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药调整要收尾?3大信号明确,现在抄底到底行不行?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17 18:38 1

摘要:最近打开炒股软件,不少人都盯着创新药板块犯嘀咕:跌了快两年,估值都跌到历史低位了,现在是不是该抄底了?也有人怕“抄在半山腰”,毕竟之前好几次以为到底了,结果又接着跌。今天咱们不绕弯子,从政策、行业、资金三个实打实的角度拆解,看看创新药的调整是不是真要收尾了,普

最近打开炒股软件,不少人都盯着创新药板块犯嘀咕:跌了快两年,估值都跌到历史低位了,现在是不是该抄底了?也有人怕“抄在半山腰”,毕竟之前好几次以为到底了,结果又接着跌。今天咱们不绕弯子,从政策、行业、资金三个实打实的角度拆解,看看创新药的调整是不是真要收尾了,普通投资者现在进场到底靠谱不。

一、政策信号:“底线”划得明,扶持落得实

创新药这行特殊,研发周期长、烧钱多,政策稍微动一动,整个板块都得跟着晃。但今年以来,政策端的“暖意”很明显,说白了就是给行业划了条“安全线”。

先说说大家最关心的医保谈判。以前药企最怕谈判,砍价没个准头,辛辛苦苦研发的药可能被砍得没利润。但现在不一样了,谈判规则越来越透明,砍价幅度基本控制在20%-30%,而且明确说了“给创新药留合理利润空间”。这可不是空话,去年有款肺癌创新药,因为临床价值高,谈判时就没按常规幅度砍,药企能赚到钱,自然更敢投钱搞新研发。

再看审批速度,这直接关系到新药能不能早点上市赚钱。以前重点创新药的临床试验审批,少则半年,多则一年,药企等得心急。现在国家把时限压到了30个工作日,上半年国内批准的创新药就有43个,比去年同期涨了59%。审批快了,药企的资金周转效率高了,创新的动力自然就足了。

还有真金白银的补贴。各地对创新药企的研发补贴都在加码,有的城市直接补研发投入的30%,要是新药能攻克癌症、罕见病这些“硬骨头”,补贴还能再追加。创新药研发动辄几十亿投入,这笔补贴虽然不能完全覆盖成本,但能帮企业扛过最艰难的早期阶段,减少“研发失败就倒闭”的风险。

政策层面的信号很清晰:既不搞“大水漫灌”,也不让创新者吃亏,就是要稳稳托住行业的底。

二、行业信号:从“跟风仿造”到“自主出海”,实力真的涨了

光有政策托底还不够,行业自己得有“造血能力”。这两年创新药板块虽然股价跌,但行业的“硬实力”其实在悄悄涨,最明显的就是两个变化。

第一个是“出海”不再是噱头,而是真能赚钱了。以前国产创新药基本只在国内卖,就算喊着“出海”,也大多是跟国外药企合作,自己赚点“辛苦钱”。但现在不一样了,不少药企的创新药直接在欧美、东南亚上市,而且销售额实实在在涨了。有的抗癌药在欧洲上市第一年就卖了好几亿,这说明咱们的药质量过了关,国际市场认了。这可不是小进步,能出海赚钱,就意味着企业不用只盯着国内市场,抗风险能力强了一大截。

第二个是新药的“含金量”高了。以前很多所谓的“创新药”,其实是在别人的基础上改一改,算不上真正的“原研”。但现在获批的新药里,“first-in-class”(同类首个)、“best-in-class”(同类最优)的比例越来越高,都是针对没被满足的临床需求,比如罕见病、难治性癌症。这些药一上市就不愁销路,毕竟患者有刚需,而且竞争对手少,利润空间也更稳。

还有产业链的完善。以前搞创新药,从找靶点、做临床试验到生产,很多环节都得依赖国外公司,成本高还受制于人。现在国内从上游的医药研发设备,到中游的临床试验机构,再到下游的生产供应链,都有了专业的公司,效率提上去了,成本也降了不少。比如以前做一次临床试验,找国外机构得花几百万,现在国内机构几十万就能搞定,还能更快出结果。

