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气候灾害频发、治理能力受考验之时,防洪项目腐败丑闻引爆民怨,抗议浪潮席卷马尼拉、宿务等多座城市。据菲律宾国家警察(PNP)官方数据,9月21日全菲共有超过7万民众参与示威游行,成为近年来规模最大的一次社会抗议。
9月,菲律宾社会剧烈震荡。根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2025年最新统计,菲律宾城市灾害风险指数排名东南亚第二,仅次于印尼。
在气候灾害频发、治理能力受考验之时,防洪项目腐败丑闻引爆民怨,抗议浪潮席卷马尼拉、宿务等多座城市。据菲律宾国家警察(PNP)官方数据,9月21日全菲共有超过7万民众参与示威游行,成为近年来规模最大的一次社会抗议。
在这场席卷全国的风暴中,中国驻菲使馆发布紧急安全提醒,牵动着在菲中国公民及家属的神经。
菲律宾防洪工程一直是政府民生投入的重中之重。根据菲律宾国家灾害风险管理委员会(NDRRMC)2025年的官方报告,近年来政府累计投入超600亿比索用于防洪设施升级与维护。然而,菲律宾反贪机构(OMB)在8月末公布调查结果,披露多项防洪工程存在巨额资金挪用和虚报工程量现象,涉案金额高达32亿比索。
调查结果一经公布便引发强烈社会反弹。多地民众指出,7月至9月,菲国遭遇连续性强降雨和热带风暴,马尼拉、宿务、达沃等城市屡次发生城市内涝,部分区域淹水深度超1.2米,数十万人受灾。受访居民普遍反映,防洪设施受贪腐影响形同虚设,民生保障“漏洞百出”。
9月21日,是菲律宾历史上的戒严令纪念日,也是社会情绪极易被点燃的特殊节点。当天马尼拉黎刹公园、EDSA大道沿线,以及宿务、达沃等地爆发大规模示威。菲律宾媒体Rappler与Inquirer报道,单马尼拉一地就有近3万人集结抗议,呼吁彻查腐败、问责高官、保障民生。
示威规模空前,局势高度紧张。菲律宾国家警察出动超1.2万名警力维持秩序,菲国防部则宣布马尼拉及主要城市进入高度戒备状态。菲总统马科斯在全国电视讲话重申,强烈谴责腐败事件,并承诺“严查到底、绝不姑息”。但多家智库指出,民众信任危机短期难以修复。
据《菲律宾星报》数据,2025年前三季度,菲律宾全国政治抗议事件同比增长43%,显示社会矛盾持续积压。菲律宾国会反对派议员公开质疑政府透明度,要求独立调查组介入,并呼吁设立专项监督机制。
与此同时,菲律宾政府首次大规模动用军队在首都及重点城市巡逻,强调“防止任何极端分子借机制造骚乱”。分析人士认为,政府处理游行的方式将影响未来社会稳定与政权合法性。
在菲中国公民安全高度受关注。根据中国外交部数据,2025年旅菲中国公民数量已突破20万,分布于经商、投资、教育、劳务等多个领域。菲律宾《世界日报》调查显示,近期示威期间,华人商圈与留学群体普遍感到焦虑,部分企业选择临时停业或远程办公。
中国驻菲大使馆9月20日、21日连续发布安全提醒,明确建议中国公民减少外出、避免前往人流密集区、随身携带有效证件,并提前储备生活物资。大使馆同步开通24小时应急联络热线,强化应对突发事件处置能力。
值得关注的是,马尼拉、宿务等地的华人社团第一时间建立“信息互助群”,及时共享游行路线、交通管制、突发情况等信息,为在菲华人提供实时安全预警。菲律宾中国商会负责人表示,已与当地警方保持密切沟通,确保重点区域中资企业和员工安全。
菲律宾社会抗议表面上缘于防洪腐败,但其背后反映出民众对政府治理能力、公共安全与经济分配等多重不满。根据亚洲开发银行(ADB)2025年9月经济展望,菲律宾中低收入群体生活压力加剧,失业率高企,社会信任度降至近十年新低。
专家普遍认为,抗议事件放大了政府应对自然灾害和民生危机的短板。菲律宾大学政治学教授安德烈斯指出,腐败问题长期未解,导致政府公信力难以恢复,即便高层多次表态“零容忍”,但体制改革难度大,社会矛盾短期内难有根本性缓解。
中菲关系层面,尽管局势动荡,但两国经济、投资、人员交流依然密切。中国驻菲使馆的应急响应能力获得菲主流媒体积极评价。菲国防部长在22日接受CNN Philippines采访时表示,将为所有在菲外国公民提供必要安全保障,呼吁各方“理性、和平表达诉求”,避免事态升级。
针对当前形势,多名东南亚安全领域专家建议在菲各类外籍企业和人员加强自身安全防范,密切关注官方发布的动态信息。菲律宾国家警察已与多国驻菲使馆建立应急沟通机制,出台“外籍人员安全特别预案”。中国驻菲使馆继续加强与菲方的协调,确保紧急情况下华人群体得到及时协助。
本轮抗议反映了菲律宾社会治理与灾害应对体系的不足,也考验着地区多边合作机制的有效性。联合国亚洲及太平洋经济社会委员会(UNESCAP)呼吁菲律宾加快公共项目反腐改革、提升灾害预警和应急管理能力。
展望未来,菲律宾政府能否以透明、公正的方式查处腐败,重建社会信任,将直接影响其国内稳定和国际形象。对于在菲中国公民和企业,加强合规经营、提升安全意识、构建互助网络,将成为应对不确定风险的新常态。
面对突如其来的抗议浪潮与社会震荡,菲律宾处于多重压力之下。防洪腐败事件虽为导火索,但其背后是治理能力、社会公信力与经济结构的深层挑战。对于在菲中国公民而言,及时获取权威信息、规避风险、加强社群互助,是保障安全的首要原则。
中菲双边沟通与务实合作依然是两国关系的主线。菲律宾政府、社会各界和国际社会都在密切关注局势走向。唯有理性对话、制度完善和区域协作,才能助力社会早日恢复稳定。风暴终将过去,信任与治理能力的重建之路,才刚刚开始。
参考资料:菲律宾将举行大规模游行示威,中使馆紧急提醒在菲中国公民
2025-09-20 21:52·北京日报客户端
来源:遗海拾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