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去了一趟4S店,差点没认出来现在的大众了。朗逸、宝来这些曾经月销几万台的“神车”,居然都跌破了9万块。要知道,三四年前,这俩车可是合资紧凑型轿车的“门面担当”,正常成交价都在12-15万之间。现在落地不到10万就能开走,确实让人心里咯噔一下:这是买车的机会
最近去了一趟4S店,差点没认出来现在的大众了。朗逸、宝来这些曾经月销几万台的“神车”,居然都跌破了9万块。要知道,三四年前,这俩车可是合资紧凑型轿车的“门面担当”,正常成交价都在12-15万之间。现在落地不到10万就能开走,确实让人心里咯噔一下:这是买车的机会,还是大众的危机?
曾经的“神车”,为什么要大降价?
先给大家一个参照。朗逸在2018年单月销量最高能突破6万台,全年累计销量超过50万台,一度是国内轿车市场的销冠。宝来也差不多,每个月能稳定在2-3万台。
但今年情况完全变了。根据乘联会的数据,2025年8月,朗逸销量刚刚过万,宝来只有7000多台。这个成绩,放在合资车里算不上差,但和当年的“神车”定位相比,已经跌了一个档次。
原因很简单:
1. 国产新能源崛起。比亚迪秦PLUS、海豚这些车,落地十万以内,省油、省钱、科技感强。
2. 合资混动不给力。大众的插混车型在国内一直水土不服,油电切换不顺畅、纯电续航短,体验感远不如自主品牌。
3. 年轻人不迷信合资。以前买大众是“面子”,现在大家更看重配置、性价比和智能化。
在这样的背景下,大众想维持销量,只能靠价格。
跌破9万,真香吗?
我特意去试驾了一台1.5L CVT版本的宝来。实话说,这套动力总成很熟悉了,EA211+CVT没啥新鲜感,但油耗确实低。市区拥堵路段,我开出来百公里5.8L;高速巡航,能压到4.6L,比官方给的数据还实在。
和本田雅阁混动比,肯定没有那么极致的节油。但考虑到这是纯燃油车,成绩已经不错了。再加上大众的底盘调校一贯扎实,开起来稳重、转向也够精准。我甚至觉得,哪怕是入门款,整体体验也不比同价位国产燃油车差。
空间方面,后排坐三个成年人没大问题,后备箱也挺能装。我让朋友帮忙测试了一下,四个28寸行李箱可以平放进去,对家用来说足够。
优势:价格+成熟度
这波大降价,其实让大众的传统优势重新显现了:
1. 价格回归理性:8-9万买到合资A级车,性价比一下子出来了。
2. 技术成熟:EA211发动机用了好多年,稳定、省心,配件供应充足。
3. 保值率还在:即使销量下滑,大众的二手车行情还是比大多数国产燃油车要稳。
这对那些预算有限,又想买台省心家轿的人来说,确实有吸引力。
短板:新能源的压力
但问题也很明显。你花9万买大众,隔壁可能只要多掏一万,就能买到一台国产插混车。比如比亚迪秦PLUS DM-i,落地价也在10万出头,纯电能跑50-100公里,市区通勤基本不要油。
我有个同事就是这么选的。本来打算买宝来,后来一算账,家里能装充电桩,秦PLUS一年的用车成本比宝来少了三分之一,果断就转向了新能源。
这也是大众现在最被动的地方:燃油车再便宜,也很难和插混在用车成本上拼。
后期用车成本:别忽略
很多人担心合资车保养贵。确实,大众的小保养一般要五六百,大保养上千。但换个角度看,国产新能源虽然日常用电便宜,可电池衰减、系统升级等隐形成本也不低。
更重要的是二手残值。根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的数据,2024年紧凑型燃油车三年保值率里,朗逸能维持在60%左右,秦PLUS只有50%上下。这意味着,虽然前期省钱,但卖车的时候可能会拉平。
我怎么看?
我觉得大众的这波降价,有点像“双刃剑”:
• 对消费者,是实实在在的好事。8-9万买到合资家轿,省心可靠,用十年没大问题。
• 对大众,是无奈之举。利润被压缩,新能源没跟上,靠降价维持销量,长远来看不是出路。
如果你预算有限,又暂时不打算上新能源,买现在的大众朗逸、宝来,其实挺合适的。
但如果家里能装充电桩,日常通勤距离短,那我更建议看看国产插混。毕竟用车成本低,体验更新潮。
结尾
一句话总结:大众神车跌破9万,是机会,但也是危机。对消费者来说是捡便宜的好时机;对大众来说,这是最后的防守姿态。
兄弟们,如果是你,预算10万以内,会选大众的“神车”,还是国产新能源?评论区聊聊。
来源:闲弟说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