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贝回复了!这场预制菜之争终于盖棺定论!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21 12:52 2

摘要:2025年9月10日,企业家罗永浩在微博上发了一句吐槽,本来是一个作为普通消费者的个人情感抒发,没想到被西贝创始人贾国龙送上了风口浪尖。

“好久没吃西贝了,今天下飞机跟同事吃了一顿,发现几乎全都是预制菜,还那么贵,实在是太恶心了。”

2025年9月10日,企业家罗永浩在微博上发了一句吐槽,本来是一个作为普通消费者的个人情感抒发,没想到被西贝创始人贾国龙送上了风口浪尖。

贾总特意连夜回京应对,召开新闻发布会坚决否认:“这件事对于西贝的商誉有很大影响”、“一定会起诉他”。

于是乎,一场论战就此拉开。

罗永浩在微博表达了对西贝几乎全部是预制菜的不满后,还多次强调“菜量很小”。他不仅向网友征集西贝使用预制菜的内幕信息,更希望推动国家立法强制餐馆注明是否使用预制菜。

西贝方面反应迅速而强硬。9月12日,西贝官方发布《西贝全体伙伴致顾客的一封信》,公开了罗永浩所点13道菜的制作流程。

西贝表示这些描述均基于门店真实的现场加工行为,并强调罗永浩的言行“缺乏基本的事实依据”,贾总解释:“西贝确实有中央厨房进行预加工,但配送到门店的是原料而非成品。例如,羊排会切割成标准形状,但这并不属于预制菜。”

显然,消费者与行业对预制菜的认知存在显著差异。

多位消费者表示,中央厨房提前切好原料不算预制菜,但如果是预先加工过的熟制或半熟食品,仅在门店进行最后一步操作,就算是预制菜。

尽管西贝坚称自己不符合预制菜的“技术定义”,但消费者并不买账,短短一周内,西贝口碑大翻车。

事实上,消费者拒绝买单的不是预制菜,是价值与价格的错位。

近几年,预制菜产业的发展呈增长趋势,大众接受度越来越高,甚至部分不会做饭的年轻人将之视为“救命稻草”。

要说消费者反感预制菜吗,其实并不,但是让人难以接受的是西贝用着预制的材料,卖出了高昂的价格。

西贝曾因价格贵多次被网友“送上热搜”,而贾国龙则称“西贝贵”是近些年中国餐饮业最大的冤案,强调西贝对品质的重视导致原材料成本高,“一分钱一分货”。

而在罗永浩直播中展示的媒体拍摄素材显示,西贝后厨使用的多种食材保质期长达9-24个月。

他以一款海鲈鱼为例指出,其配料中含有三聚磷酸钠、六偏磷酸钠等多种复配水分保持剂,保质期长达18个月。罗永浩质疑:“虽然这条鱼到店时是生的,但经过添加剂的长期腌制保存,已非消费者所理解的‘鲜鱼’。”

这难道就是贾总所说的品质吗?

消费者已经在心中打上了一个大大的问号。

事件愈演愈烈,终于在9月15日,西贝通过官方微博发布致歉信,表示:“深刻意识到西贝的生产工艺与顾客的期望有较大差异,没有满足广大顾客的需求与期待。”

所有使用大豆油烹调的菜品调整为使用非转基因大豆油;

猪排烩酸菜中的猪排半成品调整为生排骨在门店现炒;

手撕椒麻鸡调整为生鸡在门店现煮。

西贝还承诺“在保证食品安全和库存周转的前提下,尽量缩短保质期”,并表示这些调整将在2025年10月1日前在全国门店完成。

这场风波推动了对预制菜标准化的迫切需求。据报道,由国家卫健委主导的《预制菜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草案近日通过专家审查,即将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对于预制菜“身份”将有统一说法,餐饮门店是否使用、如何使用预制菜,也将首次纳入强制信息披露范畴。这在业内看来,是未来餐饮生态更深变化的起点。

餐饮业的透明化时代正在到来。

来源:肖博聊数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