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所不用其极的古今营销术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22 05:16 3

摘要:一则新闻:“社交平台上出现许多涉及AI克隆声音的视频,不少名人都成为仿冒、侵权的对象。其中,奥运女子跳水冠军全红婵的“声音”甚至被用来推销农产品。”

一则新闻:“社交平台上出现许多涉及AI克隆声音的视频,不少名人都成为仿冒、侵权的对象。其中,奥运女子跳水冠军全红婵的“声音”甚至被用来推销农产品。”

网络营销▲

报道网名为“我是小助理吖”的博主账号共发布了17则利用AI仿冒全红婵声音带货土鸡蛋的视频。其中一个视频点赞量甚至高达1.1万。

评论区显示,大量粉丝误以为那就是全红婵本人,纷纷下单购买链接中的鸡蛋,相关商品链接显示已售出4.7万件。今年4月,全红婵家人曾向媒体证实,全红婵并未给相关农产品代言或授权。

奥运女子跳水冠军全红婵▲

除了全红婵,孙颖莎、王楚钦等奥运冠军,靳东等演员,以及武扬、浩洋等配音演员也都遭遇了同样的仿冒。

AI仿冒名人的乱象不止带货,还被用来进行24小时语音直播,或用于企业宣传片等。据网络安全专家介绍,通过仿冒名人进行直播,不仅可以诱骗粉丝打赏获利,还可将一个小白账号迅速打造成上万粉丝的账号,从而为后续牟利来铺路。尤其在抖音、快手等网络平台上,以“声音克隆”为关键词进行搜索,能轻易找到大量相关教程视频和软件下载信息。部分博主不仅详细演示操作过程,还直接提供软件资源。当下基于开源的语音大模型,只需一段清晰的语音样本,任何人的声音都可能在极短时间内被克隆,并能被操纵说出攻击者设定的任意内容。

演员靳东▲

这种推销骗局让我想起读者们都曾经遇到过一些小商贩,他们未必对现代广告学、营销学、心理学有多少了解,却真个是巧舌如簧,推销技巧花样百出。

我曾经到过各地的情景,哈尔滨永和路早市,卖油炸花生的小摊前,四十开外的汉子,手托白瓷盘,满装刚炸好的花生,在人群里兜兜转转,举到匆匆往来的行人面前。且看他追着白发苍苍的老人家叫“姐”、“哥”:“姐!你不尝我的花生,这早市就算白来了!”

哈尔滨永和路早市▲

凤凰古城,沱江南岸,走街串巷卖枇杷的老阿姨。

见我们走近,立即放下担子,给每人递来一个:“都尝尝,甜嘞!”一边打量我们,见众人吃得频频点头,忽然道:“这些你们都包圆儿了吧,都买的话打八折,我也可以早点回家了,还要走两里山路呢。”好像变魔术,我们手中多了一大袋枇杷,阿姨一根竹扁担挑着两个空箩筐悠然远去。

这两位民间营销天才,巧舌如簧,卖的是水果零食,却真应为车行、珠宝行招揽,端的不愁业绩。

走街串巷卖枇杷的老农▲

说到巧舌如簧,指的是有说服力。言之未必有据,却令人信服且心悦。

许多人类活动都与说服有关。广告、销售,自不待言,课题申请、求职面试、宣扬政纲、解释病情,都是试图让对方(委员会、选民、病人等等)接受自己的观点或产品,也就需要知己知彼,知细节且知大势,适时调整,随机应变。

推销产品▲

孔夫子在世时就比较失败,“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

自己那一套学说偏偏卖不出去,后半生栖栖惶惶,正因与大势背道而驰。后来韩非就说,“上古竞于道德,当今争于气力。”各国彼此打得天昏地暗之际,富国强兵为急务,仁义道德没人听。其实孔子也明白这些,但“知其不可而为之”而已。

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

韩非长篇大论批评儒生不知变通,却也承认“说难”。

《韩非子》有《难言》、《说难》、《外储说左上》、《五蠹》等篇,大发牢骚:“度量(原则)虽正,未必听也,义理虽全,未必用也。”毕竟说服对象是君王,龙喉下有逆鳞,触之则必死无疑。韩非总结经验:说服之道在于“知所说之心,可以吾说当之”(了解对方心理并迎合之),但又需(像我韩非一样)言之有物,简明扼要,不可(如纵横家那般)忽悠瞎吹,废话连篇。

