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年9月,是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实施以来的首个全国科普月。牙克石市科协联合呼伦贝尔市科技馆开展了科普大篷车巡展活动,将科学知识送到校园课堂、社区广场、田间地头,形成了覆盖全域的流动科普矩阵,让优质科普资源惠及更多群众。
今年9月,是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实施以来的首个全国科普月。牙克石市科协联合呼伦贝尔市科技馆开展了科普大篷车巡展活动,将科学知识送到校园课堂、社区广场、田间地头,形成了覆盖全域的流动科普矩阵,让优质科普资源惠及更多群众。
在牙克石市免渡河中小学,同学们排起长队等待体验科普设备,大篷车搭载的20余件互动式科普展品成为活动的“明星”,从展现力学原理的“听话的小球”,到揭示光学奥秘的“窥视无穷”,再到普及健康知识的“食物金字塔”模型,涵盖物理、化学、生物、健康等多个领域。这种“体验式学习”模式改变了传统科普的单向传播方式,让青少年在亲手操作中感受科学魅力,在趣味互动中激发创新思维。
牙克石市免渡河中小学学生单彩薇说:“今天来参观流动科普展,真的特别开心!现场有好多新奇又有趣的科技展品,像那些能互动体验的装置,操作起来特别有意思,让我一下子就被科学的魅力吸引住了。通过这次参观,我学到了不少书本之外的知识,也真切感受到科学其实离我们的生活很近,希望以后能有更多这样的科普活动。”
截至目前,牙克石市科协科普大篷车“六进”活动已累计开展巡展10场次,先后进驻牙克石市第六小学、免渡河中小学、博克图中小学、体育休闲广场等,服务群众超过5000人次,发放科普资料1.2万余份,举办互动体验等活动6场,形成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力。
牙克石市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唱焕楠介绍,牙克石市科协将继续深化科普工作创新,进一步完善“两级联动”科普机制,扩大科普大篷车覆盖面,让更多乡镇地区群众享受到优质科普服务。同时,持续探索“科普+”新模式,结合牙克石冬季旅游特色,推出“冰雪+科普”活动,打造四季科普品牌,并不断加强科普志愿者队伍建设,培育一批专业素养高、服务能力强的科普人才,为科普工作提供人才支撑。
线下,科普讲座、科技展览、教育培训、“科普那达慕”等活动火热开展,让人们可以切身感受到科技的无限魅力;线上,着力打造“云上”科普平台,群众足不出户也能畅游科技的海洋……本次“全国科普月”系列活动,牙克石市科协立足公众所需,创新活动形式,打造全民共享科普盛宴,营造了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
记者:刘佳一 纪新杰
来源:牙克石融媒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