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但是后面,我确实受不住这种每天凌晨准时准点的“眼泪轰炸”配上“甜蜜瞬间回忆”了。于是,我开玩笑地和她说:“你真的舍不得的话,要不去找他复合吧。”
朋友最近分手了,天天上我家抱着我痛哭流涕。
我发誓,一开始,我真的很心疼她,也有尽我所能地安慰她。
但是后面,我确实受不住这种每天凌晨准时准点的“眼泪轰炸”配上“甜蜜瞬间回忆”了。于是,我开玩笑地和她说:“你真的舍不得的话,要不去找他复合吧。”
她听完愣了一下,接着就真的掏出手机开始打字:“你...你也觉得我应该和他复合是嘛,可是我应该怎么提啊?”
看她这架势,吓得我立刻捂住她敲字的手,解释说我只是开玩笑的,但是复合不是开玩笑的。
然而解释完,我又看到她眼睛缀满泪水,说她的心真的很纠结,不知道要不要复合。
我只能叹一口气,我能怎么办?
我就只能开发一个分手后复合测试帮助她知道到底要不要复合啊(专业对口了属于是)。
购买测试,让结果告诉你要不要复合?
彻底断开 VS 复合关系
分手后到底该怎么选?
分手对大部分人来说都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在那段阵痛期,我们的大脑会循环一些让人找不到答案的问题:“真的分对了吗?”、“要不复合吧?”......
在这些问题面前,很多人就像随风摇摆的芦苇,一会儿偏向“还是要该断则断”,一会儿偏向“万一还有机会呢”。陪了那位分手的朋友这么多天,我已经完美总结了她的两种心理状态。说实在的,不说100%,但90%分手后的人都符合下面我说的这两点!(骄傲
01 | 想放下但又怕错过对的人
在同意分手之后,我的朋友并不是一直处于伤春悲秋的状态的,她也曾有过积极恢复的时候。她很努力地在让自己走出来,很努力地学会放下。
但是她在每天的深夜里,还是会一遍遍问自己“那些争吵真的没办法避免吗?”、“这些分歧真的可以赢过那些美好和心动吗?”以及“我真的还能遇到这么好的人吗?”
很难说这些疑问只是深夜emo的产物。因为在现实中,确实有很多本来相爱的恋人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而草率分手,导致遗憾终生。
我们总以为分手是理性的结果,是看清了问题之后的放手。但有时候,分手只是当时的我们没有能力脱离争吵的情境,去冷静分析彼此矛盾的解决方法。
心理学研究表明,在很多分手的时刻,我们的理性被情绪压制:选择分手并非彼此不爱了,只是对当下糟糕情境的赌气和报复(Bakhshani, 2014)。
图片来源:《爱乐之城》
没有经过深思熟虑的分手,事后更容易感到懊悔。正如我的朋友,她不是没试着放下,只是“放下”从来不是一个简单的动作,而是一个充满反复、拉扯和自我质疑的过程。而更难的,是她根本不知道——
现在的痛,是应该忍着慢慢过去,还是其实还来得及再争取一次。
02 | 想复合但是又怕再一次受伤
在我朋友抱着我痛哭的第五天,她收到了前任发来的消息:“我放不下你,我想重新开始。”
她把消息给我看,问我应该怎么办。我反问她:“你到底在纠结什么?”(好吧我承认我真的很 T )
她说她希望可以回到过去,但是不希望再次受伤。这时候,我才明白,她纠结的从来不止是“要不要答应”,更是“这次会不会还是一样”。她害怕分开,但更怕重蹈覆辙。
很多人以为只要还有感情就能重来。但实际上,感情从来不是唯一的前提,改变才是。如果你们之间的矛盾还在、沟通方式还没变、冲突背后的情绪需求还没被理解,那所谓的“复合”,可能只是“换个时间再分一次”。
有时候,“想复合”只是一个下意识的心理防御机制——在一段长期稳定的亲密关系中,两个人会不知不觉地建立起一个“交互的认知系统”(Harries et al., 2014)。
简单说,就是你们的回忆开始交错、世界观慢慢融合,甚至开始用“我们”来代替“我”。比如他记得你生理期的日子,你知道他的所有密码。你们互相填补彼此的盲区,渗入彼此的生活缝隙,直到变成“处处都有对方的影子”。
而当关系戛然而止,这套系统也随之崩塌。你失去的不只是他,还有那个曾经完整的、依赖了对方一部分的大脑自己。所以很多人在分手后,会陷入强烈的空壳感,像是灵魂被掏空了一块。
然而,这都不是复合的理由,这只是你还不适应以一个人的方式生活罢了。
真正有价值的关系重建,往往是彼此成长之后的再相遇,你们都从过去的创伤里学到东西,才可能走得更远(Tedeschi & Calhoun, 2004)。简单说,不是“忍不住思念”时的冲动回头,而是你们都真的变得更好了,才值得再走一次。
所以——
你真的准备好了吗?
