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具体来说,80分及以上是A 等,70 - 79分是B等,60 - 69分是C等,60分以下就是D等。考试形式也有变化,生物从闭卷改成开卷,和地理一起合堂分卷考试。
今年是长沙中考改革落地的第一年,体育提升至50分、生地被“踢”出中考,一系列变化会对未来的中考带来多大的影响?
对于此刻正站在“小升初”十字路口的家庭而言,特别是五六年级,正面临小升初的关键节点,这些变化可不仅仅是“未来的事”。
从2026年起,生物和地理这两科,由原来的考试科目变成考查科目,成绩不再计入中考总分,而是采用等级制,用ABCD来表示。
具体来说,80分及以上是A 等,70 - 79分是B等,60 - 69分是C等,60分以下就是D等。考试形式也有变化,生物从闭卷改成开卷,和地理一起合堂分卷考试。
小学高年级和初一阶段,不用再焦虑“提前学初中生地”了!以前很多孩子为了生地会考,拼命刷题提分。如今,孩子可以更专注于打好语数英这些主科的基础,把地基夯扎实。小学科学课该学学,但没必要超前、超纲去抢跑生地。
不过,虽说生地不计入总分,但也不能掉以轻心,比如想报考四大(含新校区)、五小,生地两科都得在70分及以上,也就是至少达到B等。所以,也不能完全放松对生地的学习。
早在2021年前,生物、地理、体育合为提前科,三科成绩合并后划定为A、B、C、D、E 等级。谁能预料到,几年后的今天,体育的“江湖地位”显著提升,分值涨到50分,成了名副其实的“第四主科”。
以前有些家长可能觉得体育差不多就行,现在可不行了。小学高年级开始,就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运动习惯和兴趣。
此外,长沙中考体育考哪些项目(比如长跑、跳绳、实心球、选考项目等),评分标准是什么?小升初家长可以提前了解起来,在小学阶段就可以有针对性地让孩子接触和练习,既能增强体质,又能为中考体育加分。
从2026年开始,先是看生地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等级入围。不同层次的高中,对这两项的要求不一样。
比如报考四大(含新校区)、五小,除了生地要达标,综合素质评价还得4A1B 及以上;报考有指标生的公办高中,生地一科70分以上、一科60分及以上,综评要3A2B及以上;没有指标生的公办高中,综评5B及以上就行,对生地成绩没要求;民办高中、子弟高中、中职对口高考班,综评不能有D等,生地也没要求。
入围之后,再比较中考成绩,成绩相同的情况下,就看语数英三科总成绩。
以前,长沙高中划线录取的同分规则为:中考总分相同,且综评相同。从每年的二分段表可见,同一分数段人数几百人,大部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成绩差别不大,都能拿到至少4A1B的成绩。
但改革后,长沙中考录取在总分相同、综评相同的基础上,再加上了“语数英总分相同”才算同分。
这一变化,让语数英主科的地位更加突出了。小升初家长在孩子小学高年级阶段,就要注重孩子语数英基础的夯实,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为初中学习做好铺垫。
以前长沙高中录取分好几批,第一批、第二批、第三批……很多人都分不清。现在好了,录取批次大大简化,主要就分为两批:
第一批: 竞争最激烈,基本就是大家心目中的顶尖名校,一中、师大附中、长郡、雅礼(含新校区)以及实力强劲的“五小”;
第二批: 其他公办普通高中学校(含子弟学校)、民办普通高中学校和中职学校对口高考班;第三批次:中职学校。
这样调整,把民办高中提升到和公办高中同一批次,减少了两者之间的区分,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家长和考生的焦虑,也激励民办高中提升教学质量。
对于小升初家长择校来说,在考虑学校时,不用再像以前那样过于纠结民办高中自主招生的问题,可以更全面地从学校的整体教学水平、师资力量、校园文化等方面去考量。
这一届小升初的孩子,三年后中考指标生政策将发生巨大的变化。从2028年起,每所初中至少可分配到16-18所高中的指标生计划。
根据官方发布的政策,2028年,将采取“均衡分配+统筹调配”的方式进行指标生分配。四大(含新校区)、五小,它们的指标生计划会均衡分配到城区每一所初中学校。
以前,像长郡双语可能主要分到长郡的指标生计划,到2028年,就能分到每一所高中的指标。其他优质普通高中,则按照相对就近的原则,给每所初中学校统筹调配3-5所。并且,符合条件的2028届毕业生最多可以填报2个指标生志愿。
这对小升初家长选择初中学校影响很大。以前选择初中,要考虑学校未来的四大五小指标是哪些高中,现在不用太担心这个了,每所初中都能分到这9所高中(及新校区)的指标。不过,学校体量还是得考虑,因为符合指标生资格的毕业生人数越多,分到的四大五小指标生计划也会越多。
未来,长沙还会新增一批新优质普通高中学校,新公办优质普通高中指标生招生设置3年过渡期,过渡期内指标生计划为30%。
对于学生来说是好事,可选择的学校更多。
此外,中考还有2个变化:
①2026年起将全面取消少数民族中考加分政策,录取更加“一把尺子量到底”;
②物理和化学的实验操作考试,考查从初三提前到初二进行,还新增了信息科技考查,这两项成绩都以ABCD等级方式呈现,并且纳入综合素质评价依据。
对小升初家长而言,了解中考政策变化是规划孩子初中学习路径的关键。2026年中考的系列改革,凸显了“减负提质”和“多元评价”两大方向。
政策变化对所有考生是公平的,大家都在同一起跑线上适应新规则。家长多多关注政策细则,理性分析政策变化带来的影响,提前做好升学准备和规划,也不必过于焦虑。
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内容对您有帮助,欢迎转发、评论、点赞~
作者:小秋 排版:鱼羊 审核:肖毅 周小北
来源:零基础学英语口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