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届前,这些“小动作”不要有!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20 00:33 3

摘要:越是临近村(社区)“两委”换届,基层就越像一锅快要烧开的水,表面平静,底下却暗流涌动。各类传言、各种小动作也跟着冒出来。换届是基层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关系到今后几年村子的发展走向,也关系到每家每户的切身利益。越是这个时候,越得稳住神、守住心,该讲的规矩一条都

越是临近村(社区)“两委”换届,基层就越像一锅快要烧开的水,表面平静,底下却暗流涌动。各类传言、各种小动作也跟着冒出来。换届是基层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关系到今后几年村子的发展走向,也关系到每家每户的切身利益。越是这个时候,越得稳住神、守住心,该讲的规矩一条都不能破,一些不该有的“小动作”,真的不能有。

互相“拆台”,诋毁别人抬高自己

这种现象最常见,往往发生在有竞争关系的干部之间。比方说,老支书年纪到了要退,剩下的几位支委都想争取这个位置。个别人就开始动歪心思,不是靠实绩说话,而是在领导面前、在群众当中故意贬低对方,甚至公开场合也毫不避讳,说人家“能力不行”“人品不好”,目的就是要让对方失去组织和群众的信任。

这种做法,说穿了就是私心作祟、权力冲动,根本不是真正为村里着想。结果呢?不光伤感情、坏风气,还会严重损害班子的公信力,让群众觉得“你们这些人不过是为了争权夺利”。换届选举一旦失去公正,今后谁还愿意真心实意跟着干部干?

借机报复,故意“拉人下水”

有些干部在平时工作中结下了“梁子”,一到换届就有人跳出来找他“算旧账”。比如某村有个别家族势力较大的村民,因为之前村干部没把项目给他做,就一直怀恨在心。等到换届,他就到处收集所谓的“黑料”,不断向上反映,甚至放话“绝不让他选上”。

这种风气一旦蔓延,后果很严重。一些踏实干事、敢于担当的干部,仅仅因为坚持原则“得罪了人”,就可能被恶意中伤,甚至吓得不敢参选。最后吃亏的是谁?还是全体村民。

提前“铺路”,培植“自己人”

个别即将退下来的老干部,心里打着“退位不退势”的小算盘,提前在村里物色所谓“合适人选”,拼命向组织推荐、向群众说情,安排他们参与村务,为选举铺路。

不是说不能推荐人才,但得出于公心。如果只为自己将来还能“说得上话”,那推荐上来的人,将来办事会不会也只顾着小圈子的利益?村干部是为全体村民服务的,不是哪个人的“代理人”。这种私相授受的做法,会破坏公平公正的选人机制,最终损害的是全村人的利益。

拉帮结派,冒充“为组织分忧”

还有一些地方宗族势力、甚至恶势力也想趁换届插一脚。他们有时会逼迫老干部、“有威望”的人出面,美其名曰“向组织推荐优秀人才”,实际上早把谁上谁下安排好了,还想用威胁利诱的方式逼党委政府点头。

我们一定要清醒:基层党组织绝不是任何势力的“橡皮图章”。一旦让这些人得逞,基层政权就会变味,村委就容易成了“村霸”的保护伞。对这类行为,必须坚决抵制、严肃查处,绝不能允许黑恶势力渗透进基层组织。

散布谣言,搅乱人心

最恶劣的就是那些无中生有、到处传谣的人。比如明明只是正常物色年轻后备干部,就有人散播“全村都要换完”“老干部一个不留”这种谣言,搞得人心惶惶,干部没心思工作,群众也来回打听,整个村子氛围紧张。

谣言往往出自某些心态不平衡的人之手,他们要么自己选不上,也不想让别人选好。这种“我不好,谁也别想好”的心态极其有害,破坏团结、影响稳定,必须及时澄清、坚决制止。

规矩是立身之本,风气是发展之基

任何时候都不能打破规矩、败坏风气。换届选举是基层政治生活中的大事,绝不是简单的“换人搞斗争”。作为村干部,必须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始终绷紧纪律这根弦,绝不触碰党纪国法的红线。组织部门要切实履行主体责任,严格把好选人用人关,真正把那些政治过硬、作风正派、群众认可,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优秀人才选拔出来。纪检监察机关要充分发挥监督执纪作用,畅通举报渠道,鼓励广大群众积极参与监督,形成监督合力。通过各方共同努力,共同营造一个纪律严明、程序规范、公平公正、风清气正的换届环境,确保换届工作平稳有序推进。

只有换得公正、选得明白,换出团结奋进的新气象、选出干事创业的新活力,乡村振兴才有保障,广大父老乡亲的日子才更有奔头。

来源:村庄全记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