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消息传出时,整个小镇都炸开了锅。林浩,那个让全省人惊叹的少年,用710分的高分摘下状元,本该踏进无数学子梦寐以求的国防科大校门。可就在所有人沉浸在喜悦时,一纸“政审未过”的退档通知,让这个家庭从云端跌入谷底。
“全省第一被国防科大退档了?这怎么可能!”
当消息传出时,整个小镇都炸开了锅。林浩,那个让全省人惊叹的少年,用710分的高分摘下状元,本该踏进无数学子梦寐以求的国防科大校门。可就在所有人沉浸在喜悦时,一纸“政审未过”的退档通知,让这个家庭从云端跌入谷底。
父母不敢相信,亲朋难以置信,网友更是炸裂:全省第一,怎么会因为政审被卡?究竟哪里出了问题?是校方的推诿,还是另有隐情?
少年崩溃、家长哭诉、舆论沸腾,直到学校被逼无奈召开家长会,真相才被撕开一角。可当投影仪亮起,那一页资料出现时,所有人呼吸都停住了——
这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秘密?又是什么,让一个孩子的梦想顷刻间崩塌?
01
在浙江南部一个普普通通的小村子里,住着林浩一家。
村子不大,常年种着水稻和玉米,春夏天潮湿闷热,秋冬时雾气迷蒙。林浩的家就在村口的一条泥巴路尽头,屋顶是陈旧的瓦片,一到下雨天就滴答作响。
他的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父亲林建国,常年在工地打零工,风吹日晒,晒得皮肤黑黝黝的;母亲张秀兰,一边要种几亩田,一边还要照顾老人,忙得脚不沾地。家里收入不高,但两人唯一的骄傲,就是这个儿子。
林浩从小懂事。别人家的孩子放学后打闹,他却习惯自己拿着旧课本坐在田埂边读书。那本书的边角早已翻卷,但他依旧一页页翻看,生怕落下哪一个知识点。
到了初中,他的勤奋更是出了名。每天早上五点天还没亮,他就点上母亲给他买的最便宜的台灯,在昏黄的光下埋头背书。寒冬时,手冻得僵硬,他就一遍遍搓热了继续写。晚上同学们都已经睡下,他还在小书桌前做题,常常写到凌晨一两点。
“浩子,你早点睡吧,别熬坏了身体。”母亲心疼地劝过无数次。
可林浩只是摇头,语气笃定:“妈,没事,我得学。我想考国防科大。”
每次说到这句话,他眼神都会亮起来。
在很多同学眼里,清华、北大是终极目标。但在林浩心里,最神圣的,就是国防科技大学。他无数次在手机上搜那所学校的介绍,幻想着自己有一天穿上整齐的军装,肩上扛着责任,为国防科研贡献力量。
“妈,我要去那里。我要靠自己的努力,成为一个有用的人。”这是他从初中开始反复挂在嘴边的话。
父母听不大懂那些学校的区别,但看到儿子那股倔劲,还是默默点头:“好,好,你想去,爸妈就拼命供你。”
高中三年,是林浩最拼的时光。
白天,他是班里最专注的一个。老师讲课,他几乎不眨眼地盯着黑板,笔尖快速划过,密密麻麻的笔记本上写满了各种公式与关键点。
课间十分钟,别人下楼打水,他就趴在桌子上刷两道题。午休时间,别人闭眼养神,他把书本立起来挡住阳光继续看。
到了晚上,他更是全校“最后熄灯”的学生。每当教学楼里只剩下零星的灯光,总能看到一个瘦削的身影,低着头奋笔疾书。那就是林浩。
同学们背地里议论:“他太拼了,这样的劲头,肯定能考上名校。”
可林浩心里清楚:他拼命,不只是为了自己,更是为了改变一家人的命运。
父亲常说:“浩子,你要出息了,以后就不用跟我们一样,受这一辈子的苦。”
母亲更是逢人就夸:“我们家浩子,懂事得很,从来不让大人操心。”
终于到了高考。
考前的那一晚,林浩依旧坐在台灯下,复习到凌晨。母亲几次推门进去,见他还在看书,心疼得掉眼泪。
“浩子,差不多就行了,你已经够努力了。”
“妈,再坚持一下,这次考试,决定我的一生。”
林浩眼神坚定,语气斩钉截铁。
考试那几天,他表现得异常平静。别人紧张到手心冒汗,他却始终神情淡定,仿佛一切都在掌控之中。笔下的字迹稳健,思路清晰。
成绩公布的那天,全村炸开了锅。
“710分!全省理科第一!”
