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因为对复旦大学管理学院的MBA项目心驰已久,我一直想亲眼看看这所百年学府的现代模样。终于,通过官网报名参加了“开放日”活动,我得以走进刚刚启用的复旦管院政立院区!这一趟探访,彻底刷新了我对商学院的认知:这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教学楼,而是一座与城市共生、与未来对话
因为对复旦大学管理学院的MBA项目心驰已久,我一直想亲眼看看这所百年学府的现代模样。终于,通过官网报名参加了“开放日”活动,我得以走进刚刚启用的复旦管院政立院区!这一趟探访,彻底刷新了我对商学院的认知:这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教学楼,而是一座与城市共生、与未来对话的开放式知识社区。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
开智求真,拓新领变
从地铁10号线江湾体育场站出来,沿着国帆路向东步行不到十分钟,转过政立路路口,一座极具设计感的建筑群便映入眼帘。没有高耸的围墙,也没有森严的门禁,取而代之的是开放的广场、绿意盎然的步道和随处可见的休憩空间。行人可以自由穿行,咖啡馆对外营业,艺术展向公众开放。夕阳下,建筑外立面的光影流转,线条流畅,层次分明,现代感与人文气息交融。
走进教学楼,第一感受是“通透”。巨大的落地窗让自然光洒满走廊,挑高的中庭设计营造出开阔的交流空间。最让我惊喜的是智慧教室系统:每间教室都配备了可移动的智能白板、多角度摄像设备和远程互动系统,支持线上线下融合教学。听现场老师介绍,未来这里将实现全球课堂实时联动,与海外顶尖商学院“同上一堂课”。作为一名职场人,我立刻意识到:这种教学模式不仅能打破地域限制,更能培养真正的全球化商业思维。
除了硬件,细节处处体现“以人为本”。图书馆不再是安静压抑的自习室,而是集阅读、研讨、沙龙于一体的多功能空间,设有不同主题的讨论舱和静音舱;创业中心配备了路演厅和导师办公室,为有志于创新创业的同学提供全链条支持;甚至连洗手间都配备了智能感应设备和母婴室,细节满分。我随手拍下一张中庭的“思想墙”,上面贴满了学生自发组织的读书会、行业沙龙海报,这里的学习,早已超越了课本。
在自由参观时,我偶遇了几位在咖啡厅讨论案例的学生。聊起为何选择复旦管院MBA,一位同学笑着说:“除了学术实力,这里的氛围特别‘滋养人’。你看这个开放的空间,随时能碰到不同背景的同学,一杯咖啡的时间可能就碰撞出一个新想法。”这让我想起资料里提到的“全人教育”理念,复旦不仅培养商业技能,更注重塑造领导力、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
最触动我的,是政立院区背后的深意。从1917年设立商科,到1991年首批开设MBA,再到如今建成世界级商学院园区,复旦管院始终走在变革前沿。新院区不仅是物理空间的升级,更是教育理念的革新:打破校园与社会的边界,让知识在流动中创造价值。正如一位教授在分享会上所说:“我们培养的不是‘职场螺丝钉’,而是能引领行业、推动社会进步的领导者。”
一天的探访结束,走出院区时夕阳正好。回望这座现代建筑,我仿佛看到了自己未来的模样:在这样开放、智慧、充满活力的环境中学习、成长、蜕变。如果你也和我一样,在职业转型的十字路口犹豫不决,不妨来政立院区走一走。或许,一次实地探访,就能让你看清方向。如果有和我一样想要深入了解复旦管院MBA项目的朋友,建议关注官方网站或公众号获取最新资讯。听说2026级招生已经启动,还有体验课名额可以申请,亲测招生老师回复超及时!
来源:泽拓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