、贡宦、贡鹰等义务,每任国王必须迎娶蒙元所下嫁的公主,但高丽可以保留了王室、政府和军队,在司法与财政上享有较大的自主权。

但高丽和元朝的国界线则被再度向南压缩,压缩至慈悲岭(今朝鲜黄海北道黄州东岊岭)、铁岭一线,元朝在新的疆域上设置了东宁府和双城总管府,最南达到朝鲜的元山一带。

对此高丽当然不敢有任何意见,能保留国体已经是阿弥陀佛了!

此时元朝和高丽的国界线几乎恢复到当初唐朝和新罗的国界线了。

元朝灭亡后,明朝进入辽东地区,高丽的邻居又变成了明朝。

元末农民起义红巾军曾经两度攻打高丽,但都是先胜后败,退出了高丽,而高丽则乘着元朝末年的乱世,乘机扩张地盘,占据了鸭绿江和图们江以东、以南的大片地盘,将国界线向北推进至鸭绿江、图们江南岸。

公元1371年,元朝辽阳行省长官刘益投降明朝,明朝开始经营东北。公元1387年,明朝在东北击败了北元纳哈出的20万大军,东北为之震动,女真各部纷纷表示臣服于明朝。

此时明朝的势力范围开始和高丽国接壤,新兴的明朝和高丽之间不可避免发生碰撞。

按照朱元璋的想法,他只想遵循辽金元三代和高丽的传统边界线,只想控制鸭绿江、图们江以东、以南的传统中原王朝控制区域。

但高丽方面居然拒绝朱元璋的请求, 还杀害了到达铁岭卫(今朝鲜元山附近)的明朝官员,彻底激怒了朱元璋。

朱元璋于是调集八道重兵,准备大举进攻高丽。

如果事态如此发展下去,以明朝初期的军事实力,明朝估计会胖揍高丽一顿,高丽又会磕头求饶投降,即使朱元璋不灭掉高丽,估计明朝和高丽的国界线又会恢复到元朝时期。

这个时候,高丽的大将李成桂突然发动兵变,夺取高丽国的军政大权,然后登基为王,夺取了王氏政权。

控制高丽后,李成桂主动向明朝俯首称臣。

朱元璋原本对朝鲜这块地盘并不是很感兴趣,而且李成桂又主动投降,伸手不打笑脸人,朱元璋死要面子,就不好意思要求李成桂退还高丽之前占据的鸭绿江和图们江以东、以南的大片领土。

之后,高丽国改为朝鲜,李成桂成了朝鲜首任国王。

但此时明朝和朝鲜之间的国界线还没有完全以鸭绿江和图们江为界,明朝在鸭绿江和图们江南岸依然控制着部分领土,称为十处女真,主要是女真部落的居住地,明朝在朝鲜半岛依然有出海口。

朱棣时期,女真斡朵里部生活在图们江的南岸,也就是现在的朝鲜会宁,其首领被朱棣任命为建州左卫都指挥使,成为明朝控制鸭绿江、图们江南岸的主要军事力量。

公元1423年,辽东的女真千户杨木答兀千户叛乱,朱棣命斡朵里部参与平叛,但战后斡朵里部遭受重创,被迫迁往图们鸭绿江西边的新宾县一带。

斡朵里部迁移后,十处女真群龙无首,逐渐被朝鲜吞并,而朱棣对这块地盘同样没有兴趣,也搞不清楚辽金元时期的地理状况,最终被朝鲜方面忽悠,不再和朝鲜去争夺鸭绿江、图们江南岸的领土。

最终,朝鲜吞并了所有十处女真的地盘,把朝鲜和明朝的国界线向北方推进到鸭绿江、图们江的南岸,明朝和朝鲜之间的国界线变成了两条河流。

明朝灭亡后,朝鲜又成为清朝的附属国,但同样清朝也没有和朝鲜就国界线进行过争议,所以清朝和朝鲜的国界线依然遵循明朝时期,以鸭绿江、图们江为界,一直延续到现在。

公元1860年,沙俄和清朝政府签署中俄北京条约,把乌苏里江以东的大片领土割让给沙俄,正好又堵死了东北地区的入海口。

如果,清朝和朝鲜的国界线不是以鸭绿江和图们江为界的话,说不定,中国东北地区的入海口就不会被堵死了。

来源:东吴春秋历史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