消息在微信群和村口的大喇叭里传开,瞬间轰动一片。邻居们纷纷跑到林浩家,送上水果和锦旗,口里一个劲地夸:“真有出息啊!咱村出了个状元郎!”
父亲林建国抱着儿子的肩膀,老泪纵横:“儿子,这下你终于熬出来了!”
母亲张秀兰更是激动得说不出话,只能不停擦眼泪。
林浩则望着手里的成绩单,笑容灿烂,眼睛里全是光。
他知道,自己离梦想越来越近了。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他的回答简单却铿锵:“我最大的愿望,就是考上国防科技大学。那是我从小的梦想,我想在那里穿上军装,为国家效力。”
此刻的他,被全村人仰望,被无数人祝福。
谁也不会想到,就在不久之后,这个少年的梦想,会被一纸“退档通知”击得粉碎。
02
710分,全省第一。
在整个小镇的眼里,林浩的人生已经被点亮。村口挂起了红色横幅:“热烈祝贺林浩同学考入理想学府!”人们见了父母,第一句话都是:“你们家真是祖坟冒青烟啊!”
林浩的父母笑得合不拢嘴。母亲张秀兰甚至特意从镇上买了几块大红布,缝成一面锦旗,上面歪歪扭扭地写着几个大字:“状元郎”。
填报志愿那天,林浩没有丝毫犹豫,坚定地在第一志愿上写下:国防科技大学。
那是他从小的梦想。
“妈,我要去那里。我要穿上军装。”他写下名字的那一刻,眼睛里闪着光。
父母心疼他这些年太辛苦,含着泪点头:“只要你愿意,爸妈一定全力支持你。”
于是,全家都等着录取通知书的到来。
那几天,家里热闹得像过年一样。
亲戚邻居跑来凑热闹,口口声声祝贺:“以后当大官了可别忘了我们啊!”
有人开玩笑:“国防科大,那可是军校啊,以后林浩穿上军装,可就是咱们村的光荣!”
林浩脸上罕见地露出放松的笑意,他心里憧憬着未来:科研、军训、整齐的队伍,还有属于自己的梦想。
可谁也没想到,这份憧憬只维持了短短几天。
“退档?”
当父亲林建国接到电话时,整个人差点瘫坐在地上。
“政审未过,国防科大决定退档。”
电话那头的声音冷冰冰,没有多余解释。
林建国脑子“嗡”的一声,愣了好半天才反应过来:“你们是不是搞错了?我儿子可是全省第一啊!”
可对方只是重复了一遍:“政审未过。”然后挂断了电话。
这个消息宛如一颗炸雷,直接把全家炸懵了。
“怎么可能?!”母亲张秀兰当场哭了出来,泪水扑簌簌落下,“政审?我们家什么问题都没有啊!”
林浩也愣在原地,手里的成绩单几乎要掉到地上。
“爸,妈,是不是弄错了?我一直好好学习,没做错过事啊……”他的声音颤抖,眼神里全是慌乱。
父母不甘心,连夜翻查所有材料。
政审表格上写得清清楚楚:
本人→学习成绩优秀,无任何处分记录;
父母→普通农户,无违法犯罪记录;
家庭情况→直系亲属无重大问题。
所有的项目,他们一项项对照,都没有问题。
“你看,哪有问题?!”林建国拍着桌子,声音发抖,“孩子成绩全省第一,品行也没问题,怎么能说政审不过?!”
张秀兰哭得上气不接下气:“这要是上不了,孩子这一辈子可怎么办啊!”
第二天,夫妻俩带着所有材料,赶到学校。
校门口,他们一边哭一边喊:“全省第一就因为政审被退档?我们要个说法!”
此时正值暑期,来回的学生和家长不在少数。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大家议论纷纷。
“全省第一都被退了?真的假的?”
“国防科大啊,政审确实严格,可全省第一怎么可能不合格?”
“这要是真的,那也太不公平了吧!”
有好事者拍下视频,上传到网络。没多久,就在网上炸开了锅。
“全省第一因政审落榜,背后原因成谜。”
“国防科大退档事件发酵,校方保持沉默。”
话题迅速登上热搜,成千上万的网友加入讨论。
有人愤愤不平:“这孩子辛苦十几年,难道就因为一句‘政审不合格’就全盘否了?”
