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公元7世纪末的唐朝,武则天以女性之姿登上权力巅峰,这一时期政治风云变幻,酷吏横行,来俊臣便是其中最为臭名昭著的一位。他以残忍和狡诈著称,发明了诸多令人胆寒的刑讯手段,制造了无数冤假错案。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权倾一时的酷吏,最终却落得个被处死的下场,他究竟是因为
在公元7世纪末的唐朝,武则天以女性之姿登上权力巅峰,这一时期政治风云变幻,酷吏横行,来俊臣便是其中最为臭名昭著的一位。他以残忍和狡诈著称,发明了诸多令人胆寒的刑讯手段,制造了无数冤假错案。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权倾一时的酷吏,最终却落得个被处死的下场,他究竟是因为何事得罪了武则天呢?
来俊臣的崛起与武则天的政治需求
公元684年,武则天临朝称制,面临着李唐宗室和旧臣的强烈反对。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打击异己势力,她开始重用酷吏,来俊臣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登上历史舞台。来俊臣出身低微,却深谙武则天的心思,他凭借着告密和罗织罪名的手段,迅速得到武则天的赏识。来俊臣善于迎合武则天的政治需求,对那些可能威胁到她统治的人进行无情打击。他曾炮制了一系列针对李唐宗室的案件,将许多王爷和大臣诬陷致死。公元690年,武则天称帝,改国号为周,来俊臣在这一过程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他通过制造恐怖气氛,让朝廷上下人人自危,不敢轻易反对武则天的统治。
来俊臣的疯狂与权力的膨胀
随着权力的不断扩大,来俊臣的野心也日益膨胀。他不再满足于仅仅充当武则天的打手,开始将矛头指向朝中的其他大臣,甚至连武则天的亲信也不放过。公元693年,来俊臣诬告狄仁杰等大臣谋反,将他们下狱。狄仁杰巧妙应对,才得以保住性命。来俊臣还肆意搜刮民财,抢夺他人的妻女。他的府邸奢华无比,家中养着众多的姬妾。他的行为引起了朝廷内外的公愤,但由于武则天的庇护,没有人敢轻易弹劾他。来俊臣的疯狂行为逐渐超出了武则天的控制范围,他开始成为一个不稳定的因素。
得罪武则天的导火索:试图扳倒武氏家族
公元697年,来俊臣做出了一个致命的决定,他试图扳倒武氏家族。武氏家族是武则天称帝的重要支持力量,武则天对他们极为信任和庇护。来俊臣却认为自己已经掌握了足够的权力,可以挑战武氏家族的地位。他罗织罪名,诬陷武三思、武承嗣等武氏子弟谋反。这一行为彻底触怒了武则天。武则天虽然重用酷吏,但她始终将武氏家族视为自己的根基,来俊臣的举动无疑是在挑战她的底线。武氏家族得知此事后,也联合起来反击来俊臣。他们向武则天哭诉,称来俊臣是在故意陷害他们,企图扰乱朝廷。
政治平衡的打破与来俊臣的覆灭
武则天是一位极具政治智慧的统治者,她重用酷吏是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但她也不会让酷吏的权力过度膨胀,以免威胁到自己的地位。来俊臣试图扳倒武氏家族的行为,打破了朝廷的政治平衡。一方面,武氏家族是武则天的亲族,他们在朝廷中拥有强大的势力和广泛的人脉。如果来俊臣成功扳倒武氏家族,必然会引起朝廷的动荡,这是武则天不愿意看到的。另一方面,来俊臣的行为也引起了其他大臣的不满,他们担心来俊臣会继续滥用权力,威胁到自己的生命和利益。
在武氏家族和其他大臣的联合弹劾下,武则天最终决定处死来俊臣。公元697年6月,来俊臣被斩首于洛阳西市。他的死引起了洛阳城的一片欢呼,百姓们纷纷拍手称快。来俊臣的尸体被扔在街头,人们争着去割他的肉,以泄心头之恨。来俊臣之死的启示
来俊臣的覆灭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启示。首先,权力是一把双刃剑,它可以让人走向辉煌,也可以让人陷入深渊。来俊臣在权力的诱惑下,逐渐迷失了自我,变得疯狂和贪婪,最终导致了自己的灭亡。
武则天重用酷吏是为了打破旧有的政治格局,但她也需要维持朝廷的政治平衡。来俊臣试图打破这种平衡,最终遭到了武则天的抛弃。
来源:辽宁胖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