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电视逻辑板芯片级维修技巧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22 06:25 1

摘要:在液晶电视维修中,逻辑板损坏率也高,很多都采用换板维修,其实你只要细心,也可进入芯片级维修。

在液晶电视维修中,逻辑板损坏率也高,很多都采用换板维修,其实你只要细心,也可进入芯片级维修。

我们知道,逻辑板损坏常以元器件短路为常见故障。

那么找到这个短路元器件并更换就完成了芯片级维修。

怎样才能快速准确找到这个元器件呢?

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运用可调电源采用“烧机”大法!

它是一个非常巧妙的方法!它不仅能快速判断故障,更能精确定位到发烫的短路元件,从而实现精准芯片级维修。

以下是详细的排查步骤和方法:

一、准备工作与故障确认

① 断开所有连接:

将逻辑板从电视上完全拆下。

② 确认短路点:

逻辑板上有多个重要的供电电压,最常见的是:+12V (或+5V)、+3.3V、+1.8V、+1.2V、+27V、+15V、-7V等。

先找到这些供电点的测试点或滤波电容。

使用万用表的二极管档或蜂鸣档测量这些电压点对地(GND)的阻值。

方法:红表笔接地(GND),黑表笔去测量各个电压检测点。

正常的板子会有几百甚至几千欧姆的阻值。如果阻值非常低(如几十欧姆以下甚至接近0欧姆)报警鸣笛,则说明该路电压存在短路。通过此方法,确定是哪一路供电发生了短路。

假设我们测出 +3.3V 这一路的对地阻值只有5欧姆,明显短路。

二、使用可调电源进行“烧机”

① 可调电源设置:

电压:先调到 0V。

电流: 设置一个限流值。对于逻辑板,由于芯片和线路较精细,建议从 0.5A (500mA)开始。如果电流上不去,再缓慢调高,但一般不要超过 1.5A-2A,以免烧毁铜箔。

②将可调电源的 正极(+)接在你确认短路的那路电压点上(如+3.3V点),负极(-) 接在逻辑板的公共地(GND)上。

③上电与观察:

缓慢调高可调电源的电压。密切观察电压和电流表。

此时分两种情况:

情况A(确认短路):

假设你只调高一点点电压(比如0.5V),电流表瞬间就达到你设定的限流值(0.5A),而电压表则被拉低到接近0V。这再次确认了该线路存在严重短路。

情况B(正常):如果电压能稳定在设定值而电流很小,说明没有短路,你可能找错了测试点。

④发热法(烧机法)定位故障元件:

在确认短路(情况A)后,保持可调电源通电状态(此时电压很低,电流恒定为0.5A)。

此时大电流会在短路点上集中产生大量热量,可用下法辨别:

用手触摸:非常小心地用手指快速触摸逻辑板上的芯片、电容、电感等元件。注意!短路元件可能会非常烫手,动作要快,避免烫伤!

优先触摸区域:优先触摸该短路电压线路上的滤波电容、电源管理芯片、以及相关的DC-DC转换芯片。

如果有热成像仪,这是最安全高效的。通电几秒钟后,屏幕上会清晰显示出一个异常发热的亮点,那就是短路元件。

没有热成像仪,也可以用酒精棉球擦拭疑似区域,酒精会优先在发热点挥发变干。或者涂助焊剂等

三、找到坏件并更换

①通过上述方法,你大概率会找到一个异常发烫的元件。

最常见的是:

贴片陶瓷电容:击穿短路。这是最常遇到的故障,约占70%。

芯片:内部的电源引脚对地击穿,如DC-DC转换芯片、时序控制芯片本身。

使用热风枪和烙铁将发烫的短路元件拆下。

②再次测量阻值:

拆下坏件后,先不要上电。再次用万用表测量该路电压的对地阻值。

如果阻值恢复到正常范围(几百欧姆以上),说明短路点已被移除。

然后将好的元件焊上。

③上电验证:

保持可调电源的限流设置(如0.5A)。

将电压缓慢调至该路电压的额定值(比如+3.3V)。

如果电流显示为一个很小的正常值(如几十mA),且电压稳定在3.3V,说明短路故障已排除,逻辑板该路供电已恢复正常。

最后提醒:安全第一!

操作时小心烫伤,避免电源正负极短路。

耐心细致!逻辑板线路精细,拆焊元件时使用合适的温度和风量,避免吹飞周边小元件。

如果短路点是主芯片本身,维修价值会大大降低,因为更换成本高且需要专业的BGA设备,建议换板维修!

通过这套方法,你可以从“板级维修”(直接换整个逻辑板)升级到“芯片级维修”(只换一个几毛钱的电容),大大提升维修效率和利润。

友友们觉得这逻辑板芯片级维修法如何呢?

你们是怎样修的呢?[福]

来源:后来者驿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