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余名师生同台献艺 展现重庆青少年校外教育成果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21 21:25 1

摘要:日下午,“建功新重庆 梦想启新程”重庆市青少年校外教育成果展演季活动,在南岸区施光南大剧院举行。来自全市近20个区县的600余名师生同台献艺,用合唱、舞蹈、朗诵、情景剧等形式,展现新时代重庆青少年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

第1眼TV-华龙网讯(首席记者 陈美西)今(21)日下午,“建功新重庆 梦想启新程”重庆市青少年校外教育成果展演季活动,在南岸区施光南大剧院举行。来自全市近20个区县的600余名师生同台献艺,用合唱、舞蹈、朗诵、情景剧等形式,展现新时代重庆青少年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

展演在交响乐团演奏《我爱你中国》中拉开帷幕。共青团重庆市委供图

特色展演

勾勒向上青春篇章

本次活动由重庆市青少年学生校外教育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主办,重庆青年报社承办,各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协办。

伴随着交响乐《我爱你中国》,舞台大幕徐徐拉开,观众席掌声雷动。随后,龙舞、旗舞与鼓舞交织的开场节目《龙腾新重庆》正式登场,鼓点激昂、舞姿矫健,点燃全场热情。

整场展演分为“记忆传承”“奋进成长”“梦想未来”三个篇章。

展演现场。共青团重庆市委供图

在“记忆传承”篇章中,人物专访节目《少年宫的时光机》通过跨时空讲述,重现了几代人共同的少年宫记忆;《酷乐》,一场中西器乐与声乐的跨界碰撞,用全新视角演绎经典旋律;武术与跆拳道融合的《少年中国》铿锵有力,展现青少年文武双全的风采。观众席中,不少老教师动情地说:“看到孩子们接续我们走过的路,特别感慨。”

“奋进成长”篇章则将民族团结和传统文化搬上舞台。舞蹈《石榴籽一家亲》展现各民族少年手挽手、心连心的深情;民乐合奏《民乐新声》以古筝、箜篌、二胡、扬琴等传统乐器,奏响新时代旋律;融合节目《小戏骨》更是把川剧、剪纸、华服展示搬进舞台,令非遗传承焕发新彩。

“梦想未来”篇章充满青春与科技气息。轮滑、街舞、啦啦操等节目组成的《青春正燃时》活力四射,展示青少年体育的无限激情;互动节目《别开生面的校外课》将科技实验与舞台魔术结合,赢得观众阵阵惊叹;音诗画《致2035》则由学生们亲手书写对未来的憧憬,寄语十年后的梦想与担当。

在全场大合唱《向上吧少年》中,展演落下帷幕。观众们起立鼓掌,久久不息。在场学生代表纷纷表示,将把舞台上的收获化为成长的力量,立志做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新时代好少年。

丰富互动

共享校外教育成果

剧场外,气氛同样热烈——时光回廊展区、互动展区和区县特色展位人潮涌动。市民们在展览中重温市校外联的发展历程,体验互动装置的乐趣,感受20余个区县带来的教学成果和文化展示。

市民在区县特色展位前驻足。共青团重庆市委供图

团市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自展演季启动以来,全市已有近30个区县报送70余份视频作品,涵盖声乐、舞蹈、器乐、科技、语言等门类。这些作品将从10月起通过网络平台进行线上展播,让更多青少年和家长共享成果。

“这不仅是一场艺术展演,更是一次思想洗礼。”市校外联相关负责人表示,25年来,市校外联始终以政治引领为魂,以公益服务为本,以教育均衡为责,让越来越多青少年在校外教育中得到全面发展。

展位展示的面塑作品。共青团重庆市委供图

据悉,截至目前,全市已形成覆盖城乡的四级校外教育阵地网络,建成市少年宫、市儿童活动中心、53个区县青少年活动中心、100个社区微型少年宫和1053个青少年之家,总面积超过35.2万平方米。与此同时,从中小学生才艺大赛到青少年军事夏令营,从书画摄影大赛到“红岩好少年”培育工程,从假期托管服务到名师工作室建设,一系列品牌活动和服务体系不断丰富,累计惠及数百万青少年,成为陪伴和引领一代又一代重庆少年成长的重要平台。

来源:华龙网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