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比如,“湘超”揭幕战门票开票1分钟,长沙主场票便售罄,不到半小时,主客场票全部售空,4万多名观众涌入现场为球队助威,线上观看人数也高达194.5万;“赣超”十轮小组赛已收官,累计吸引超过60万人次观众现场助威,在赣州赛场上,4万多名主客场球迷齐声同唱《十送红军
每经评论员 杜恒峰
9月20日晚,2025/2026四川省城市足球联赛在成都打响揭幕战,由成都队迎战遂宁队。
四川是近年来国内第八个开展业余足球联赛的省份。在此之前,已有江苏、内蒙古、河北、广东、重庆、江西、湖南等省(市)的业余联赛先后开打。
其中,名气最大的当数“苏超”,历史最悠久的则是“粤超”,迄今已有10年。
如果再算上其他民间机构主办的赛事、城市一级的小型赛事、“村超”以及筹备中的赛事,业余足球赛事的星火已经在全国范围内散播开来。
不同省份的比赛“出圈”效果不一,但有“苏超”珠玉在前,各地在借鉴其成功经验并将其进行本地化“改造”后,仍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比如,“湘超”揭幕战门票开票1分钟,长沙主场票便售罄,不到半小时,主客场票全部售空,4万多名观众涌入现场为球队助威,线上观看人数也高达194.5万;“赣超”十轮小组赛已收官,累计吸引超过60万人次观众现场助威,在赣州赛场上,4万多名主客场球迷齐声同唱《十送红军》被赞“超燃”;“渝超”揭幕战1.6万张门票,预约人数超6万;最新的四川省城市足球联赛,开幕战当天,遂宁前往成都的动车票早早被秒光。
种种迹象显示,大家对足球的热情因为业余联赛被重新点燃。而在这之前,因为成绩长期低迷,国足一度沦为被群嘲的对象。相比之下,业余联赛的球员,虽然很多是快递小哥、网约车司机、医生、学生甚至建筑工人,他们球技不精、场地匮乏,更没有高额的奖金,但他们热情高涨、玩命拼抢,更重要的是,很多人仅仅是喜欢参与,没有任何功利的目标。
业余足球联赛的魅力也正在于此,胜在纯粹、胜在公平、胜在开放。正是基于此,业余联赛让先前仅限于少数人参与的竞技体育重归群众体育的精髓。运动开始扎根于群众生活沃土,每个人都能在参与中收获健康、快乐与成长。
不仅如此,业余联赛的火爆,也为社会经济发展尤其是旅游消费注入强大动力。球员在场上飞奔,球迷在场下呐喊,主客队互相较劲,以城市为依托,以享受纯粹的比赛为精神纽带,一支球队就能聚拢民间活力。当人员密集流动,交通、餐饮、住宿等领域同时被“搅热”。人们因为热爱而参与,因为参与而流动,因为流动而活跃,因为活跃而反哺。
这一幕,更像是现代足球在西方兴起历程的复现——惟有最广泛的民间爱好和完全市场化的运行方式,足球比赛、足球经济才具有持续的生命力。
让热爱回归纯粹,让活力激荡民间。当呐喊声为草根球员而响起,当球员不是为了奖金而奔跑,当观众为了到现场看一场球赛而慷慨解囊,热爱一词就自带光环且具备了某种信仰般的力量。
让热爱回归纯粹,让活力激荡民间。当东哈·东北街边烧烤的广告牌能够走进“苏超”赛场,当比赛门票被降低到8元甚至5元,城市业余足球联赛的“门槛”被一再“削平”。这是属于普通人的比赛,它向每一个参与者敞开怀抱,无论是球员、观众还是赞助商,因此它注定具备强大的生命力。
让热爱回归纯粹,让活力激荡民间。赛场上的火热,对市场何尝不是一种启示。近年来,受内外部多种因素影响,中国经济持续承压前行,如何激活消费、增加投资、扩大出口,让“三驾马车”跑得更快,经济能够稳中有进?各方在思考、在探索。无论如何,我们相信,“活力在民间”“高手在民间”。当全民参与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社会自然会迸发出持续不断的强大动能。
昨夜的成都被“雄起”声淹没,这绝不只是对球员的助威鼓劲,更是你我内心的相互激励,也是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深情期许。
每日经济新闻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