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燕将明日去,秋向此时分”,时间过得真快,明日我们将迎来秋分节气,秋分是秋天的第4个节气。《春繁秋露》记载:“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秋分这天太阳直射地球赤道,全球各地昼夜时间几乎等长,秋分后北半球日渐短、夜渐长,气温也逐渐降低。
“燕将明日去,秋向此时分”,时间过得真快,明日我们将迎来秋分节气,秋分是秋天的第4个节气。《春繁秋露》记载:“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秋分这天太阳直射地球赤道,全球各地昼夜时间几乎等长,秋分后北半球日渐短、夜渐长,气温也逐渐降低。
今年秋分不一般,属于“夜晚秋分”。每年秋分交节的时间并非是一整天,而是精准到秒,在有的年份秋分交节的时间在白天,而在有的年份秋分交节的时间在夜晚,今年秋分交节的时间在9月23日02时19分04秒,很明显今年的秋分属于“夜晚秋分”。
老话说“白天秋旱断河,夜晚秋分淋到冬”,根据我们老祖宗的经验,如果秋分交节的时间在白天,那么预示着往后降雨会比较少,河流可能会干涸;而如果秋分交节的时间在夜晚,那么这预示着秋分后会出现连绵的阴雨天气。
秋分后农民进入了秋收的大忙时节,如果阴雨天气比较多,那么粮食作物就很容易倒伏、发芽、长霉,同是阴雨天气还不利于往后秋耕秋播,因此秋分后的天气“宜晴不宜雨”,如果出现连续的阴雨天气,那么秋收作物就很容易减产。
在食俗方面,在我国很多地区有秋分节气吃汤圆的习俗,人们通过吃汤圆来庆祝粮食丰收。人们在煮汤圆的过程中,还会特意制作二三十个无馅的汤圆,人把汤圆用竹签插起来放到田间,名曰“粘雀子嘴”,人们希望这些软糯的汤圆能够黏鸟的嘴巴,以便阻止鸟啄食成熟的稻谷或者其它作物,虽然这没有科学根据,但是人们希望以此来保佑一整年的辛勤劳作能换来圆满的收成。
秋分后天气越来越凉,黑夜越来越长,天气也越来越干燥,我们平常的生活作息也要做出调整,不是迷信,无论多忙,提醒大家记得:1不吃、2不贪、3不烦、4不熬,早了解。
进入秋分节气,空气湿度明显下降,秋燥成为许多人不得不面对的问题。不少人开始感到口干舌燥、咽喉不适,皮肤也容易出现紧绷、脱屑等秋燥症状。我们在饮食方面应尽量避免食用过多辛辣刺激之品了,诸如辣椒、生姜、大蒜、花椒等,但其食材性偏温燥,容易助火伤阴,会加剧体内津液的流失,使“秋燥”症状更为明显。
相反,进入秋分节气我们可以适当多吃一些润肺的食物,例如梨、百合、银耳、蜂蜜、芝麻等,这些食物具有很好的润肺滋阴作用,能有效缓解干燥引起的不适。此外,我们还可适当增加汤羹、粥类食物的摄入,如南瓜粥、沙参玉竹瘦肉汤等,既补充水分,又滋养身体。
到了秋分节气,随着太阳直射点南移,北半球的日照时间明显缩短,气温亦呈逐日下降之势。“一场秋雨一场寒”,在这由热转凉、阴阳转换的关键时期,我们尤其要注意防寒保暖,切忌贪凉,此时我们若过分贪凉,那么就容易导致寒邪入侵,从而引发引发感冒、腹痛、关节痛等问题。
进入秋分节气,我们不要再像夏季那样洗冷水澡,以免刺激血管收缩、扰乱体温调节;早晚温差较大,我们出行时应适当增添衣物,不可因午间短暂回暖而穿着过于单薄;我们在夜间睡眠时也需盖好被子,尤其不可贪图一时凉爽而将腹部与双脚外露。
脚部分布着众多重要穴位,又与五脏六腑相通,一旦受凉,便易影响全身气血运行。而腹部是人体中焦所在,脾胃之所居,此处保暖不足,易导致运化功能减弱,出现腹泻、消化不良等症状。对于老人与儿童而言,由于体质相对较弱,对外界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较差,更需提前防护,避免受凉。
秋分节气昼夜均而寒暑平,秋分后自然界的阴阳之气悄然转换,阴长阳消,天气逐渐转向凉爽干燥。随着日照时间缩短,万物由盛转衰,草木凋零,天地间弥漫着一派萧瑟之气。这种环境的转变,常不经意间牵动人的内心情绪,不少人会感到心神不宁,甚至出现烦躁、焦虑、郁郁寡欢等“悲秋”情绪。若不能及时调适,这些负面情绪很容易扰乱气血运行,影响身心健康。
因此,到了秋分节气我们应尽量保持情绪稳定,避免大喜大悲、过度思虑或紧张,以缓和外界肃杀之气对人体的影响。此外,合理的运动也是疏解情绪、增强体质的有效途径,我们可以进行慢跑、登山、球类等活动,既可通畅气机,又能助人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随着秋分节气的到来,白天开始缩短,黑夜则渐渐延长,天地之间呈现出“阳消阴长”的过渡态势,我们应当顺应天时,调整生活节奏,尤其需重视作息规律,逐步从夏季的“夜卧早起”转变为秋季的“早卧早起”。
进入秋季,许多人会感到身体困倦、精神不振,这种现象常被称为“秋乏”,此时若继续熬夜,容易加重疲劳感,影响白天的工作与学习状态。因此,秋分早睡不熬夜,不仅有助于缓解秋乏,也能保持充沛的精力和稳定的情绪。从中医角度看,秋季属金,与肺相应,早睡可助人体收敛阳气、涵养阴气,符合“秋冬养阴”的养生原则。
此外,秋分正值“三秋”大忙时节,秋收、秋耕、秋播相继展开。田间地头尽是一派繁忙景象,农作物陆续成熟,收割正忙,土地也需及时耕翻以备下一季播种,对农民朋友而言,只有休息充足,才能更好地投入高强度的农事劳动。
总结,明天就是秋分节气了,提醒大家牢记:1不吃、2不贪、3不烦、4不熬,平安过秋天。
来源:乡村小水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