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北大图书馆延伸出来的梦——邓铭君物理类631分考取湖南大学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21 16:17 1

摘要:那是一个蝉鸣如织的夏日,我作为高一学生随正源母校奔赴北京励志行。当脚步踏入北大图书馆的刹那,喧嚣被书香悄然吞噬,连呼吸都变得虔诚。抬眼望去,书架如林,层层叠叠向天际伸展,每一册书都似沉睡的思想,静候着觉醒的刹那。而穿梭于书海间的身影,却让这份静谧有了生命——北

那是一个蝉鸣如织的夏日,我作为高一学生随正源母校奔赴北京励志行。当脚步踏入北大图书馆的刹那,喧嚣被书香悄然吞噬,连呼吸都变得虔诚。抬眼望去,书架如林,层层叠叠向天际伸展,每一册书都似沉睡的思想,静候着觉醒的刹那。而穿梭于书海间的身影,却让这份静谧有了生命——北大学子们伏案疾书,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像春蚕啃食桑叶,又像时光在书页间刻下深深足迹。

一位学长倚窗而读,阳光穿过玻璃为他镀上金边,汗珠沿着额角滑落,在光线下折射出晶莹的执着。他手中的笔如疾风般在纸上驰骋,字迹如藤蔓般蔓延生长,专注的神情仿佛让整个宇宙都凝缩于眼前的书本。那一刻,我忽然懂得:未名湖的柔波与博雅塔的倩影,不过是无数个日夜埋首书卷的倒影。那些令人神往的风景背后,是无数人用青春与汗水浇灌出的璀璨星光。

归途上,学长伏案的身影在我心中烙下灼热的印记,更让我联想到了自己——我在正源母校求学7载,期间成绩起起伏伏,曾有过名列前茅,也曾有过倒数第一。因此我迷茫,迷茫前路何寻;为此我焦虑,焦虑长夜漫漫。我是否能在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高考战斗中坚持到最后?我是否能在两年后的高考检验中一举夺魁,成就我的梦想?然而,自北大图书馆出来的那一刻起,我的心坚定了,我的思绪沉淀了,我的笔平稳了。只因我懂得:一时的起伏并不可怕,因焦虑而停滞不前才最为可怕!

回校后,我以北大图书馆的灯光为灯塔,在属于自己的书山学海中奋力前行。晨光熹微时,我的诵读声与朝霞相伴;夜深人静时,台灯下的剪影与星辰对望。当高考放榜之日,我以631分的成绩考入湖南大学,虽未能踏入燕园,但北大图书馆里点燃的那簇火苗,已在我心中筑成一座不灭的灯塔。

那日的相遇,不仅让我窥见了奋斗的真谛,更让我明白:梦想从来不是缥缈的云端幻影,而是从仰望殿堂的那一刻起,便以脚步为针、以汗水为线,在现实中一针一线绣出的锦绣前程。北大图书馆的夏日一瞬,早已化作灵魂深处永不熄灭的烛火——它照亮前路,也让我坚信:只要步履不停,终有一天能触摸到梦想的温度。

那方书海,不仅是我梦想的起点,更是我生命行囊中取之不竭的星辰。从此,无论行至何方,只要仰望星空,总能看见那日图书馆的窗棂间,有一缕光穿透时空,照亮我前行的方向,提醒我: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邓铭君

正源学校北京励志行,独特且意义深远。

城北小学成绩中等偏上的邓铭君,准初一进入正源,英语老师贺月娥担任班主任。在邓铭君的记忆里,Miss贺手持戒尺、眼中有光、心里有爱,班上的同窗好友皆是心存敬畏、不丢信仰。

盲目的鼓励和宽容,只能培育出温室的花朵。好的教育,必然是宽严相济、奖惩分明的;好的老师,必然是管教同步、严慈同体的。贺老师独特的教育方式,把孩子们的凝聚力提升了一层又一层。

“我们班的集体荣誉感特别强,无论是学习还是其他”,邓铭君浅笑,向记者娓娓道来:我们班文化成绩一直处于前列,体育艺术节400米接力赛、铅球都是第一名,合唱比赛年级特等奖,远足总是走在年级最后,返校时刻却总是整齐划一……