ta,真的改变了吗?
你们之间的问题,真的被看见了吗?
考虑复合之前,
你需要理清这段关系
感情不是数学题,没有标准答案。我朋友企图寻求好友们的建议,但局外人懂再多道理,站得再高,终究无法感同身受。
她企图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但情感常常占据上风。那些感情中外人无从知晓的埋怨、心动和遗憾,总是掩盖住理性,让她无法看清这段关系的真实面目。
归根到底,我朋友需要一个全面而理性的评估视角,去重新梳理这段感情,整理那些绕成了一团毛团的念头。而如果你也需要这样一个视角帮助你去更好地判断,那不妨试试这份测试吧。
KY测评部从复合可能性(两人之间的客观状态)和推荐性(对你来说是否是最好的决定)两个维度,编制了这份【升级版分手后复合测试】,希望给到你一个科学的思考方向,帮助你慎重地做出这个决定。因为爱并不容易,爱情的逝去和开始,都应该被认真对待。
通过这个测试,你可以更理性地回答:
这段感情真的“值得”复合吗?
如果复合,成功的可能性有多大?
如果不复合,我要如何开始自己新的人生?
相比于原版,升级后的测试内容将更加全面丰富:
01 | 科学分析感情是否值得复合
并非所有失去都值得挽回。测试会通过【分手原因】、【复合动机】、【关系质量】、【未来发展】这四个角度进行进行解答,帮你分析选择复合是不是一个更加正确的决定。
02 | 量化评估你复合的可能性有多大
本测试将从【复合意愿】和【复合有利条件】两个核心方面出发,围绕8个关键维度,帮你全面梳理自己当前的心理状态与关系现实。
比起重新走进一段恋爱,复合更加需要我们权衡利弊,而反复分手-复合的模式也会让人更容易沉溺在错误的感情中,无法看清自己究竟想要什么样的亲密关系。也正是如此,在面对复合的决策时才需要更加谨慎。
测试题数: 74题 | 报告页数: 约20页
所需时长: 8-15mins | 测试价格: 39.9 元
最后我们想说,如果你决定复合,那么在挽回对方的过程中,KY希望你们抱持的不是追求100%的挽回成功率,而是这样的态度:如果分手是一个错误,那就学会如何纠正这个错误;如果它是无法挽回的事实,那么尝试挽回的过程也是帮助我们认清事实的过程。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
References:
Bakhshani N. M. (2014). Impulsivity: a predisposition toward risky behavior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igh risk behaviors & addiction, 3(2), e20428.
Tedeschi, R. G., & Calhoun, L. G. (2004). " Posttraumatic growth: conceptual foundations and empirical evidence". Psychological inquiry, 15(1), 1-18.
广告
我们同时提供专业的心理服务
包括:即时咨询、心理教练、心理咨询等
来源:知我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