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罗艺,这个名字在隋末唐初的乱世中,如雷贯耳。他并非出身豪门,而是起于南北朝末期那风雨飘摇的年月,凭借着过人的胆识和武艺,硬生生在群雄逐鹿的时代,雄霸一方,成为不可忽视的力量。他自称幽州总管,手握重兵,割据一方,是那个时代典型的枭雄人物。
**燕山北平王罗艺:乱世枭雄,枪挑风云**
罗艺,这个名字在隋末唐初的乱世中,如雷贯耳。他并非出身豪门,而是起于南北朝末期那风雨飘摇的年月,凭借着过人的胆识和武艺,硬生生在群雄逐鹿的时代,雄霸一方,成为不可忽视的力量。他自称幽州总管,手握重兵,割据一方,是那个时代典型的枭雄人物。
史书对罗艺的记载惜墨如金,仅提及他有子嗣,却未留下名字。然而,在民间广为流传的隋唐演义故事中,罗艺的形象被赋予了更多传奇色彩。他不再是简单的割据军阀,而是统雄兵十万,镇守幽州的靖边侯,更是隋唐第七条好汉冷面寒枪俏罗成的父亲。虽然自罗成开始,故事逐渐脱离史实,步入虚构的领域,但罗家将的传奇却自此拉开了序幕,罗通、罗章等后代英雄陆续登场,甚至一直延续到南宋时期岳飞麾下的罗延庆,成为一段跨越数百年的英雄史诗。
罗家将的传承可谓源远流长,而罗家枪法更是威震当世,每一代都涌现出惊才绝艳的武艺高手。然而,这看似光鲜的传承背后,却隐藏着一段段令人唏嘘的悲歌。罗家将的人物大多性格孤傲,行事乖张,结局往往惨淡,尤其是罗艺、罗成、罗通、罗章这四代,竟然连续四代没有一个得以善终,仿佛被诅咒一般,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一道道悲壮的印记。
**少年落魄,艺惊四方**
罗艺,作为罗家将的第一代,他的故事开始于一个落魄的街头艺人。南北朝末期,战乱频仍,民不聊生。少年罗艺,家道中落,为了生存,不得不在街头打把式卖艺,勉强糊口。他身形矫健,动作敏捷,一套枪法使得出神入化,引得路人阵阵喝彩。然而,罗艺心中却有一股不安分的火苗,他渴望更大的舞台,渴望建功立业,不甘心一辈子困于这方寸之地。
命运的转折发生在一次偶然的姜家集之行。在那里,他邂逅了当地富甲一方的姜员外,更遇见了姜员外的千金——姜桂芝。姜桂芝被罗艺的英姿和武艺所吸引,而罗艺也被姜桂芝的温柔贤淑所打动。两人一见钟情,很快便喜结连理。这段婚姻,不仅让罗艺得到了爱情的滋润,更让他有机会接触到姜家世代相传的绝学——姜家枪法。
姜家枪法,招式精妙,内蕴深厚,是当时江湖上失传已久的绝世武学。罗艺得此机缘,自然是废寝忘食,刻苦练习。在姜桂芝的悉心指导下,罗艺的武艺突飞猛进,很快便将姜家枪法练至化境。此时的罗艺,已不再是当初那个落魄的街头艺人,他少年气盛,身负绝艺,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和对建功立业的渴望。他告别了妻子,踏上了闯荡江湖的道路。
然而,初出茅庐的罗艺,并没有什么明确的目标,他只是怀着一腔热血,在江湖中四处漂泊,以卖艺为生。直到他来到了南陈的都城建康,他的命运才真正发生了改变。
**两段婚姻,一念之差**
在建康,罗艺的枪法引起了南陈丞相秦旭的注意。秦旭见罗艺年轻有为,武艺超群,且相貌堂堂,心中大喜,竟有意将女儿秦胜珠许配给他。面对这从天而降的机遇,罗艺的心中展开了激烈的斗争。他已有妻室,与姜桂芝情深意重,但另一方面,他也清楚,娶了相爷的女儿,就意味着飞黄腾达,平步青云。在功名利禄的诱惑下,罗艺最终选择了后者,他隐瞒了自己已有妻室的事实,接受了秦旭的提亲,迎娶了秦胜珠。
