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那深宅大院之中,金银堆积处,竟藏着一只专噬守财奴性命的可怕鬼魅。
上回说到钟天师智擒酒糟鬼,断了那害人的酒中邪祟。
今日且说另一桩奇事——钱财虽好,切莫贪心。
那深宅大院之中,金银堆积处,竟藏着一只专噬守财奴性命的可怕鬼魅。
此鬼不偷不抢,专找那爱财如命之徒,其手段之刁钻,令人防不胜防。
更奇的是,这鬼物竟与钱财有着不解之缘,每每害人前必先以财宝诱之。
且看钟天师如何识破这铜钱中的邪祟,解救沉迷钱眼的迷途之人。
【鬼名由来】铜钱为躯,贪念为魂
此鬼唤作"守财鬼",并非寻常精怪。
传说乃是古时一个爱财如命、为守家财饿死库房的老财主所化。
其魂魄与积攒的铜钱融为一体,对金银又爱又恨。
这老财主生前吝啬成性,宁可饿死也舍不得花费一文钱,最终抱着一箱金银活活饿死在库房中。
死后怨念不散,附在铜钱之上,成了这般模样。
它痴迷钱财,却又憎恨一切守财之人,终年流连富户库房,专寻那爱财如命之徒下手。
【鬼魅形貌】铜钱覆体,金光刺目
其形貌甚是骇人——通体由无数铜钱组成,钱眼处闪着幽幽绿光,浑身散发着铜臭与腐朽之味。
仔细看去,它的身体还在不停蠕动,仿佛无数铜钱在流动一般。
身形佝偻如虾,四肢却是金光闪闪。面目模糊不清,唯有一双眼睛从钱孔中透出贪婪的目光。
所到之处,地面会掉落铜钱,空气中弥漫着令人窒息的金属气味。
若是靠近细看,还能看见它身上不时冒出几个铜钱,如同泉水般涌出。
【栖身之所】藏身钱柜,潜伏库房
此鬼最喜藏身于富户的银库之中。
厚重的钱箱、阴暗的库房、堆积如山的金银财宝,都是它的巢穴。
它尤其偏爱那些世代经商的大户人家,因为那里的钱财最为丰厚,便于它隐藏身形。
每逢夜深人静,它便从钱柜中爬出,循着铜钱声寻找目标。
有时甚至会化身成一串铜钱,静待守财奴上钩。
有些库房管家还以为这是财神显灵,殊不知灾祸已然临头。
【恶行恶状】诱人敛财,夺魂取命
其害人手段极为刁钻,先是暗中在钱财上施咒,让人见之欲罢不能,越攒越贪。
这咒语会使钱财显得更加耀眼,让人不知不觉就贪心不足。
待目标沉迷数钱之时,便现身接近,以那双金光闪闪的手按住守财奴头颅,将其魂魄如同铜钱般从七窍中吸出,存入自身钱眼之中。
被害者外表看似猝死,实已魂飞魄散。
更可怕的是,它专挑那些善于理财之人下手,似是嫉妒他人能积累财富。
【苦主遭难】富商夜半暴毙银库
城中首富李员外近日暴毙于自家银库,死状诡异——双手紧握金元宝,面带满足笑容,却无脉搏心跳。
更奇的是,他临终前还喃喃自语"发财了!发财了!"。
家中接连三个管库房的伙计也都相继猝死,死时都是数钱的动作。
坊间流传是冲撞了财神爷,遭了报应。
其实这李员外白手起家,最擅经营之道,谁知竟因贪财招来杀身之祸。
家人只道是劳累过度,却不知其中另有蹊跷。
【天师出手】闻铜臭识妖,循迹而至
钟馗巡至城中,忽闻空气中铜臭虽浓,却夹杂着一丝若有若无的腐尸气味。
他眉峰一皱,暗道:这钱味之中暗藏死气,必有妖物作祟!
当下循着气味来到李府,但见府中正在办丧事,却有一团黑气盘踞在银库深处。
天师也不声张,假作吊唁宾客,细察银库动向。
果然发现库中钱财暗藏妖气,触之令人心神恍惚。
他当即运起神通,双目如电,看穿了银库中的诡异。
【捉鬼过程】钱柜捉鬼,现出原形
至三更时分,众人散去。忽见一铜钱柜微微晃动,从中爬出那守财鬼来。
它蹒跚至一箱金银前,正要施法,却听一声霹雳大喝:孽障!安敢害人!
钟馗一剑劈开钱柜,但见柜中竟满是白骨!那鬼见事败,欲化铜钱遁走。
钟馗早有准备,祭出缚妖索,大喝:"收!"顿时金光万道,将那鬼牢牢捆住。
那鬼在缚妖索中现出原形,发出凄厉的惨叫,浑身铜钱四溅,恶臭扑鼻。
【结局收场】真火炼魔,还库清明
那鬼在金光中现出原形,竟是一堆蠕动的铜钱,哀嚎求饶:天师饶命!我只取贪财之人性命...
钟馗怒斥:痴儿!他人贪财自有果报,岂容你私刑害命!你本是个中好手,若能以生财之术行善,何至如此下场!
遂念动真言,引出三昧真火,将那鬼连同害人的钱柜一同炼化。
只见火光冲天,铜钱熔化,那鬼在火中化作飞灰。
自此,李府再无怪事发生,人们对待钱财也知取之有道。
钱财本无过,贪心乃自招。守财鬼之事,岂非给天下爱财之人一记警钟?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若是贪得无厌,难免招来祸患。
这守财鬼生前也是个理财好手,最终却因贪财落得如此下场,令人唏嘘。
不知各位看官对此有何高见?您觉得取财之度当如何把握?可曾在钱财上有过什么深刻的感悟?欢迎在评论区畅所欲言。
#神话故事# #钟馗捉鬼# #守财鬼# #民间传说# #贪财害己#
来源:碧玉田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