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据俄罗斯通讯社4月16号援引美国太平洋空军司令部当日官网消息,美国一支B-1B轰炸机编队已抵达日本三泽空军基地。消息显示,美空军数架B-1B“枪骑兵”轰炸机于4月15号从得克萨斯州的戴斯空军基地起飞,横跨重洋,最终抵达三泽基地。三泽基地位于东京东北644公里本
据俄罗斯通讯社4月16号援引美国太平洋空军司令部当日官网消息,美国一支B-1B轰炸机编队已抵达日本三泽空军基地。消息显示,美空军数架B-1B“枪骑兵”轰炸机于4月15号从得克萨斯州的戴斯空军基地起飞,横跨重洋,最终抵达三泽基地。三泽基地位于东京东北644公里本州岛北端的青森县三泽市,作为美国在亚太地区最北端的空军基地,战略地位极其重要,是美军在太平洋地区的关键军事支点。
媒体报道
美军此番将B-1B轰炸机部署到三泽基地,对地区局势的影响不容小觑。目前,这里驻扎着F-16CM战斗机、E-3预警机等,如今B-1B轰炸机的到来,让这个基地的军事力量进一步增强。这一行动不仅引发周边国家对自身安全的担忧,更使得地区局势增添了许多不稳定因素。美国究竟为何要派遣B-1B轰炸机编队千里迢迢奔赴日本?是为了震慑潜在对手,还是有其他战略意图?
B-1B轰炸机
B-1B“枪骑兵”轰炸机作为美军战略威慑的重要力量,自诞生以来就备受关注。它由洛克威尔公司研制,波音公司进行发展开发,是一款远程、多用途、可变后掠翼的重型超音速战略轰炸机,机长44.81米,高10.36米,翼展分别为23.83米(机翼后掠时)和41.66米(机翼不后掠时),空重87吨,最大起飞重量216.36吨,因其强大的性能和威慑力,与B-52和B-2并称为美国三大战略轰炸机。
B-1B“枪骑兵”轰炸机
B-1B的低空突袭能力尤为突出,它的低空最低高度可达60米,最大飞行速度达到0.85马赫,低空时速达1335千米。这种低空高速飞行能力,使其能够在敌方防空系统的探测盲区穿梭,增加攻击的突然性。为了实现低空突袭,B-1B装备了先进的地形匹配技术。其原理是通过机上的地形跟踪雷达,持续判断前方2.5公里范围内的地形。自动驾驶仪根据雷达的判断,自动控制飞机的飞行高度,使飞机始终与地面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凭借这一技术,B-1B在执行任务时,可以利用地形的掩护,有效躲避敌方雷达的探测,极大地提高了自身的生存能力和突防成功率。
B-1B“枪骑兵”轰炸机
在武器系统方面,B-1B拥有3个机腹弹仓,配备旋转挂架,还预留有6个双联装外部挂架。冷战时期,它的典型配置是携带84枚MK82无制导航弹或8枚B-61/83核航弹,后者爆炸当量相当于在广岛上空爆炸原子弹的200余倍,威力惊人。苏联解体后,B-1B开始执行常规作战任务,改进弹仓设计后,可挂载大量精确制导武器,如24枚GBU-31“杰达姆”制导炸弹或AGM-158联合防区外空地导弹、30枚CBU-87/89/97集束炸弹等。近年来,随着对海打击能力的提升,通过外部挂架和内部弹仓旋转挂架,B-1B总计可携带36枚AGM-158C远程隐身反舰导弹,能够对水面舰艇实施饱和攻击。
B-1B“枪骑兵”轰炸机
B-1B战略轰炸机凭借其“低空突防”绝技,宛如暗夜幽灵穿梭于敌方防空网。这项绝技的核心,正是其独步全球的地形匹配雷达系统(TERCOM)。作为冷战时期诞生的尖端科技,TERCOM历经21世纪的多次升级迭代,已成为B-1B穿透敌方严密防空网的“制胜法宝”。
B-1B战略轰炸机
1.毫米波雷达+数字地图:精准导航
B-1B腹部安装的AN/APQ-164雷达堪称其地形匹配系统的关键组件。该雷达工作于毫米波频段,具备卓越的探测能力,能够在仅60米的超低空高度,以0.3米的超高分辨率对地面地形进行扫描。其工作原理基于雷达回波信号与预存数字地图的实时比对:雷达发射毫米波信号,接收地面反射回波,通过复杂的算法将回波数据与机载数据库中高精度数字地图进行匹配,从而精确确定轰炸机的位置与飞行姿态。经过严格测试验证,这一系统的定位误差不超过3米,使得B-1B能够在复杂地形中沿着预定航线安全飞行。