韩非——不可忽悠瞎吹,废话连篇▲

迎合对方(君王)心理的实际操作,韩非举例很多,包括“彼有私急也,必以公义示而强之”。

领导有点私人急事,正愁得麻爪儿,这时你来了,贴心地点明那件事其实合乎公义,并且鼓励领导去做。这样问题解决了,领导公私兼顾了,还落个好名声。照韩非的种种谋略,即可逐渐赢得信任,日后就能言无不尽了。韩非机关算尽,各种小心计读得令人后背发冷。

迎合对方(君王)心理的实际操作▲

《史记.滑稽列传》记战国、秦汉时“滑稽”(语言流利,正言若反)人物,以机智、笑话和反讽劝君王。

优孟谏楚庄王厚葬爱马,优旃谏秦始皇、秦二世大兴土木,东方朔给汉武帝说笑话解颐解纷,其实都不脱韩非归纳的说服术:不要哪壶不开提哪壶,人家不想听的话就别直说,顺着对方的意思绕着弯儿接近主题,最后使君王改弦更张却也不觉得没面子:不但听进去了,而且心情舒畅,这才是说服的至高境界。

《史记.滑稽列传》▲

当代跨国公司,综合多学科知识,人际与数字营销并举,研究和统计数据齐飞,无非证明了古今说服天才凭直觉就掌握的一些方法。

譬如,一九八0年代末,心理学家Diane Mackie和Leila Worth曾就人的情绪与判断力的关系做过实验。结果表明,当人比较匆忙但心情不错时,最容易听信不太站得住脚的论点。

人比较匆忙但心情不错时▲

以这一结论为基础,我们来分析一下哈尔滨、凤凰古城二位民间天才的营销术。

逛早市的人,来凤凰的游客,大都边走边看,不会停留,符合“比较匆忙”。这时营销天才要做的,就是令他们心情愉悦。比如那汉子,嘴甜又亲切,七八十岁的白发老者被他一叫“哥”和“姐”,当场免费年轻二三十岁,不心花怒放才怪。此外,“不吃我的花生就算白来早市”,令人既好奇又逆反,本来不想搭理他,现在却偏要尝尝看了。同时,零食水果好吃与否,属于“论点”而非“事实”,论点站不站得住,空口无凭,所以要展现自信,也就是主动让人先尝后买。

逛早市的人▲

卖枇杷的老阿姨,尤其善于察言观色,随机应变。

我们尝枇杷时,她打量我们都是书生模样,就推知我们心软,遂不管我们想要多少,奋力推销“包圆儿”,进而用“打八折”利诱且展示诚意,并以自己想“早点回家”、“要走两里多山路”博取同情,最后让本来想买一小把枇杷的我们,莫名其妙却开开心心买了一大口袋,手酸臂麻拎着喜看沱江夜景。

卖枇杷的老阿姨▲

我遇到过不少此类让你花了钱还开心的民间营销天才,但最令人诚服而心悦的一位,是慕尼黑机场里一家甜品店的售货员。

那天我踱进店,想买一盒巧克力。选中一款,有红盒、蓝盒两种,正在犹豫,她翩然而至。西装笔挺,丝巾明黄,金发红唇,笑意隐隐:“这是意大利品牌,很好吃的。”我指着红盒、蓝盒问:“如果你是我,你会买哪一种?”“我么?”她笑意更浓了,“我两种都会买。”“巧舌如簧!”我想。她于是为我介绍:红盒里是如此如此,蓝盒里是这般这般,接着如魔法师一般,忽然从身后转出一个盈尺托盘,送到我面前:“尝尝看?这两盒里面都有。”又指点盘中的什锦巧克力:“这块是开心果夹心,美味无比;这块是酒心,宜长途飞行;这是黑巧克力,有益健康;这个是牛奶巧克力,助你也祝你有个好心情。”

慕尼黑甜品店▲

当下,进入AI时代,都不用直接“巧舌如簧”费口舌了,古今所有“费时费力”的活儿,有了AI机器推销更上一层楼,再过几年、几十年......“推销术”更不知道如何“忽悠你”了......哈哈!

《浪淘沙·推销话术》——作者

商海起狂澜,叫卖声传。

推销妙术似仙丹。

洞察人心寻痛点,巧语如弦。

产品韵千般,诚意相牵。

品牌塑造梦魂缠。

服务周全赢赞誉,客满金盘。

来源:鹰瞳世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