也有人质疑:“是不是家长有问题?或者家庭背景不行?”
甚至有人阴谋论:“是不是有内幕?有人顶替?”
舆论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林浩的父母心急如焚。
他们不止一次冲进教育部门的办公室,几乎是哭着喊:“我们家孩子什么都没做错,你们不能毁了他!”
可得到的回答永远只有四个字:“政审不过。”
没有解释,没有理由。
那一刻,林浩的父母彻底崩溃了。
他们不明白,孩子明明是全省第一,明明所有条件都符合,为什么会在政审这一关被卡住?
更不明白的是,为什么没人愿意站出来,告诉他们到底哪里出了问题。
03
退档风波传遍全村,又随着网络发酵,很快冲上了热搜。
“全省第一,政审不过?”
“国防科大退档浙江状元生?”
一个个刺眼的标题出现在各大平台。点击进去,配图都是林浩的高考成绩单和父母在学校门口哭诉的场景。
人们震惊、愤怒、同情、质疑,舆论像野火一样迅速蔓延。
可在舆论汹涌的另一头,学校的回应却冷冰冰。
林浩父母几乎每天都往省教育厅、招生办、学校办公室跑。
“请你们给个说法!政审哪里不过?是成绩有问题,还是家庭有问题?”
可无论他们怎么问,得到的答复永远是那几个字:“政审不合格。”
“具体哪里不合格?我们家都查过了!”父亲林建国急得几乎要跪下。
工作人员却摇头:“这是机密,涉及隐私,不便透露。”
“可这是我们亲儿子的人生啊!”母亲张秀兰哭喊,声音沙哑。
可迎接他们的,依旧是漠然的眼神和含糊的推诿。
与此同时,网上的讨论越来越激烈。
有人愤愤不平:“寒窗苦读十几年,结果被一句‘政审不过’毁掉?这是对人才的扼杀!”
有人冷嘲热讽:“是不是家里有人坐过牢?政审很严格的。”
也有人阴谋论:“说不定是有人顶替,或者有什么见不得人的内情。”
各种声音像锋利的刀子,一刀刀割在林浩和父母心上。
林浩从最初的满腔期待,到如今的沉默寡言。
家里再热闹的场面,他都不愿意出门。
母亲递过去的饭菜,他常常只是草草吃几口,就放下筷子。
夜里,他抱着书本发呆,眼神空洞,仿佛整个人失去了灵魂。
“浩子,你别想太多,你没错!”母亲一遍遍安慰他。
可林浩只是摇头,声音低得几乎听不见:“可他们说,我不配。”
终于,有一天,悲剧差点发生。
那是一个闷热的午后。学校操场空荡荡的,远处只有知了声不断。
几个同学抬头一看,惊恐地发现,林浩正站在五楼的天台边缘。
他的脚尖已经探出楼外,身体在风里微微晃动。
“浩子!你下来!”同学吓得脸色发白,立刻冲去喊老师。
老师气喘吁吁跑上楼,只见林浩双手攥紧栏杆,眼神里写满了绝望。
“我明明什么都没做错,为什么要这样对我?”他泣声喊着,声音在楼顶回荡。
“全省第一有什么用?他们一句话,就能把我全盘否定!”
“我只是想穿上军装,为什么这么难?!”
泪水顺着他的脸颊流下,滴落在风中,仿佛整个人都在颤抖。
老师和同学们急得大声劝:“浩子,你别冲动!你还有父母,还有未来!”
终于,在几名老师合力拉扯下,林浩被硬生生拽了下来。
跌落在地,他的身体瑟瑟发抖,眼泪打湿了衣襟。
他没有挣扎,只是失声痛哭,哭到嗓子嘶哑:“我不甘心!我真的不甘心啊!”
那一刻,所有人都红了眼眶。
一个少年,凭借无数个不眠之夜,拼到全省第一。
可最终,却被一句模糊的“政审不过”逼到绝境,甚至想要结束生命。
是怎样的沉重,才会让一个十八岁的孩子,绝望到这个地步?
04
退档风波没有平息,反而愈演愈烈。
在学校门口,越来越多的家长聚集,他们拉着横幅,举着标语,喊着:“还孩子一个公道!”