行业的基本面在变好,这是支撑板块长期上涨的核心,只是股价还没完全跟上而已。

三、资金信号:“聪明钱”悄悄加仓,估值到了安全区

炒股的都知道,资金是最敏感的,真金白银的动作比任何分析都靠谱。最近创新药板块的资金动向,其实已经释放了很明确的信号。

先看ETF的数据。创新药相关的ETF规模最近一直在涨,有的ETF半年内规模翻了一倍多。ETF是普通投资者和机构的“集体选择”,规模涨说明大家愿意把钱投到这个赛道里,不是一时冲动,而是长期看好。

再看北向资金,这些“聪明钱”选股向来谨慎,最近一直在悄悄加仓创新药龙头股。从公开数据能看到,上半年北向资金对几家研发实力强的创新药企,加仓幅度都超过了10%。北向资金看重的是长期估值和成长空间,它们加仓,说明现在的股价已经到了“值得布局”的区间。

可能有人会问:既然资金在买,为啥股价还没大涨?这其实是市场情绪的“滞后性”。之前创新药跌了太久,很多投资者被跌怕了,就算有利好,也不敢轻易进场,得等看到实实在在的业绩增长,信心才会慢慢恢复。但资金的动作往往比股价先动,这就像春天来了,先看到的是嫩芽,不是鲜花,可嫩芽已经说明气候变了。

从估值来看,现在创新药板块的市盈率已经跌到了历史30%分位以下,也就是说比过去70%的时间都便宜。虽然估值低不代表马上涨,但至少说明“跌透了”,继续大跌的风险小了很多。

四、现在抄底到底行不行?分人、分情况说清楚

聊了这么多信号,大家最关心的还是:现在到底能不能抄底?说实话,没有“绝对能”或“绝对不能”的答案,得看你是哪种投资者。

如果你是长期投资者,手里有闲钱,能接受1年以上的波动,那现在确实可以考虑布局。原因很简单:人口老龄化越来越严重,癌症、糖尿病这些慢性病患者越来越多,对创新药的需求只会增不会减,这是长期趋势。而且现在政策托底、行业实力提升、估值又便宜,相当于“在低位买了个有长期成长空间的资产”。布局的话,要么选研发管线丰富、出海能力强的龙头药企,要么选创新药ETF,后者不用费心选个股,能分散风险。

但如果你是短期投资者,想快进快出赚差价,或者风险承受能力特别低,那最好再等等。创新药研发有不确定性,可能某家药企的新药临床失败,股价就会短期大跌;而且市场情绪恢复需要时间,说不定还要横盘震荡几个月,短期很难赚到钱。要是你扛不住波动,一跌就割肉,反而会亏得更惨。

还有一点必须提醒:就算要布局,也千万别“all in”。创新药再怎么有前景,也是高波动板块,把所有钱都砸进去,万一遇到黑天鹅,扛都扛不住。最好是分批建仓,比如先投30%,要是再跌10%就补20%,这样能摊薄成本,也能减少心理压力。

五、最后说句实在话:抄底不是赌运气,得盯着这两个指标

要是你决定布局,也别光等着股价涨,得盯着两个关键指标,这才是判断“调整是不是真收尾”的核心:

一个是药企的营收增速。政策再好、资金再买,最终得落到“赚钱”上。如果接下来几个季度,龙头药企的创新药销售额、海外收入能持续增长,说明行业真的在回暖,股价自然会跟上。

另一个是新药获批数量。要是每个月获批的创新药数量都能保持增长,尤其是“出海”的新药越来越多,就说明行业的创新能力真的提上去了,长期成长的逻辑就更扎实了。

总的来说,创新药板块的调整收尾信号已经很明确了,但“抄底”不是拍脑袋的赌局,得结合自己的情况,盯着核心指标慢慢布局。市场从来没有“稳赚不赔”的机会,但现在的创新药,确实是“风险相对低、长期机会大”的赛道。记住,投资赚的是“长期认知的钱”,不是“短期运气的钱”,想清楚这一点,就不会慌了。

来源:海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