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我和我的家乡”征文作品展|一座城,不解缘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21 19:55 1

摘要:本文以作者的成长轨迹为线,串联起袁州的岁月变迁。从箭道市场的生活启蒙、昌黎书院的文脉熏陶,到农运会的团结热血,再到参与基层建设见证旧貌换新,如今以宣传者视角记录“好人之城”“志愿者之城”的温暖。字里行间满是对袁州的眷恋,尽显这座城的人文底蕴与烟火温情。

本期导读

本文以作者的成长轨迹为线,串联起袁州的岁月变迁。从箭道市场的生活启蒙、昌黎书院的文脉熏陶,到农运会的团结热血,再到参与基层建设见证旧貌换新,如今以宣传者视角记录“好人之城”“志愿者之城”的温暖。字里行间满是对袁州的眷恋,尽显这座城的人文底蕴与烟火温情。

袁州缘

文/徐 晨

01

宜春袁州是我出生成长的地方

我与她有着深深的不解之缘

宜春袁州是我出生成长的地方,我与她有着深深的不解之缘。

20世纪80年代,爷爷从安福县大山深处的一处兵工厂转业到宜春。后来,父亲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宜春四中教书。自打有记忆起,我和父母住在城南一处简陋的居民楼里,那时,母亲常带我去熙熙攘攘的箭道市场买菜,我从讨价还价中体会到了生活的不易,懂得了勤俭节约。直到千禧年,我们一家才有幸搬入宜春四中教职工宿舍,居住环境才得到些许改善。

彼时的宜春四中校园位于考棚路,背倚宜春台,著名的昌黎书院就在校园高中部后面。刚一搬进宿舍,身为语文老师的父亲就带我去参观了昌黎书院,我兴致勃勃地听父亲讲述了“老市长”韩愈在袁州释放奴婢、办学兴教、仰山求雨等传奇故事。在课堂上,我还学到了“莫以宜春远,江南多胜游”“家家生计只琴书,一郡清风似鲁儒”等诸多展现袁州风土人情的诗词和典故,潜移默化地让我懂得了读书的重要性,内心深处埋下了热爱文学的根。

昌黎书院前韩愈石像庄严肃立 彭小榕摄

当时,经济条件不允许,家中没有多少课外书籍,父亲经常会在晚饭后带我去附近书店“蹭书”,我们有时候一读就是几个小时。书店老板也格外热情,任由我们畅游书海。当然,遇到极为喜欢的书籍,我也会坚持要求买下来。

02

袁州书香之气与生俱来

不愧是一座人文氤氲之城

每逢寒暑假,父母一有空就会带我去游览袁州美景,去的最多的便是“宜春八景”,春台晓日、卢洲印月、袁山耸翠、化成晚钟、钓台烟雨、南池涌珠、云谷飞瀑、仰山积雪这些美景早已牢牢根植于我心中。上高中以后,父母对我的学习抓得更紧,但为了起到劳逸结合的效果,时不时会陪我去“八景”游览放松。

图为春台晓日 源于网络

正是这样独特的经历,不仅让我积累了丰富的作文素材,更让我有了神奇的想象历程——在蓊蓊郁郁的袁山公园,我与“吾心安处即为家”的高士袁京谈古论今;在明月清风的状元阁,与状元卢肇秉烛夜读;在香客如云的化成寺,倾听大唐名相李德裕讲述宦海沉浮、人生感悟……后来我甚至发现,只要用心倾听,袁州的每条街、巷,都有不同的精彩故事——走过状元洲,仿佛看到了卢肇、易重当时状元游行的辉煌;漫步重桂路,仿佛听到状元易重凭栏吟诗,嗅到了来自遥远唐朝的丝丝桂香;行至鹧鸪巷,细细品味“芳林十哲”之一郑谷的《鹧鸪诗》,仿佛又闻“支咕咕、支咕咕”的鹧鸪啼……我不由感慨,袁州书香之气与生俱来,不愧是一座人文氤氲之城!

03

我不由感慨

袁州不愧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好人之城

2003年,宜春幸运地获得第五届全国农民运动会的承办资格,我所在的年级入选参加翻板表演。能够参加全国性的体育盛会,我和其他同学无比兴奋,开始了为期一年多的艰苦训练。记得第一次到市体育中心现场集训时,我惊讶地发现,有这么多和我一样来自各个学校、单位、社会团体的人们,他们为了给家乡争光,同样在学习、工作之余艰苦训练,一种为袁州争光的自豪感和使命感顿时油然而生。

图为训练映荷池 源于网络

2004年9月,正值开幕式前夕,我训练结束乘坐公交车返程,看到一名满头大汗的男孩从站点上车就四处寻找,后来才知他不小心将自己的翻板背包遗忘在公交车上,乘客们闻讯都来主动联系寻找,甚至动员全城搜寻,仅1小时就找到了背包……10月,第五届全国农运会在宜春精彩、圆满落幕。这是我切身感受到袁州人民团结互助的美好品质。后来,侠义翁婿王茂华、谭良才,烈士周鹏、“夺刀少年”柳艳兵、易政勇等诸多“中国好人”的感人事迹被我熟知。到目前为止,袁州入选“中国好人”39人,位于全省前列,稳居全市第1。我不由感慨,袁州不愧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好人之城!

04

袁州不愧是一座以实际行动诠释

“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内涵的志愿者之城

工作以后,我在基层一线参与了袁州建设,经历了一段袁州“旧貌换新颜”的过程,参与了环境综合整治、棚户区改造、老旧小区、背街小巷改造等工作。在上级部门、基层干部、小区党员、志愿者们的共同努力下,一个个脏乱差的无物业小区蜕变成为党建引领、群众自治、共建共享的整洁和谐小区。尤其是疫情防控期间,志愿红成为袁州最靓丽的色彩,一幕幕感人画面不断上演。“是呼叫中心吗?我是船坊村的村民,明天要去市里医院做透析,你们能不能帮忙……”彬江镇接线专员登记后立即向志愿者派单,次日“爱心专车”一路绿灯护送村民顺利完成血透;“你好,我想为守高速卡口的工作人员免费送餐可以吗?”餐饮企业家易显良向区服务呼叫中心询问,得到肯定回答后,他便着手为4个高速卡口的工作人员坚持提供送餐服务……“党徽金”“天使白”“志愿红”“守护蓝”点缀成一幅充满人情味、烟火气的画卷。

如今,我从事宣传工作,与袁州有了更加亲密的接触。我不仅有更多机会去感叹四季更替的袁州美景,还能触摸到更多可见的文明、可感的真情、可视的感动,在袁州大地上真真切切地发生着:飞剑潭乡村医生刘宇峰36年用脚步丈量土地,用实际行动践行救死扶伤、为民服务的医者仁心;环卫工人彭远征15年自愿当起了守护学子的“义务交警”;楠木乡村教师赖小田43年扎根边远乡村,用四辆摩托车见证“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教育初心;坚守志愿服务数十载的当代南丁格尔吴湖兰……我不由感慨,袁州不愧是一座以实际行动诠释“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内涵的志愿者之城!

图为仙境袁州 彭小榕摄

“倘若有人问我缘是什么,我想是因为牵了你的手,倘若这一生要看许多风景,我愿陪你到老在袁州,在袁州……”,傍晚,漫步波光粼粼的秀江河畔,我再次哼起小曲《在袁州》。相信我的袁州缘会在这岁月流转中日益深厚、深刻,我也将承载着这份缘,在未来的道路上步履坚实、行稳致远。

来源:东南沿海消息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