这段婚姻,果然让罗艺的命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得到了秦旭的全力扶持,官拜南陈宁武大将军,统领雄兵,镇守幽燕十六州,成为了一方诸侯。罗艺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抱负,拥有了权势和地位。然而,这段建立在谎言之上的婚姻,也为他日后的悲剧埋下了伏笔。
**归顺大隋,北平称王**
南陈灭亡后,罗艺手握重兵,依然保持着强大的军事实力。隋朝统治者深知罗艺的厉害,不敢轻易用兵,于是派遣了南陈降将邱瑞、定彦平等人前往幽州,试图说服罗艺归顺。罗艺虽然勇猛,但他也明白“识时务者为俊杰”的道理,面对隋朝的强大实力,他知道继续抵抗下去毫无意义,于是同意归顺,成为了听调不听宣的北平王,在北平府执掌生杀大权,他的儿子一出生便被授予燕山公的爵位。
**母子寻夫,遭拒门外**
另一边,姜桂芝在罗艺离开后,独自抚养儿子罗松,几十年如一日,始终坚守着对罗艺的承诺。四十年的漫长等待,姜桂芝从未得到罗艺的一点音讯,她对罗艺的思念逐渐被失望所取代,甚至以为自己早已成了寡妇。
时光荏苒,罗松也已长大成人,娶妻生子,他的儿子罗焕也活泼可爱。虽然生活平静,但罗松始终记得父亲罗艺,也为自己没有父亲而感到遗憾。一次偶然的机会,罗松在城里听说了罗艺和罗成的英勇事迹,这让他激动不已,连忙回家将这个消息告诉了母亲姜桂芝。
姜桂芝得知罗艺还活着,心中百感交集。虽然这么多年过去了,她早已对罗艺不抱任何希望,但儿子罗松被人提起没有父亲,终究是一个心结。为了弥补这个遗憾,也为了给儿子一个交代,姜桂芝决定带着罗松前往北平王府,与罗艺相认。
罗松孝顺,特意雇了一辆舒适的马车,带着母亲千里迢迢地赶往北平府。到达王府后,他递上一封书信,表达了自己和母亲的心愿。然而,罗艺在看到书信后,却陷入了深深的矛盾之中。他害怕承认这段往事会影响到自己的声誉和地位,更害怕秦胜珠会因此与自己反目成仇。最终,在权衡利弊之后,罗艺选择了拒绝,他吩咐亲信带上一些银两,将罗松母子打发走了。
姜桂芝得知罗艺的决定后,气得大病一场。她带着罗松回到姜家集,发誓再也不想见到罗艺这个负心汉。
**父子相认,破镜重圆**
虽然姜桂芝口口声声说不再认罗艺,但这段往事始终是她心中的一块疙瘩。罗松也一直希望能够与父亲相认,让一家人团聚。几年后,罗松带着已经成年的儿子罗焕再次前往北平王府,试图说服罗艺。
这一次,罗艺的态度更加坚决,他不仅拒绝承认罗松,还直接派人将他们赶出了王府。罗松母子再次遭遇了冷遇,心中充满了失望和痛苦。
就在这时,命运的安排让罗松与罗成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相遇了。两人比试枪法,罗松使出了姜家枪法,罗成见招识招,很快便发现了罗松的真实身份。罗成得知罗松是自己的亲哥哥,而罗艺竟然还有另一个妻子和儿子,心中感到十分震惊。他回家将此事告诉了母亲秦胜珠。
秦胜珠得知真相后,对罗艺的所作所为感到十分愤怒和失望。她责斥罗艺不该如此无情无义,对不起姐姐姜桂芝,更不该不认罗松和罗焕。在秦胜珠的逼迫下,罗艺终于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他感到万分羞愧,最终同意与姜桂芝破镜重圆,并承认了罗松父子的身份。
**隋末风云,壮志未酬**
罗松认父之时,已经是隋末乱世,群雄并起,天下大乱。罗成在助瓦岗军破了铜旗阵后,刘黑闼趁机起兵反隋,并率军攻打燕云十六州。刘黑闼手下的元帅苏烈,更是绕道偷袭北平府。
面对来势汹汹的敌人,罗艺亲自率军迎战。然而,此时的罗艺已经年迈,虽然枪法依旧精妙,但体力却大不如前。在与苏烈的激战中,罗艺渐渐落入下风,最终被苏烈一箭射中,当场毙命。
