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怕八月初一雨淋头″,今日八月初一,有啥可怕的?答案来了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22 00:08 1

摘要:时间过得真快,不知不觉今天已到农历八月初一了,也意味着从今天开始将正式进入金秋农历八月。古代又把八月俗称为“桂月”和“仲秋”,此外,民间人们认为八月份是一个特别之月,八月份不仅是下半年天气由闷热转为凉爽的分水岭,而且老祖宗又把农历八月份俗称为"母月"。

导言:“最怕八月初一雨淋头″,今日八月初一,有啥可怕的?答案来了。

时间过得真快,不知不觉今天已到农历八月初一了,也意味着从今天开始将正式进入金秋农历八月。古代又把八月俗称为“桂月”和“仲秋”,此外,民间人们认为八月份是一个特别之月,八月份不仅是下半年天气由闷热转为凉爽的分水岭,而且老祖宗又把农历八月份俗称为"母月"。

老黄历上解释称,把每年的农历八初一开始,一直到农历的八月十二日止,这十二天被定义为母月天,也就是说这十二天里的每一天依次对应来年的每一月;比如农历的初一对应来年的正月,八月初二对应来年的二月,以此类推;而月母天里任何一天的天气变化都能预测来年相应月份的气候变化情况。

再者,每年进入农历八月后,农民正值大忙时节。东北地区,开始收获谷子、高梁和大豆,华北地区,此时也是秋收大忙季节,各种大秋作物已经成熟,开始进行收获;西北地区,在秋收的同时,又开始抢墒播种冬小麦,华中地区,抓紧时间收割迟、中水稻,夏玉米也开始收获了。

看来,农历八月对于农业生产来说是非常重要,大多数秋粮作物趋于成熟,是农民最后夺取丰收的关键时候。如在《诗经·豳风·七月》中提到“八月剥枣,十月获稻”,所说,所以八月初一随后的天气是否风调雨顺对农民的庄稼收成影响很大,有经验的农村老人非常看重八月初一这天的天气变化。而且今年八月初一又和秋分节气紧相连,更加有特别之处。

那么农村老人为什么说"最怕八月初一雨淋头”有啥可怕的?有什么说法?下面我们一起看看老祖宗留下来的两句农谚是怎么说的。

这句老话按字面意思可引申理解为:如果农历八月初一日当天下一阵雨的话,那预示随后的秋冬季天气会干旱少雨,而且这种旱情持续时间长,一直要干旱到来年五月底。也从侧面折射出了此年出现了罕见的旱情。

其语意告诫后人:如果八月初一这一天下雨的话,那是不好的预兆,庄稼会减产,随后会出现持续干旱的天气,而且旱情一直会持续到今冬明春,这对秋后农作物的籽粒饱满,灌浆成熟和越冬作物的适时下种等非常不利。

所以,老祖宗警示人们要提前采取防旱保墒的相应措施,适时抢墒下种,尽量减轻干旱造成的损失。

其中,后一句中的"五月尽",是寓意持续时间长的意思,老祖宗是用夸张的手法来衬托干旱时间之长。

这句老话按字面意思可引申理解为:如果八月初一日这天降雨的话,那么接下来的冬季不会太冷,即使天下雪,落下地面也因天气不太冷而融化,预示这个冬天是暖冬。

其语意告诫后人:如果八月初一日下雨的话,那么随后到来的冬季会出现暖冬现象,这对越冬农作物的安全越冬非常不利,老祖宗警示人们如果遇到八月初一下雨的话,越冬农作物如北方的冬小麦要比常年延迟几天下种,以免出苗后因霜冻迟温度高而出现旺长的现象,造成越冬农作物冻伤冻死的后果。

具体来说

前一句中的"见了雨″是指出现了下雨天气,"八月初一″是农历八月初一,后一句"中的"落雪难见雪"是老祖宗用了衬托的手法,预示这个冬天不太冷,提醒人们如果八月初一下雨的话,来年冬季不寒冷。也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此年冬天出现了"暖冬"现象。

小结:这样看来,根据老祖宗的农谚可知,如果八月初一这天出现下雨天气的,那是不好的预兆,预示随后的天气会出现严重的旱情或暖冬现象,对农业生产非常不利,最终会造成农民种植的庄稼减产欠收的后果,所以在民间就有了“最怕八月初一雨淋头”的说法。

来源:甘肃大叔在新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