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9月19日,白宫接连发布的两项行政令引发全球震动:特朗普政府正式推出“美国移民金卡”计划,同时将H-1B高科技工作签证年费暴涨至10万美元。这两项政策形成鲜明对比:一边是外国富豪可通过支付100万至500万美元快速获得居留权,另一边是技术移民面临费用
100万买居留权10万拒技工:特朗普移民新政的资本筛选实验。从技能到资本:特朗普移民新政如何重塑美国梦的准入规则
2025年9月19日,白宫接连发布的两项行政令引发全球震动:特朗普政府正式推出“美国移民金卡”计划,同时将H-1B高科技工作签证年费暴涨至10万美元。这两项政策形成鲜明对比:一边是外国富豪可通过支付100万至500万美元快速获得居留权,另一边是技术移民面临费用飙升100倍的准入壁垒。这种“冰火两重天”的政策组合,标志着美国移民体系正从“技能驱动”向“资本驱动”加速转型,也暴露了美国在财政困境下对移民政策的工具化改造。
“特朗普金卡”计划的推出历经半年预热。2025年2月首次宣布时,单人定价为500万美元,6月网站上线后调整为三级体系:个人支付100万美元可获永久居留权;企业赞助员工需缴纳200万美元,且资格可灵活转移;500万美元的“铂金卡”则额外享有非美国收入免税特权 。这一设计直接瞄准全球高净值人群,商务部长卢特尼克宣称首批8万张金卡将为财政部创收1000亿美元,特朗普更乐观预测最终可能带来5万亿美元收入以偿还国债 。
与需要投资具体项目并创造就业的EB-5签证不同,新金卡项目简化了核心要求:申请人无需创造就业岗位,只需通过背景审查证明资金合法性,6个月内即可获批永久绿卡 。这种“直接向政府买身份”的模式引发争议,美国移民律师协会主席Allen Orr指出,创设新签证类别属国会职权,特朗普绕过立法程序的做法涉嫌越权 。更具争议的是铂金卡的税务特权,允许持有者每年在美国停留270天却无需为海外收入缴税,这被批评为“为超级富豪量身定制的避税通道”。
就在金卡计划正式落地当天,H-1B签证的改革政策同步生效,将企业申请费从原来的数千美元骤增至每年10万美元。这一政策对依赖外籍人才的科技行业造成剧烈冲击:亚马逊、微软等巨头每年需为数千名员工额外支付数亿美元成本,而中小企业和初创公司更可能因此放弃海外招聘 。政策生效前24小时内,大量身在海外的H-1B持有者紧急抢购返美机票,上海至洛杉矶的直飞航班票价半小时内暴涨4.5倍并迅速售罄。
特朗普政府为两项政策辩护称,此举旨在“确保美国引进真正不可替代的顶尖人才”。商务部长卢特尼克强调,高额费用将迫使企业“认真评估每位外籍员工的价值”,同时金卡计划能吸引“不会抢占本土就业机会的卓越人才” 。这种说辞掩盖了政策背后的财政动机——美国2024财年预算赤字高达1.83万亿美元,联邦债务突破36万亿美元,移民政策成为缓解财政压力的应急工具 。
两项政策的叠加效应正在重塑美国移民格局。数据显示,印度占H-1B签证获批名额的71%,中国占11.7%,这些群体成为费用上涨的主要受害者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金卡网站上线一周内已有近七万人排队申请,亚洲高净值人群咨询量激增 。这种分化被批评为“移民贵族化”,美国全国公共广播电台直言金卡计划本质是“面向富人的绿卡”,而凯托学会专家警告政策可能引发企业界的法律挑战 。
政策的长远影响更值得警惕。风投公司Menlo Ventures合伙人Deedy Das指出,H-1B费用暴涨将削弱美国对全球技术人才的吸引力,长期可能丧失创新优势。而投行分析显示,移民限制可能使美国年度移民人数从300万降至2026年的50万,GDP增速随之放缓至1%-1.5% 。与此同时,金卡计划可能推高纽约、洛杉矶等城市的高端房地产价格,进一步加剧社会财富分化。
从更广阔的视角看,特朗普的移民新政标志着美国移民哲学的根本转向。自1990年H-1B签证和EB-5计划设立以来,美国虽对移民设置门槛,但始终保留着基于技能和潜力的上升通道。如今,10万美元的签证费和100万美元的居留权定价,将移民资格明码标价,实质是以财富标准重构美国梦的准入规则 。这种转变不仅引发法律争议,更在道德层面拷问:当居留权成为奢侈品,美国还能自称“机会之地”吗?
政策实施的不确定性依然存在。法律专家指出,H-1B费用调整和金卡计划可能因越权而被法院叫停,而2026年后EB-5计划的命运也取决于国会博弈 。但无论最终结果如何,特朗普政府已用行政令在移民政策上刻下深深的资本烙印,这种影响将在未来数年持续发酵,重塑美国与全球人才、资本的互动模式。当“美国梦”开始明码标价,其象征意义的崩塌或许比政策本身的影响更为深远。
来源:妙语启智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