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话说中国姓氏这事儿,源头五花八门,有的从老祖宗那儿传下来,有的因为地名职位啥的冒出来,还有的干脆是外来户带来的。安姓就是这么个例子,它不光有本土根儿,还跟古代伊朗那边的一个王子扯上关系。
话说中国姓氏这事儿,源头五花八门,有的从老祖宗那儿传下来,有的因为地名职位啥的冒出来,还有的干脆是外来户带来的。安姓就是这么个例子,它不光有本土根儿,还跟古代伊朗那边的一个王子扯上关系。
这王子叫安世高,原是安息国的太子,安息国就是现在伊朗那片地儿,古时候的帕提亚帝国。安世高本该继承王位过上土豪日子,结果他一头扎进佛教里,干脆把皇位扔一边儿,跑到中国来传教,顺带他的随从和后人就在甘肃落户了,给中国添了个新姓氏。
先说说安息国这地方吧。安息国是古代中亚的一个大国,兴起于公元前3世纪中叶,创始人是阿尔沙克一世,他从塞琉古帝国手里抢了伊朗东北部的帕提亚地区,建起这个王朝。
全盛时候,安息帝国地盘从伊朗高原伸到中亚和两河流域,跟罗马帝国和汉朝都打过交道。安息人崇尚伊朗传统,国王自称万王之王,还说自己是阿契美尼德王朝的后裔。帝国后期,希腊文化影响减弱,本土伊朗风俗又抬头。
安息国在丝绸之路上是个关键节点,汉朝张骞出使西域就路过这儿,促进了中西交流。安息人来中国的不在少数,有的经商,有的传教,渐渐就把“安”字当姓用上了,因为“安息”在汉话里简称“安”。
安世高就是安息国王子,他的真名是帕塔马西里斯,汉名叫安清,字世高。安世高从小就聪明,通晓天文地理医学,还精通多国语言。安息国那时候佛教已经传进来,受贵霜帝国影响挺大,贵霜国王迦腻色伽还召集过佛教大会。
安世高对佛教感兴趣,觉得王室生活太腐朽,权力斗争太脏,就不想沾边。父亲死后,他短暂接了王位,但只干了一年,公元106年就把位子让给叔父,自己出家当和尚了。
出家后,他专攻小乘佛教,特别是阿毗昙学和禅定,游历中亚各国传法。公元113年,他还当过亚美尼亚国王,但次年被罗马皇帝图拉真废了。
为什么安世高要来中国呢?东汉时候,佛教刚传入中原。汉明帝梦见金人,派人去西域请来迦叶摩腾和竺法兰,建了白马寺,译了《四十二章经》。到汉桓帝时期,公元147到167年,佛教在宫廷和社会上流行起来。
安世高听说中国佛教发展快,但很多人把佛法当神仙术用,不懂真义,他就想来纠正这事儿。公元148年,他带着随从从丝绸之路东来,经过河西走廊进入中原,直奔洛阳。
河西走廊在甘肃那儿,是通往中原的要道,他的族人和随从不少就在甘肃定居下来,娶妻生子,融入当地。安世高本人没在甘肃长住,但他来华后,安息人移民增多,以“安”为姓的习俗就传开了。这么着,中国百家姓里多了个安姓,起源之一就是安息国人。
安世高到中国后,主要干的事儿是译经。他在洛阳住了20多年,译了35部佛经,41卷,现存22部26卷。多是小乘经典,像《安般守意经》、《阴持入经》,重点讲禅定和阿毗昙。他译经风格直译,力求原汁原味。
他还懂医,译了佛医书如《人身四百四病经》,推动中医和佛医结合。东汉末年战乱多,公元168年党锢之祸后,他南下游化,去了江淮浙赣一带,继续传法。晚年踪迹不明,大概公元178年左右在会稽遇难。
来源:于彬书法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