邓铭君:初中印象深刻的事情 班级凝聚力强

进入高中的邓铭君学习成绩一直处于班级前列,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北京励志行,随着励志队伍从韶山一路向北,满眼充满新奇和憧憬。火车上邓铭君和同学们一起看书写作业,天坛公园里感受古建筑的独特之美,长城上触摸着历史的厚重,奥运村里体验现代建筑的魅力,故宫里的建筑群无不彰显帝王之气,圆明园里学长倾心而谈使得邓铭君心潮澎湃。七天的行程满满当当,收获丰盈。

最让他触动心弦的还是北大图书馆。

“我习惯了写日记,平时都是写几十个字记录一下身边发生的事情,北大图书馆我写了300个字”,邓铭君用数字诠释了那次经历的特殊性。

在日记里,邓铭君详细描述了所见到的北大图书馆的情形:很多人但是很安静。因为是开放日,很多家长都带着孩子在参观,有人拿手机拍照,有人现场开启“教育课堂”,但图书馆里自习的学生们似乎进入了无人之境,专注于眼前的书本。“我当时想,都考到北大来了,还这么努力,太神奇了!”邓铭君满脸疑惑地看着记者。

邓铭君:谈北京励志行对之后的学习产生的激励作用

因为觉得神奇,现有的学习环境更是显得弥足珍贵。

回到耒阳,邓铭君兴致勃勃地把所见所闻分享给父母。爸爸邓向兵内心欢喜,儿子的此次北京励志行虽是自费,但真真切切做到了远程励志,行在脚下。

邓铭君父母:谈北京励志行对孩子的积极影响

回到课堂,邓铭君横下一条心,怎么也要考到北京去!剑已佩妥,学校也是江湖;酒尚余温,人生没有退路。

可分班后的第一次考试,扎扎实实给了邓铭君一记耳光。高一上学期末转入283班,下学期第一次考试,邓铭君以倒数第一的成绩出现在老师和同学们面前,因为数学只考了60分还被室友嘲笑拖了后腿。“我平时数学都是120分以上,把我考懵了”,邓铭君第一次感受到转班后带来的压力,自我安慰:没事,加油再来。

第二次考试还是倒数第一!这事搁谁都受不了。

别人考100分是因为试卷只有100分,你考99分是因为你只能考99分。这个梗照进了邓铭君的现实。年级主任曾晓辉老师的班级明显很不一般。邓铭君感觉自己就像温室里的花朵,经不起风吹日晒。原来的班级前十,现在倒成了拖后腿的“困难户”。

与其说是写日记总结失败原因,不如直截了当地说,是写了500字的自我检讨书。

“我总结为寒假没有用心学习,数学没有融会贯通,原来是一个人闭门造车,不会的题就不会,以后要问老师,搞懂才行。”邓铭君对着镜子,一条条篆刻着成败得失。

数学刘老师,物理曾老师、王老师、吴老师……各科老师的办公室逐渐有了邓铭君的身影。慢慢地,邓铭君的成绩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最后可以稳定在班级中等水平。

高考结束,曾晓辉主任带的班级38人,600分以上37人,被称为“最牛班级”。邓铭君以631分的优异成绩被湖南大学录取。

“你为什么选择电子科技专业?”记者看着邓铭君寻求答案。

“薪资高、待遇好,以后好找工作。”邓铭君毫不掩饰地解释自己的选择,“我还想在大学里面选修第二专业,自动化。”妈妈黄秋霞对于儿子的抉择和理想,掩饰不住自己的兴奋。

邓铭 君631分考取湖南大学

邓铭 君:进入大学后的规划

回首这段旅程,从北大图书馆的那一缕光,到湖南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每一步都是对自我超越的见证。梦想或许会调整方向,但奋斗的初心永不改变。未来的路,邓铭君将继续携着北大图书馆里的那束光,在科技的海洋中扬帆远航,让人工智能不仅成为专业的选择,更是贡献社会、书写新时代的方式。心有所信,方能行远;梦有所驻,终将璀璨。

邓铭君父母:对孩子的录取结果表示满意

邓铭君父母:对孩子的期待与祝福

免责声明:本平台按耒阳社区及各网站网帖推送的任何图文言论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来源:小王课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