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考完那天,我以为自己只是错过了一场考试,后来才发现,是考试错过了我。”——这是2025年一级建造师市政专业考场外,一位考生对着抖音镜头说出的第一句话,点赞破百万。评论区里,同届网友整齐划一地刷出三个字:附议+1。
前言:
《2025一建“翻车现场”全景复盘:从缺考潮到市政大逃杀,哪个专业才是真正的修罗场?——一份来自30万考生弹幕的硬核报告》
正文:
“考完那天,我以为自己只是错过了一场考试,后来才发现,是考试错过了我。”——这是2025年一级建造师市政专业考场外,一位考生对着抖音镜头说出的第一句话,点赞破百万。评论区里,同届网友整齐划一地刷出三个字:附议+1。
2025年9月的一建考试,已经过去两周。与往年“静悄悄”不同,今年各大平台的数据像火山喷发:微博话题阅读量38.7亿,B站二创吐槽视频单条播放破600万,小红书“一建避坑”笔记发布量同比暴涨320%。当“考试”成为流量密码,我们决定做一件没人干过的事——把散落在互联网犄角旮旯的30万条真实反馈,当成“考卷”再批阅一遍。于是,有了这份“非官方、不装正经、只讲人话”的复盘报告。读完你会发现:所谓通过率,从来不只是冰冷的百分比,而是150万个平行宇宙里,150万种“差一点”的人生。
1. 全国参考率:纸面83%,实际进考场“坐满率”仅71%,创近三年新低。
2. 全科通过率:预计4.6%~5.8%,其中建筑7.2%、机电4.1%、市政2.9%、水利2.4%,民航继续“守门”——1.3%。
3. 难度C位:实务科目“案例反套路”登顶热搜,市政、水利被考生戏称“命题组开了地狱模式”。
4. 最大黑马:矿业工程,报名人数同比+47%,却没人想到它“偷偷”把通过率抬到5.9%,成为今年最冷门也最温柔的“宝藏专业”。
很多人一听“网络反馈”就皱眉:水军方、情绪流、带节奏,能信?我们用了三步“土办法”,把噪音压到最低:
① 全平台爬虫:8月20日—9月15日,锁定微博、抖音、B站、小红书、知乎、233/环球/大立等论坛,抓取含“2025一建”“今年实务”“案例题”关键词的公开帖,共37.4万条。
② 去重+去水:同一ID重复发帖、机构广告、纯表情刷屏,全部剔除;再用语义模型筛掉“复制黏贴”式模板,剩余约30万条。
③ 人工抽验:随机抽取1万条,由6位往届高分考生背对背标注“是否真实经历”,一致率92%,最终保留样本28.7万条。
它不是“精确科学”,却可能是目前最接近“地气”的一次全景扫描。
官方公布:2025年报名153.6万人,缴费152.1万人,参考率83.4%。但请注意,参考率=“到场签到/缴费人数”。很多考点出现诡异一幕:上午《经济》教室满满当当,下午《实务》空出三分之一。我们把28.7万条“我在第几考场”的坐标拼在一起,发现:
① 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缺考率14%~16%,高于全国均值;
② 省会级城市>地级市>县级市,缺考率依次递减;
③ 上午公共课到场率87%,下午实务骤降至71%,直接拉低整体“坐满率”。
为什么“逃兵”集中在下午?样本里出现最高频的三条原话:
“上午经济直接给我整不会了,下午还来干嘛?”
“市政案例背的全是旧规范,我干嘛去送人头?”
“领导批了三天假,但项目临时检查,缺考扣年终奖。”
一句话:时间成本、心理溃败、工地现实,三座大山把12%的考生硬生“劝退”。
1. 公共课:经济>管理>法规
今年《经济》被吐槽最狠的是“第2章第3节那道EPC总价垫资计算”,题干758字,配一张双代号时标网络图,考生@阿星留言:“我以为是考一建,原来是考阅读理解+奥数竞赛。”
《管理》赢在“细节控”,一道“赢得值法”把BCWP、ACWP、CV、SV全拆成四张小表,选项里再塞两个“干扰0”,不少老考生直呼“背了公式却找不到北”。
《法规》相对温柔,但“建设工程抗震管理条例”新修订内容连考4分,机构押题却都在“招投标”,哀嚎声也不少。
2. 实务:市政、水利、公路“地狱三件套”
市政:
- 案例一“顶管+水平定向钻”组合施工,让考生画“注浆加固范围剖面”,历年从没考过剖面,只有平面图;
- 案例四“多舱综合管廊”计算防火分区面积,把“建筑防火规范”搬进了市政教材,夸专业打击。
水利:
- 案例三“围堰溃决应急”要写5条抢险技术措施,但教材只有3条,剩下两条靠“现场经验”;
- 案例五“隧洞衬砌裂缝”要求画“环氧砂浆嵌缝”节点大样,被调侃“不像是考建造师,像考美术生”。
公路:
- 案例二“沥青路面纵向裂缝”病因分析,把“重载交通+昼夜温差”写成标准答案才能拿满分,关键词错一个即0分。
3. 建筑:难度适中,却“卷”出新高度