罗艺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从一个落魄的街头艺人,一步步成长为割据一方的诸侯,最终却死于非命。他得到了姜家的绝学,却辜负了姜桂芝一生的等待;他拥有了权势和地位,却失去了亲情和爱情。他的悲剧,既是性格使然,也是时代造就。
**冷面寒枪俏罗成:年少成名,英年早逝**
罗成,罗艺与秦胜珠的儿子,隋唐第七条好汉,手中一杆五钩神飞亮银枪,威震天下。他年少成名,在隋末唐初的乱世中,谱写了一曲曲英雄的赞歌。
少年罗成,便已展现出过人的军事天赋。他跟随父亲罗艺扫北,屡立战功,威震幽燕,被誉为“冷面寒枪俏罗成”。在隋朝末年,各路反王并起,瓦岗寨更是成为了反隋的中心。靠山王杨林率领十万大军,摆下一字长蛇阵,将瓦岗寨团团围住。瓦岗寨众将无人能破此阵,情急之下,只得向罗成求助。
罗成单枪匹马来到阵前,他身披银甲,手持亮银枪,英姿飒爽,气势逼人。他看准阵眼,一枪刺出,便将一字长蛇阵搅得七零八落。杨林大军溃败,瓦岗寨之围遂解。此战,罗成威名远扬,成为了各路反王心中的偶像。
此后,罗成又参与了铜旗阵之战。他暗中协助表哥秦叔宝,成功破阵,为瓦岗寨的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在扬州夺魁大会上,罗成更是大放异彩。他连挑四十二员大将,无人能敌,最终夺得了天下武状元的桂冠,风头一时无两。
投唐之后,罗成被李世民封为越国公,世袭罔替。他跟随李世民南征北战,屡立战功。在锁五龙一战中,罗成更是展现了惊人的武艺。他力擒王世充、窦建德、高谈圣、朱粲、孟海公五员猛将,为唐朝的统一立下了不世之功。
然而,罗成虽然武艺超群,却也有着性格上的缺陷。他与表哥秦琼互相传授枪法和锏法时,两人都留了一手,私藏了回马枪和撒手锏的绝招。罗成的誓言尤为恶毒,他若私藏绝招,便要万箭穿身。此举,为他日后的悲剧埋下了伏笔。
更令人诟病的是,罗成在监斩结拜兄长单雄信时,竟然亲手一剑结果了他的性命。此举,不仅背信弃义,更是违背了当初的誓言,让他的形象大打折扣。
刘黑闼反唐之时,罗成担任了李建成的先锋官。李建成和李元吉对罗成心生嫉妒,故意刁难于他,让他带伤出战,并下令不擒刘黑闼不得回城。罗成性格高傲,不愿示弱,中了苏烈的诱敌之计,被引入淤泥河,陷入泥潭之中,动弹不得。最终,他被乱箭射死,年仅二十三岁。
罗成的死,令人扼腕叹息。他的一生,充满了辉煌和遗憾。他年少成名,武艺超群,却最终应誓而死,英年早逝。他的悲剧,既是性格使然,也是命运的捉弄。
**罗通:扫北英雄,盘肠大战**
罗通,罗成之子,自幼继承了越国公的爵位,更是深得李世民的宠爱,被收为御儿干殿下。
在唐朝的年轻将领中,罗通的武艺可谓首屈一指。北番犯境,唐太宗御驾亲征,却被困于木阳城。十二岁的罗通在教场上一展身手,击败了秦怀玉等一众小将,夺得了扫北二路元帅之职,率领大军前去救驾。
扫北途中,罗通展现了惊人的战斗力。白良关前,他一箭射死了铁雷银牙,震慑敌军;金麟川畔,他又枪挑铁雷金牙,势不可挡;木羊城下,罗通更是杀红了眼,他单人独骑杀透七道营盘,力杀四门,如入无人之境。这几场大战,充分展现了罗通超凡的武艺和过人的胆识,远胜秦叔宝、尉迟恭等老将,更让秦怀玉等小将望尘莫及。
然而,罗通的人生也并非一帆风顺。他曾经辜负了屠炉公主的一片痴心。屠炉公主,北番丞相屠封之女,也是北番狼主的义女,她身怀飞刀绝技,武艺高强。在白良关一战中,屠炉公主为了逼罗通与自己成亲,不惜射杀了罗通年仅九岁的兄弟罗仁,并将其乱刀剁成肉泥。