2.蛇形机动规避:灵动敏捷
B-1B的可变后掠翼设计(可在15°-67.5°之间灵活调整)为其低空突防赋予了独特的机动性。在执行任务时,通过巧妙改变机翼后掠角度,B-1B能够在低空环境下做出“Z”字形蛇形机动。这种机动方式有效规避了敌方雷达波束的探测,极大提升了突防成功率。相关测试数据显示,相比高空飞行,B-1B采用低空蛇形机动突防时,成功率提升幅度高达40%。
3.电子战“软杀伤”
B-1B搭载的ALQ-161电子对抗系统,是其电子战能力的核心体现。该系统具备强大的多目标干扰能力,可同时对8个雷达目标实施干扰。通过发射大功率干扰信号,ALQ-161能够有效压制敌方雷达探测范围;同时,还能释放虚假信号,制造出大量虚假目标,迷惑敌方火控系统。在实际作战中,这种“软杀伤”手段如同在敌方防空网络中制造出一片电磁迷雾,使敌方防空系统难以锁定B-1B的真实位置。
第一层:天眼破隐,卫星+无人机侦察网
高分系列卫星是侦察体系中的重要力量,其配备的合成孔径雷达(SAR)技术堪称“神器”。这项技术赋予了卫星穿透厚重云层、恶劣天气的能力,不受时间与气象条件的限制,能够24小时不间断地实时监控美军三泽基地的一举一动。凭借强大的探测与分析能力,一旦B-1B战略轰炸机从基地起飞,高分系列卫星可在15分钟内精准锁定其航线,为后续防御行动提供关键的初始情报,让对手的动向无所遁形。
无侦-8高速无人机以6马赫超高速度,快速抵近目标区域执行侦察任务。它与 “虹云” 低轨星座紧密配合,形成了强大的协同侦察网络。这一组合实现了每 5 分钟一次的战场态势更新,能够迅速捕捉战场上的细微变化,让战场态势实时呈现在我方指挥中心,使我方始终对战场动态了如指掌。
第二层:东风洗地,反舰弹道导弹饱和攻击
东风-17高超音速导弹凭借其2000公里的超远射程和末端10马赫的惊人速度,成为了反制敌方威胁的“杀手锏”武器。相比之下,B-1B战略轰炸机所携带的JASSM导弹射程仅为900公里,这意味着在东风-17的打击范围内,B-1B根本无法触及东风-17的发射阵地。东风-17凭借其独特的乘波体设计,能够在大气层内进行高机动变轨飞行,以难以预测的轨迹突破敌方的防空反导系统,对目标实施精准打击,让敌方防御体系防不胜防。
第三层:电磁绞杀,电子战压制
歼-16D电子战机搭载的KG-600电子吊舱,是其实施电子战的核心装备。在面对B-1B战略轰炸机时,歼-16D能够凭借KG-600电子吊舱释放强大的电磁干扰信号,对B-1B装备的AN/APQ-164雷达进行精准压制干扰。这种干扰不仅能够使B-1B的雷达探测能力大幅下降,还能导致其地形匹配系统失效,使其在低空飞行时如同“睁眼瞎”,无法准确获取地形信息,极大地削弱了其作战效能和突防能力。
“神雕”高空预警机配备的有源相控阵雷达,探测距离可达550公里,就是一个高悬在空中的“电磁天眼”。它不仅能够大范围地搜索和监视空中、海上目标,还能为东风系列导弹提供中继制导服务。在作战过程中,“神雕”高空预警机通过其强大的雷达探测能力,实时追踪目标的位置和动向,并将准确的目标信息传递给东风导弹,引导导弹进行精准打击,实现了侦察与打击的无缝衔接,大幅提升了整个反制体系的作战效能。
“神雕”反隐身高空预警
中国构建的这一多层反制体系,各层之间相互配合、协同作战,从侦察预警发现目标,到区域拒止实施打击,再到电子战压制干扰,形成了一个完整、高效的作战闭环,能够轻松应对B-1B带来的“低空威胁”。
美军B-1B轰炸机编队进驻三泽基地,虽然来势汹汹,但中国早已今非昔比,拥有完善的防御体系和强大的军事力量来捍卫国家主权和地区和平稳定。我们有先进的预警探测系统、多层次的防空拦截网络、实力强劲的空中对抗力量以及远程打击手段,这些都构成了中国坚实的国防盾牌。在国际风云变幻的局势下,中国始终坚定地走和平发展道路,但也绝不畏惧任何威胁和挑衅。
来源:兵部尚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