视频被上传到网上,评论区彻底炸锅:
“全省第一被刷掉?太荒唐了!”
“到底什么政审问题,难道不能公开说清楚?”
“一个孩子的未来,凭什么被一句话毁掉?”
压力像山一样压在学校头上。
终于,学校不得不宣布:召开一次临时家长会,统一回应此事。
会议室里,空气压抑得令人窒息。
几十名家长挤在里面,情绪激动,议论声此起彼伏。
“政审?什么政审?全省第一都不行,那还要孩子们怎么努力?”
“是不是学校在隐瞒?是不是有人在背后操作?”
“你们必须给我们一个交代!”
林浩的父母坐在前排,母亲眼睛哭得通红,父亲的手死死抓着桌角,指节发白。
他们已经跑了无数趟,听了无数次“政审不过”,可今天,他们要一个真正的答案。
校长缓缓走上讲台。
他是个年过半百的男人,戴着眼镜,神情凝重。目光扫过会场,面对那一张张愤怒、期待、质疑的脸,他沉默了很久。
“各位家长,我理解你们的心情。”他开口,声音低沉。
可话音刚落,就被一片质问打断。
“理解有什么用?给我们说清楚!”
“孩子十几年的努力,怎么能毁在你们一句话上!”
“政审到底是哪里不过?!”
会场瞬间炸开,声音震得墙壁嗡嗡作响。
校长一时间没再说话,只是低头,手指紧紧扣住讲台边缘。
良久,他抬起头,看向林浩的父母,眼神沉重:“你们真的想知道真相吗?”
这一句话,像一颗炸弹,瞬间让全场安静下来。
几十双眼睛齐刷刷望着他,心脏“咚咚”狂跳。
林浩的母亲张秀兰身体一颤,眼泪再次涌出。她转头看向丈夫,眼神犹豫,仿佛害怕接下来的答案。
父亲林建国死死攥紧拳头,低声咬牙:“必须要知道,不管是什么,我们都要一个说法!”
母亲也终于颤抖着点头:“对,我们要知道!”
校长闭上眼,深吸一口气,缓缓吐出两个字:“好。”
投影仪嗡的一声亮起,黑色的幕布缓缓升起。
整个会场的灯光随即暗下,只剩下一束冷白的光,打在大屏幕上。白光映照在一张张脸庞上,把每个人的表情都勾勒得清清楚楚。
第一张资料出现的瞬间,会场里像是被按下了暂停键。
呼吸声骤然变得沉重,仿佛空气都凝固了。
“啪嗒”一声,有人手里的水杯掉在地上,却没有人去捡。几十双眼睛,死死盯着屏幕,眼珠子像被钉住一样一动不动。
有人喉咙里发出一声颤抖的惊呼:“嘶——”那声音带着抑制不住的恐惧。
有人下意识捂住了嘴巴,眼睛瞪得像要从眼眶里跳出来。
有人脸色瞬间惨白,浑身僵直,冷汗顺着额头滑落。
场下原本还在喧哗的家长,这一刻全都安静下来,安静得可怕。只有大屏幕切换的“滴答”声在回荡。
林浩的父亲坐在前排,他的背影忽然佝偻下去,整个人像被钉在椅子上。眼睛死死盯着屏幕,眼皮不眨,嘴唇止不住地颤抖,像是想说话,却一句都吐不出来。
他平日里在工地搬过无数吨的水泥,撑起过一家子的生活,可这一刻,他的肩膀在抖,像背上压了一座山。
而母亲张秀兰,整个人更是崩溃到极点。
她的手死死抓住椅背,指关节青筋暴起,指甲几乎要陷进木头里。她的身体跟着颤抖,眼睛一瞬不瞬盯着那一张张刺眼的画面。
泪水止不住地往下掉,眼神里满是恐惧、不解、痛苦、以及彻底的绝望。
终于,她再也忍不住,猛地站起身来,椅子“轰”的一声倒在地上。
她的声音像被撕裂的布匹,尖锐、嘶哑,震得整间会议室的人心口发紧:
“这……这怎么可能!不是真的!你们骗我的!这不是真的!”
她扑上前几步,像是想冲到屏幕前去撕掉那几页资料,可脚步一软,整个人差点栽倒。
父亲林建国终于动了。
他眼睛通红,猛地抬起手,狠狠一拳砸在桌子上,巨大的声响让会场一片寂静。
他像困兽一般,声音嘶哑:“为什么!为什么要把这些翻出来!这和孩子有什么关系?!”
