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烟花秀”事件,央媒相继发声批评!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21 15:55 1

摘要:烟花散尽,却点燃了舆论质疑:这番出人意料的操作,会否破坏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会否惊扰当地的动植物生长?一旦造成伤害,该如何修复?艺术表达的边界在哪里?以艺术为名的品牌营销活动,该如何规范?

转自:大众新闻-大众日报

9月21日,针对“烟花秀”事件,人民日报、新华社等媒体先后刊发相关评论文章。

人民微评:烟花散去不能仅留下道歉

近日,一场由某户外品牌赞助的“烟花秀”,在西藏喜马拉雅山脉江孜热龙地区燃放,引发争议。

烟花散尽,却点燃了舆论质疑:这番出人意料的操作,会否破坏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会否惊扰当地的动植物生长?一旦造成伤害,该如何修复?艺术表达的边界在哪里?以艺术为名的品牌营销活动,该如何规范?

目前,涉事品牌与艺术家均已公开致歉。当地相关部门也表示,已成立调查组赶赴现场核查。我们期待后续调查能够回应公众提出的疑问:当初如何审批,有无进行科学评估?调查应全面评估生态影响,给大家一个有说服力的说法。

环保与艺术并不对立,完全可以相得益彰,关键是要有合适的尺度和规范。真正的艺术,应当尊崇真善美,敬畏自然,抚慰人心,而不可伤害自然界。而商业化的参与,更应有规矩和界限,倡导正向善意的价值,不可只图哗众取宠。烟花散去,留下的不能仅是道歉,更应是保护生态的行动。

新华视评:致敬自然 无需烟花证明

近日,在位于世界屋脊的喜马拉雅山区,某户外运动品牌企业联合艺术家以“敬畏自然”的名义开展了一场烟花秀,引发巨大争议。当一片片烟花于轰鸣声中从山脊间升起,炸开的不仅是彩色烟雾,更是商业逻辑与生态伦理的激烈碰撞。这场争议暴露出的深层次矛盾,值得全社会共同反思:我们是否需要这种烟花秀来“致敬自然”?

真正的敬畏,从不是在人间净土搞行为艺术,而是学会在自然面前保持谦卑和沉默。

中新网评始祖鸟蔡国强烟花秀:不能一边吃户外的饭,一边砸大自然的碗

在网友持续不断的质疑与批评声中,9月21日,高端户外品牌始祖鸟与国际知名艺术家蔡国强终于就其于喜马拉雅山脉燃放的烟花作品《升龙》公开道歉。同日,日喀则市委、市政府宣布成立调查组赶赴现场核查,并表示将依法依规处理后续事宜。

始祖鸟发布的致歉信蔡国强的致歉声明

这场最初被包装为“致敬自然”的高海拔艺术行为,最终以删帖、道歉和调查收场,其背后所折射出的商业傲慢与生态短视,为所有试图将自然当作镀金背景板的企业与个人敲响了警钟。

事情还要从9月19日说起。在西藏日喀则江孜县东部、平均海拔超过4600米的喜马拉雅高海拔区域,一场名为《升龙》的烟花秀燃放。公开影像显示,烟花沿山脊线逐次点燃,巨响打破了高原的亘古宁静,圣洁的山脉被五彩烟雾笼罩。

烟花秀现场图

这一艺术行为迅速引发外界大量质疑:

“有没有想过对当地的动植物,对喜马拉雅山的生态造成多大的影响?”

“这难道不会严重污染环境吗?”

“一边标榜‘无痕山林’(Leave No Trace),一边在高原放烟花——始祖鸟的‘敬畏自然’难道只是文案?”

面对汹涌舆情,品牌方最初坚称该活动旨在“探索高山、传播在地文化”,并强调采用“环保材料”。蔡国强团队也发声称烟花材料符合环保标准。然而,双方均未提供具体生态影响评估数据,也未回应爆破对高原野生动植物的具体影响。这种回避实质问题的态度,直至舆论近乎一边倒批评后才转变为公开道歉。

艺术的真谛在于构建与重塑,而非破坏。蔡国强这场名为“升龙”、标榜“吉祥”与“生生不息”的烟花秀,实则是对大自然“生生不息”最无情的破坏。

同样颇具讽刺意味的是,在始祖鸟的官方网站上,品牌不吝笔墨地强调其环保承诺,更是提出“没有气候正义,就无法实现全球平等”的宏大论述。

始祖鸟官网反复强调品牌对环保的重视。

作为一个以户外精神立身的商业品牌,始祖鸟近年业绩斐然。据其母公司亚玛芬体育2024年报,始祖鸟年收入大涨36%,突破了20亿美元,俨然成为户外市场的高端标杆。在品牌的不断营销之下,始祖鸟被捧上“神坛”,不仅成为“户外装备中产三宝”之一,还曾一度“一鸟难求”,就连衣服的吊牌都被炒到了300元。

然而商业上的成功,并不能掩盖企业社会责任与价值观之间的断裂。始祖鸟表面上推崇“无痕山林”,却把自然视为表演舞台,试图用所谓的艺术来为品牌增加价值,显然忘记了初心。

这一次的烟花事件,不仅点燃了高原山脊,也点燃了公众对伪户外、伪环保行为的警觉。大自然不是品牌的背景板,不是谁的秀场。户外品牌和艺术家们若真正尊重自然,就应在所有行动中贯彻“无痕山林”原则,拒绝任何形式的环境表演主义。

生态红线不容逾越。既然选择吃户外的饭,更要护自然的碗。

来源:新浪财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