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中国农业银行天津市分行正式启动2025年金融教育宣传周活动,辖内各级机构紧密围绕活动主题,采取多渠道、多角度的形式广泛开展金融教育活动,提升人民群众金融素养,维护金融消费者和投资者合法权益。
转自:经济日报
近日,中国农业银行天津市分行正式启动2025年金融教育宣传周活动,辖内各级机构紧密围绕活动主题,采取多渠道、多角度的形式广泛开展金融教育活动,提升人民群众金融素养,维护金融消费者和投资者合法权益。
在社区宣传方面,该行面向居民开展针对性金融教育,将实用的金融防诈知识送至居民身边,切实推进金融安全教育深入人心,工作人员通过发放宣传折页、一对一答疑、现场微课堂等多种形式,围绕居民高度关注的非法荐股、电信网络诈骗、养老领域非法集资等热点问题展开细致讲解。针对部分社区老年居民较多的情况,工作人员结合近期高发的“冒充公检法”“虚假投资理财”“保健品骗局”等典型案例,剖析诈骗分子的作案手法与套路,逐步拆解骗局背后的逻辑陷阱,反复强调“不轻信、不透露、不转账”的反诈基本原则,引导居民树立正确的理财观念和风险防范意识。
在校园宣传方面,该行推动金融知识教育进校园,将金融知识送到师生身边。工作人员紧密结合大学生的消费习惯和常见金融风险场景,通过真实案例剖析、互动问答、情景模拟等多种形式,重点围绕征信知识与信用维护、理性消费与远离不良网贷、电信网络诈骗防范以及银行卡安全用卡四大核心内容展开讲解。针对大学生群体容易遭遇的“刷单返利”“校园贷与培训贷陷阱”“游戏账号交易欺诈”等高发骗局,工作人员结合近期真实案例,深入拆解诈骗手法与话术,帮助学生识别低息诱惑、信息套取等常见套路,并反复强调不贪利、不泄密、不盲转的反诈基本原则,提升学生对金融诈骗的辨识和防范能力。
在网点宣传与反诈拦截方面,该行筑牢金融安全防线,各营业网点作为宣传活动的重要阵地,通过电子显示屏滚动播放宣传标语、设立咨询台、布置宣传展区等方式,营造浓厚的金融知识宣传教育氛围。工作人员主动向办理业务的客户讲解金融知识,特别是针对大额转账、异地汇款等业务的客户,加强风险提示和防诈提醒。9月15日,该行辖属网点工作人员凭借高度的警惕性和专业的应急处理能力,成功拦截一起针对老年人的电信诈骗案件,为一名85岁高龄客户避免了经济损失。此次成功拦截得益于该行日常开展的常态化反诈培训和应急演练,也证明了金融教育宣传的必要性。
下一步,中国农业银行天津市分行将继续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持续开展金融教育宣传活动,弘扬金融正能量,践行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的社会责任,为构建和谐健康的金融环境贡献力量。(经济日报记者 周琳)
来源:新浪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