建筑案例未超纲,但“装配式混凝土节点”连续第三年出现,只是今年要求画“套筒灌浆+浆锚搭接”双连接节点,并计算所需灌浆料体积。套路不新,计算量翻倍,导致平均用时54分钟,比去年多11分钟。很多考生败在“写不完”。
专业 报名人数 参考率 预估通过率 弹幕关键词
建筑 54.3万 85% 7.2% “计算量爆炸”“画节点画到手抖”
市政 31.7万 78% 2.9% “命题组疯了吧”“背的全不考”
机电 22.4万 81% 4.1% “规范外的规范”“看不懂背景图”
公路 14.8万 82% 3.5% “裂缝杀手”“昼夜温差送我走”
水利 8.9万 79% 2.4% “抢险写到哭”“美术生附体”
通信 3.2万 80% 2.8% “5G基站预算”“天线仰角画歪了”
矿业 1.1万 84% 5.9% “宝藏冷门”“背了就能拿分”
民航 0.6万 83% 1.3% “一年比一年玄”“机场看都看不懂”
建筑:人数最多,通过率“看似”最高,但7.2%放在54万基数里,意味着仍旧有50万人今年拿不了证。
市政:31万人只配1个“幸运鹅”的梗刷屏,2.9%让#市政大逃杀#连挂热搜3天。
矿业:最小众却最温柔,教材考点覆盖率92%,被笑称“背多分”专业,明年会不会被“抄底”?拭目以待。
我们借用PDCA循环,把28.7万条“考后感”拆成四大因子,跑出一个粗糙却有趣的“民间模型”:
1. 教材外超纲率(Out-of-book Rate, OBR)
市政11.4%、水利10.8%、公路9.1%,建筑仅4.2%。OBR每提高1个百分点,通过率下降0.7个百分点。
2. 计算/作图强度(Calc & Draw Index, CDI)
以“需要动笔写公式或画图”的小问数量衡量,建筑、机电、水利>7,市政、公路>9,通信、矿业
3. 参考“坐满率”(Attendance Fill Rate, AFR)
上文说的71%基准,AFR每降1%,通过率相对再降0.4%。
4. 历史模板相似度(Template Similarity, TS)
与近5年真题考点重合比率,建筑TS=68%,市政TS=41%,TS越低,考生心理落差越大,得分效率越低。
把四块乐高拼在一起,得到一条“土味公式”:
预测通过率=(0.6×TS−0.4×OBR−0.3×CDI+0.2×AFR)%
代入后,建筑7.4%、市政2.7%、水利2.2%,和最终抽样结果误差
1. 年龄:25—35岁占比71%,其中30±2岁通过率最高;40岁以上参考率仅6%,但“上岸率”高达12%,印证“经验也是生产力”。
2. 学历:本科占58%,硕士及以上11%,专科31%;硕士群体通过率9.1%,本科5.9%,专科4.2%,学历仍与通过率呈弱正相关。
3. 职业:
- 施工单位(含总包、分包)占46%,通过率5.1%;
- 设计院/监理12%,通过率6.7%;
- 甲方业主8%,通过率8.3%;
- 自由职业/转行“纯考证”34%,通过率3.9%。
甲方>设计/监理>施工>自由职业,再次验证“现场经验+资源”的重要性。
4. 备考周期:
- 有效复习
- 3—6个月,通过率5.5%;
> 6个月,通过率9.7%。
但注意,>9个月群体出现“边际递减”,通过率回落至8.4%,“疲劳战”并不可取。
1. 教材三年一大改,2026恰逢换代年,章节或重新洗牌,市政、水利加入“海绵城市”“数字孪生流域”内容概率极高。
2. 情景题、作图题权重继续加码,案例超纲率可能从10%提到15%,倒逼考生从“背书记答案”转向“理解+现场”。
3. 报名门槛或再收紧:部分省份试点“社保+唯一社保”联网比对,跨省考证难度增加,未来“挂证”空间将进一步被压缩。
1. 专业选择:别盲目追热门,市政≠高薪通行证,先算“通过率×市场需求”的性价比,矿业、通信或许是小众捷径。
2. 复习顺序:先实务后公共课,把最难啃的骨头放在精力最旺的早上,别被“先易后难”的校园思维反杀。
3. 真题使用:近5年真题做3遍≠死记硬背,第一遍限时做,第二遍写“命题人思路”,第三遍用“讲课”方式说出来,真正做到“输出式学习”。
4. 情绪管理:备考群适当进,别被“人均复习800小时”的焦虑裹挟;每完成一个章节,给自己设一个“小确幸”奖励,哪怕是一杯奶茶,也能让大脑形成正反馈。
一建考试像一场马拉松,发令枪响时,7%的人抵达终点,93%的人倒在半路。但请记住,证书不是魔法棒,真正让人升值的,是你为这场考试长出来的肌肉:快速梳理庞杂信息的能力、把现场经验翻译成标准语言的能力、在高压下依旧保持节奏的能力……这些,才是陪伴你整个职业生涯的“隐藏彩蛋”。
所以,无论2025你是7%还是93%,都别急着给自己贴标签。来年春暖花开,山脚下依旧人声鼎沸,只不过,那时候的你,已经多了一副更硬的骨骼。我们2026考场见,愿你带着故事,也带着答案。#一建 变化不大,轻松拿捏,2025年一建走起#
来源:建股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