全场鸦雀无声。
所有人终于明白——原来政审出问题的,并不是林浩,而是他的父亲。
可究竟是什么过去,让一个全省第一的少年,因父亲的历史被挡在国防科大的门外?
真相,就这样悬在空中,压得人透不过气。
05
投影仪的光还在闪烁,屏幕上的画面一页一页往下切换。
忽然,一张陈旧的新闻稿页面出现在大屏幕中央。纸面泛黄,标题却依旧刺眼——
“二十年前某地发生持械抢劫案,主犯逃逸至今未落网。”
新闻照片是黑白的,分辨率不高,画面有些模糊。但在场的人一眼就看清:那是一个年轻男人,眉骨高耸,嘴角微抿,神态带着一股狠劲。
当屏幕上的脸和林建国年轻时的模样重叠起来时,全场轰然一震!
“这……这不是……浩子他爸吗?!”
有人当场惊呼,声音打破了死寂。
林浩的父亲脸色煞白,身体僵硬,呼吸急促,额头冒出大滴冷汗。他下意识低下头,试图避开所有人灼热的目光,可那种眼神像刀子一样钉在他身上。
母亲张秀兰整个人仿佛被雷劈中,双眼涣散,泪水模糊了视线。她颤抖着伸手指向屏幕,声音沙哑:“不……不会的,这不是真的!这不可能是他!”
可是照片上的轮廓,分明就是年轻时的林建国!
“嘶——”一片倒吸冷气声在会场炸开。
有家长惊恐地站了起来,椅子被带倒,发出刺耳的响声。有人捂住嘴巴,慌乱地往后退,脸色吓得惨白。
“他……他是抢劫犯?!”
“天啊,原来是这个原因!”
“难怪政审不过!”
议论声、尖叫声、混乱声此起彼伏,像潮水一样把整个会场吞没。
有人慌忙拎起包,跌跌撞撞往门口跑去;有人紧紧拉住自己孩子的手,生怕被牵连;更多的人用惊恐的目光死死盯着林建国,仿佛看着一个从黑暗里走出来的幽灵。
林浩懵了。
他坐在前排,脸色惨白,双手颤抖,眼神里满是惊惶。那是他叫了十八年的“爸爸”,是他心中辛苦劳作、默默付出的父亲。可现在,所有人都说他是一个潜逃二十多年的抢劫犯。
“不会的……不会的……”林浩喃喃,眼泪止不住往下掉。
可当他抬头再看屏幕,那张模糊却熟悉的脸,分明和家里旧相册里年轻的父亲一模一样。
他的心口像被撕开,血淋淋的痛。
林建国终于颤声开口,嗓音嘶哑:“那……那只是长得像,跟我没关系……”
可这句话,连他自己都说得底气不足。
母亲张秀兰猛地扑向丈夫,双手抓着他的衣襟,泪流满面:“你告诉我,不是真的,对不对?!这二十年,我们一直过的日子,你难道一直在骗我?!”
林建国的眼神闪烁,额头冷汗直流,却一句完整的话也说不出来。
会场乱成一片。
有人指责:“你还敢说没关系?你自己心里清楚!”
有人愤怒:“害得孩子政审不过,还差点把全村人骗了!”
有人惊慌失措:“二十多年没抓到,现在会不会连我们学校都牵连上?!”
整个会议室,哭喊、质问、咒骂、椅子倒地的声音混成一片。
林浩的世界彻底崩塌。
他盯着父亲,眼泪模糊了视线,声音颤抖到极点:“爸,你告诉我,这不是真的……”
可回应他的,只有父亲颤抖的沉默和无数双冰冷的目光。
那一刻,所有人都明白了。
所谓“政审不过”,并不是林浩有什么问题,而是——他的父亲,背负着二十多年前的黑暗秘密。
整个会场陷入混乱,仿佛一场风暴正在将所有人的信念和期待撕得粉碎。
06
会议室里乱成一团,哭喊、惊呼、议论像潮水般涌来。
林浩的母亲张秀兰扑在地上,泪水像决堤一般:“你骗了我二十年!你也骗了孩子!你说过,你这些年是在工地上挣钱,可你……你究竟在瞒什么?!”