罗通悲痛欲绝,上前为兄弟报仇,却被屠炉公主的飞刀阵所伤。然而,屠炉公主对罗通一见钟情,不忍伤其性命,反而提出要与罗通结为夫妻。罗通虽然心中不愿,但为了救驾,也只得假意答应。屠炉公主为了防止罗通反悔,逼他立下了一个毒誓,若是他敢欺骗自己,就让他死在七八十岁老将的枪尖之下。
屠炉公主放过了罗通,并在罗通力杀四门时,再次出手相救,还斩杀了敌将祖车轮,为唐军立下了大功。
平定北番后,程咬金为屠炉公主和罗通做媒,希望促成这门亲事。罗通以屠炉公主杀害自己兄弟为由,坚决反对。然而,程咬金将此事禀告了李世民,李世民认为屠炉公主虽然杀了罗仁,但也多次救过罗通,功过相抵,更何况罗通已经答应了屠炉公主,应该信守承诺。罗通被众人逼迫,只得勉强答应下来。
然而,在洞房花烛之夜,罗通看到屠炉公主,又想起了惨死的兄弟罗仁,心中充满了仇恨。他大声喝骂屠炉公主不知羞耻,杀了自己兄弟,还妄想与自己成亲。屠炉公主遭受如此羞辱,心灰意冷之下,拔剑自刎而死。罗通却毫不在意,直接离开了洞房。
罗通的举动,激怒了李世民,差点被斩首。幸好程咬金再次出面求情,李世民才看在罗成只有这一个儿子的份上,饶过了罗通,但革去了他的爵位,并下令让他终身不得娶妻。
薛丁山征西之时,罗通再次被任命为先锋官。在界牌关前,罗通遇到了九十八岁的老将王不超。王不超虽然年事已高,但身强体壮,手中一杆丈八蛇矛重达一百二十斤,威力惊人。罗通与王不超激战多时,渐渐落入下风,最终被王不超一矛刺破肚子。罗通虽然身受重伤,却依然勇猛无比,他盘肠大战,奋力杀死了王不超。然而,他也因为伤势过重,失血过多而亡。
罗通的死,也应验了他当年对屠炉公主立下的誓言,死在了老将的枪尖之下。其实,当初李世民和程咬金就错了。罗家人本就性格高傲,他们却非要强逼少年罗通娶屠炉公主,这本身就注定了是一场悲剧。
**罗章:最后的光辉,撞死金殿**
罗章,罗通之子,承袭了越国公的爵位。当年因罗通逼死屠炉公主,李世民下令罗通不得娶妻。然而,罗成只有一脉单传,如果罗通无后,罗家将就此绝嗣。程咬金再次出面求情,最终让罗通娶了史大奈的女儿。史大奈的女儿生得丑陋,且患有疯癫之症。然而,奇怪的是,自从嫁给罗通后,她的容貌竟然逐渐变得齐整,与罗通相处也十分和睦,并生下了罗章。
由于罗通被革职在家,他便将全部的希望寄托在了儿子罗章身上,悉心传授他武艺。罗章也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他的武艺在新一代将领中也是佼佼者。在征西路上,罗章接替父亲成为先锋官,战樊梨花、斗杨藩,屡立战功,十分勇猛。最终,罗章也承袭了父亲的爵位,成为了越国公。
然而,罗章的结局也十分悲惨。薛刚踢死皇子一案爆发后,武则天临朝听政,下令要斩杀薛家满门。年老的罗章依然性格刚烈,他在朝堂上怒斥武则天,最终撞死于金殿之上,以死明志。
**四代悲歌,罗家将的宿命**
罗艺、罗成、罗通、罗章,罗家四代将领,每一位都身怀绝技,武艺超群,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然而,他们却都不得善终,最终都以悲剧收场。这究竟是命运的捉弄,还是性格的使然?
罗家将的故事,充满了传奇色彩,也充满了悲壮气息。他们的人生,如同流星一般,划过夜空,留下了短暂而耀眼的光芒,最终却归于沉寂。他们的故事,也警示着后人,性格决定命运,纵然拥有绝世武艺,如果不能拥有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也终将难逃悲剧的结局。
罗家将的传说,将永远流传下去,成为一段不朽的传奇,激励着后人不断前行。
来源:历史记录大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