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靠一个平台,从小店做到年销千万,成了常熟服装城的传奇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20 20:53 3

摘要:2008年,陈晨带着5万元积蓄,在常熟服装城租下了一个15平方米的小铺,靠卖衣服批发生意为生。那时候凌晨4点骑三轮车进货、500块租金都交不起,是常态。真正的转折发生在2021年。

清晨五点半,江苏常熟,一个服装批发市场边角的小铺子悄悄拉起卷帘门,陈晨和他的三人团队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没人会想到,这个看似不起眼的小商户,已经完成了超过1000万元的外贸出口额,客户遍布18个国家。

陈晨的故事,是无数小微企业在数字化浪潮中“逆袭”的缩影。他靠的不是背景、不是资本,而是一个名叫“市采通”的平台。

2008年,陈晨带着5万元积蓄,在常熟服装城租下了一个15平方米的小铺,靠卖衣服批发生意为生。那时候凌晨4点骑三轮车进货、500块租金都交不起,是常态。真正的转折发生在2021年。

那年,市场行情不好,陈晨的生意一度陷入低谷。就在他犹豫要不要“转行”时,当地街道工作人员向他推荐了“市采通”——一个专为小微商户打造的跨境贸易平台。起初他并不相信,觉得外贸离自己太远。但生意太难做,他决定“死马当活马医”,注册了账号。

第一单来自马来西亚,200件T恤,金额不过5000元。尽管不大,却让他彻夜难眠。报关、结汇、信用证,他一概不懂。平台专员从头教他:商品怎么上传、文件怎么准备、客户怎么沟通。那笔订单磕磕绊绊,货物还一度卡在港口,但最终顺利出运。当外汇打到账上时,他第一次真正相信:自己也能做外贸。

真正的爆发是在2023年。这一年,他通过“市采通”实现了超1000万元的出口额,客户遍布东南亚、中东、非洲等12个国家。背后的关键,是他开始拥抱数字化。

在平台建议下,他用上了智能管理系统,订单、物流、付款全程可视,告别了手写笔记本的混乱。更意外的是,平台还提供了跨境直播服务。2023年6月,陈晨第一次出镜直播,两小时带来50万元订单。从此,直播成了他拓展客户的新利器。

当然,这一路也并非一帆风顺。2024年初,原材料暴涨、海运费翻倍、汇率剧烈波动,利润骤减甚至亏本。最难时他也动过放弃的念头。平台再次出手,帮他分析市场、调整产品结构、引入汇率避险工具。他顺势切入工装定制市场,逐步建立起稳定供应链,摆脱了低附加值的价格战。

2025年,新的政策变动又带来挑战。国家税务总局第17号公告出台,封堵了“买单出口”的灰色操作,不少同行慌了。他却早已实现合规经营,顺利过渡。

如今,陈晨的服饰商行客户稳定、订单不断,年出口额冲击更高目标。他每天依旧亲自查货,开始学英语,只为能更直接沟通海外客户。下一个目标——中东市场,已经在路上。

陈晨的成功不是偶然。在一个数字化与政策红利叠加的时代,小人物也有了走向全球的通道。“市采通”这样的平台,不只是工具,更像是小微商户的“外贸教练”和“防风伞”。

常熟服装城有近7万家个体户,每一个陈晨,或许都在等待一个机会。从骑三轮车进货,到跨境直播带货,这背后,是数字中国最真实的注脚。

来源:小何说历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