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20至21日,第七届中国猪业科技大会暨中国畜牧兽医学会2025年学术年会在福建省福州市召开。
9月20至21日,第七届中国猪业科技大会暨中国畜牧兽医学会2025年学术年会在福建省福州市召开。
牧原首席财务官高曈出席并以《元点突破,科技引领——牧原食品在数智化和绿色转型方面的思考与行动》为题做主旨演讲。
核心观点
一
科技引领 向养猪强国迈进
我们今天的重要话题是:立足行业现状,从技术层面可以做哪些工作,来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下,牧原在数智化应用、绿色发展等方面是如何做的。
01 疾病防控 打造健康猪群
在非洲猪瘟的背景下,中国所有养猪行业的从业者对生猪相关的疾病防控都有了重新思考和学习。
在牧原,我们做了空气过滤猪舍。进风端的四层空气过滤,让猪舍内每一个栏位、每一个圈都有独立新风、独立空间,做到非洲猪瘟等重要疾病,在栏位和栏位之间不会轻易传播。在出风端进行灭菌除臭,切断病毒在猪舍之间的传播。
目前,牧原空气过滤猪舍病毒拦截率达到99.3%,灭菌除臭率达到99.9%,控制疾病通过空气、气溶胶途径传播。通过灭菌除臭系统,养猪场不会像大家传统认知里那样,排放臭气,影响生活,甚至可以作为一个空气净化器。
另外,通过智能饲喂系统,可以减少人猪之间的接触,防控疾病,还可以非常精准地对饲喂量、采食量进行测量,然后对照标准进行疾病预警,提升健康管理水平。
在水、料、气、人、车、物等多个领域,我们都要持续地做到更高的生物安全标准规范。
02 种养循环 绿色低碳发展
一个国家养猪产业的环保标准,几乎就代表了这个国家在畜牧行业的发展水平。
牧原高度重视环境责任,秉承“不转嫁成本、不遗留隐患、不推卸责任”的理念,建立“零排放、无隐患、无臭气、减雾霾、碳减排”环保五台阶目标。
一个养殖场就是一个循环经济体。牧原每一个养殖场,做养殖业务都要配套饲料厂,都要采购粮食。粮食经过饲料厂的加工生产,供养殖场内的猪群使用,而养殖场内产生的沼气,变成清洁能源,产生的猪粪尿,回用到周边的农田中,粪肥资源化利用率100%。在周边农田的收获季,我们持续地进行本地化采购,让粮食再次进入到循环的生产中来。
2024年,牧原通过种养循环、新能源开发利用等创新模式,实现温室气体减排价值529.14万吨CO2e,公斤猪肉碳排放量0.905kgCO2e,涵养的农田超过472万亩,减少化肥使用15.5万吨,助农减投增收13.53亿元。
03 智能化养猪 向养猪强国迈进
智能化养猪,会大大降低从业者的劳动强度,让人人可以成为兽医、成为养殖专家、解决猪群的疑难杂症。
牧原的智能巡检机器可以对猪舍环境、猪只体征多项指标数据进行采集、分析、处理。
这些指标都能够直接反映每一圈、每一栏的猪存在什么问题,饲养员不用整天待在猪舍,也可以知道猪群存在哪些健康问题,做到精准地识别和治疗。
现在中国养猪智能化的进展也获得了世界很多国家,甚至过去养猪比较先进的国家从业者的高度关注。我们也希望能够通过这样的方式,让中国从养猪大国走向养猪强国。
二
花平价的钱 吃高品质的猪肉
9月15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5年9·15“中国品质生活”晚会在总台央视财经频道正式播出。
牧原集团作为肉制品企业亮相晚会,董事长秦英林在现场向全国观众展示了牧原猪肉。
今年的9·15晚会上,有中国的新能源汽车,有中国的家电,有中国的奶业,同样也有中国的猪肉食品,猪肉在消费领域里面是重要的一类产品。
我们认为,消费者对于猪肉食品的期望和需求一直都是非常一致,那就是能够花平价的钱,吃高品质的猪肉,能够吃得放心、吃得开心,这也是我们对整个行业未来的展望。
三
共享创新成果 猪好人好行业好
过去30年的发展中,牧原在饲料、养猪、兽医、环保、屠宰等多个领域积累了诸多方案和产品,希望和周边的养殖场、优秀的从业者共享创新成果、共同发展。
未来,牧原将在生猪育种、智能装备、营养、兽医、平台化服务等多方面努力,希望实现的目标是:
猪好:猪易养,肉好吃。
人好:工作轻松,压力小,平衡商业竞争与价值创造,让创造价值更纯粹,让消费者和从业者的生活都更愉悦。
行业好:生产效率要持续提升,要向美国、欧洲等优秀的养殖场充分学习和迈进;智能化充分应用,实现全球范围内的智能化水平领先,生产绿色低碳,创造良好生态,可持续发展。
来源:畜牧圈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