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风楼》传奇(三)1续 漯河桥异人指路 遇贵人引荐入营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21 20:59 1

摘要:漯河桥异人指路 遇贵人引荐入营且说魏鹏正行之际,就听背后有人喊道:“那个赶路的小伙子,请留步!” 魏鹏扭过头来,看到大路东边桌子后有一人向他招手说:“小伙子,是我叫你哩。”“先生,你认错人了吧!”“没认错,没认错,你来,你来。”魏鹏只好向那人走去。魏鹏仔细看看

漯河桥异人指路 遇贵人引荐入营且说魏鹏正行之际,就听背后有人喊道:“那个赶路的小伙子,请留步!” 魏鹏扭过头来,看到大路东边桌子后有一人向他招手说:“小伙子,是我叫你哩。”“先生,你认错人了吧!”“没认错,没认错,你来,你来。”魏鹏只好向那人走去。魏鹏仔细看看那人,像个相面先生,心想:“他叫我干啥?” 魏鹏来到桌旁边,那人热情地说:“请坐下,请坐下。”魏鹏把小篮放在桌子旁边,在一条板凳上坐下,问道:“先生,你叫俺有事吗?”“有事,有事。 你是从哪里来?又想到哪里去?姓甚名谁?”魏鹏是个老实人,随说:“俺从西华县来,俺听人说这里有招兵的,想来报名当兵的。俺姓魏,名叫魏鹏。” 那先生点了点头,问道:“魏鹏是哪个鹏字?”“俺是朋友的“朋”右边有个“鸟”那个‘鹏’字。”“啊,是大鹏金翅鸟的那个鹏字。好名字,好名字。 不过这个名是从小起的吧?”“是的,是从小起的。”“长大了,不能光叫小得起个大名,好称呼。”那先生说道,“今天我给你起个大名好吗?”魏鹏一听忙问:“先生,这起个名多少钱?俺可没有钱。”“这个不用怕,起名不给你要钱。”“那好,那就起个大名吧。”“你姓魏,你的字辈?”“俺是凤字辈。” “好,好,好。”那先生若有所思地说:“凤字后边上个楼字,凤喜而人楼, 前程万里,就叫魏凤楼。怎么样?”魏鹏一听高兴地说:“行,行,就叫凤楼。” 那先生又说:“名起好了,我给你裁个字,叫‘建亭’。这样你的名字就全了, 姓魏名凤楼,字建亭。”“那俺谢谢了。

老子故里鹿邑上清湖公园

”这时,那先生站起身来,看了看魏鹏,说:“你五官端正,天庭饱满,地阁方圆,是大福大贵之相。”“先生,俺家穷得房无一间、地无一垄,父亲给人家当长工,娘领着俺兄弟讨饭,住在破庙里,看俺这一身穿戴,哪里像个有福之人?”可那看相先生却一本正经地说:“唉!我是看相的,凭相理说话,不是问你富贵贫贱。你不但是大富大贵,还是将才哩。”魏鹏一听,反问道:“先生,你说俺是将才,是木匠、 铁匠,还是泥水匠?”那先生笑了笑,言:“我说的是带兵打仗的大将军。” 魏鹏也笑了笑,说:“先生,你真会逗俺开心。”那先生把脸一沉,不耐烦地说:“大清早,谁逗你开心。将相本无种,穷通未可知。我叫张铁嘴,外号人称张半仙,在这漯河桥,看相多年,无有不验。别看你现在走投无路,将来一定是个有福之人。”那先生站起来,用手摸了摸魏鹏的耳朵,说出四句话来:“一生坎坷路,遇险建奇功;广积阴德事,八十二岁终。”魏鹏半信半疑地问:“先生,这四句话是啥意思?”那先生说:“一生坎坷路,就是说你一生走的路不平坦。但是凡是遇到危险时,就是你立功的好机会。这后边是说你是个有德之人,为人爱办好事,你有八十二岁的高寿。”魏鹏心想:“这些都是未发生的事,他可以随便乱说。”可这眼前之事呢?想到这,又问:“先生,将来之事,先不说,你看我眼前之事?”张铁嘴说:“向南不出百步,必有贵人相助。”魏鹏一听,心中特别高兴:“张先生,你给俺起了名,又裁了字,又指了路,可俺身上没有带钱,俺这篮子里还有两个菜窝窝,给你留下一个吧。”说着从篮子里拿出一个菜窝窝放在桌子上。那看相先生说:“不, 不,还是你自己留下吃吧。”“别嫌气,留下吧。”魏鹏站起身来说,“谢谢先生,俺走了。”张铁嘴也站起来说:“不必谢了,将来发了迹,可别忘了我铁嘴的话。祝你一路顺风。”魏鹏提起小篮说:“多谢先生指教,终生难忘。”

老子故里鹿邑上清湖公园

魏鹏按照相面先生的话向南走去。他自言自语地说:“向南不出百步, 必有贵人相助。”那贵人是啥模样?是男的,是女的?是大人,还是小孩? 他似信非信地向南走,两只眼睛却在不停地观察着。正行之际,他忽然看到一个当兵的,那当兵的担一副沉重的菜担,吃力地走着。魏鹏情不自禁地向那老兵走去,走到老兵跟前说:“老总,看你是上了年岁了,担起菜担挺吃力的,俺替你担好吗?”那老兵一看是一位青年小伙子,把担子放下,说:“小伙子,那俺先谢谢了。”魏鹏担起菜筐,跟那个当兵的有说有笑地向南走去了。那老兵看了看魏鹏,问道:“看样子,你是乡下人吧?”“是,俺是乡下人。”“来这里干啥的?”“俺是想来当兵的。”“想当兵?算你走运气,今天碰到我,就好办了,我就是招兵处的,带你报个名,就成了。”魏鹏一听,心想:“那个相面先生还真有一招的。真是没出百步,碰见了招兵处的人。”便说:“请老总多多关照了。”“唉,咱不是什么老总,干了二十多年的兵,现在在伙房里管伙哩。”“呀!当兵一干就是二十多年吗?那你今年多大岁数了?”“四十九岁了,才熬个司务长。”“司务长?不也是带长吗?不也是长官吗?”又说,“刚才在大桥北头,有个相面先生对我说:‘向南不出百步, 必有贵人相助。’看来你就是那位贵人了。”“唉,咱算啥贵人?我叫李金标, 以后就叫我老李。”“你能帮助我报上个名,当上兵,就是贵人。”他们二人边走边说,不觉来到大院前门,进了大门向东一拐,有三间东屋。老兵说: “好了,好了,把菜筐放到这里。累了吧?来,先到伙房里吃饭,吃过饭, 我带你去报名。”“那俺谢谢了。”“谢什么,你替我担筐,够累的了。如果当上兵,那咱就是一家人了。”

老子故里鹿邑上清湖公园

来源:豫东水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