父亲林建国紧紧抓住桌角,脸色灰败,眼神躲闪,额头冷汗一滴滴落下。他的嘴唇哆嗦着,却始终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
终于,他低声吐出几个字:“我以为……二十年了,没人会再查……”
这句话,像一颗炸雷,把所有人都震得血液凝固。
“二十年?什么意思?”有家长反应过来,脸色骤变。
有人当场指责:“你以为时间久了就没事了?可这是抢劫案!你以为能瞒一辈子吗?”
林建国的手抖得厉害,他盯着桌面,声音沙哑,仿佛在自言自语:
“当年……当年我还年轻,犯下错就逃了。后来听人说,法律有追诉时效,超过二十年就不追了。我……我以为,撑过去就能没事……”
他的声音越来越小,眼神越来越暗。
可就在这时,校长冷冷开口,打破了他的幻想。
“你错了。普通的轻罪,也许二十年之后不再追究。”
“可抢劫是严重的暴力犯罪,量刑十年以上,最高可判死刑。”
“像这样的案件,二十年后依旧可以追诉,最高检一旦核准,照样追责。”
校长的话如同一把锤子,狠狠砸在林建国的心口。
他整个人“轰”地一声跌坐在椅子上,脸色死灰,眼神彻底涣散。
林浩呆若木鸡地坐在母亲旁边。
他的世界彻底崩塌。
他曾经引以为傲的父亲,原来背负着这样一个秘密;
他以为父亲只是沉默寡言、不善表达,没想到竟是带着污点苟活二十年。
“爸……你骗了我吗?”林浩颤抖着问,眼泪模糊了双眼。
可父亲没有回答,只是捂住了脸,肩膀剧烈颤抖。
会议室里的家长们,已经从最初的震惊变成愤怒。
“这么多年,你骗得我们所有人团团转!”
“你让孩子蒙受耻辱,你知道他为了上国防科大付出了多少努力吗?”
“你不该连累自己的儿子!”
一时间,质问声、责骂声此起彼伏。
林浩被这些声音刺得浑身发抖,他用力捂住耳朵,大声喊:“不要再说了!不要再说了!”
可他心里比谁都清楚,所有的努力,所有的梦想,都已经随着父亲的秘密化为灰烬。
那一夜,林建国被带走了。
外面闪烁的警灯,像一记记冷冷的审判。
母亲抱着林浩,哭得声音沙哑:“孩子,妈妈对不起你……”
林浩却只是呆呆望着父亲的背影,泪水一滴滴砸落。
不久后,消息像风一样传开:林建国被正式立案调查。
理由正是——二十多年前那起轰动一时的持械抢劫案。
一时间,小镇上炸开了锅。
“果然,法律是不会忘记的。”有人摇头叹息。
“再怎么躲,迟早要还的。”有人语气冷漠。
“苦的还是孩子啊,他明明无辜,却要为父亲的过去承受。”也有人忍不住流下同情的泪。
村口的大榕树下,老人们聚在一起,唏嘘不已。有人拿出旧报纸回忆当年的案子:“那会儿动静可大了,几十人都受牵连,主犯一直没落网,原来……就藏在我们身边!”
邻居们望着林家的院子,眼神里有震惊,也有怜悯,还有抹不去的惶恐。
消息很快冲上网络热搜,舆论汹涌。网友们炸开了锅:
“这就是政审的重要性!你可以骗身边的人,但骗不了历史!”
“孩子太可怜了,寒窗苦读十几年,却被父亲的过往拖入深渊。”
“干净的身份,比成绩更重要。”
整个小镇,乃至整个省,都因这起事件而震动。
人们终于明白,政审退档,并不是学校刁难,更不是阴谋,而是——法律的追责从未缺席。
所谓追诉时效,并不是“免死金牌”。尤其是抢劫这样的严重暴力犯罪,即便二十年、三十年过去,真相依旧可能被揭开,罪责依然会被追讨。
林浩的故事,也让无数父母猛然惊醒:
孩子努力拼搏,付出的汗水,本应换来一个光明未来。可若父辈留下的,是不光彩的污点,再辉煌的分数也会顷刻间坍塌。
清白的身份,干净的背景,才是父母能留给孩子最珍贵的财富。
(《国防科大退档浙江710分考生,家长哭诉全省第一政审未过,校方回应》一文情节稍有润色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图片均为网图,人名均为化名,配合叙事;原创文章,请勿转载抄袭)
来源:嘉琪Feeling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