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因改革开放以来民营经济发展的没那么好,产业转型也没有更及时,所以我国的北方地区整体经济、民生状况相较东南沿海来说是有一定的不进则退的态势的,除了北京市之外的其他当年的北方经济重镇的居民收入都被许多东南沿海城市所赶超了。
因改革开放以来民营经济发展的没那么好,产业转型也没有更及时,所以我国的北方地区整体经济、民生状况相较东南沿海来说是有一定的不进则退的态势的,除了北京市之外的其他当年的北方经济重镇的居民收入都被许多东南沿海城市所赶超了。
当然北方地区内部在这几十年中也是有发展差异的,各城市间强弱有分化也有变动,那么在现阶段哪些北方城市的民生水平可居前列呢?让我们细化至区县级来观察吧,看看2024年度北方人均收入30强区县榜单。
北京市的民生高水平是毋庸置疑的,它是唯一在近几十年内持续能与东南沿海城市在各项经济民生上相抗衡的北方城市了,因此它能在北方地区人均收入30强区县中独占了8席,其中西城、海淀、东城、朝阳等六个区还齐刷刷的霸居了北方前六位,更让人惊艳的是西城区与海淀区在2024年度都已有10.5万元以上而在全国区县排行中都是最前列者。
所以就像上面所言北京是在北方唯一保持高水平民生发展的,但就是这样的态势也就让其他北方城市与它的居民收入差距过大了。
天津市作为老牌直辖市之一,在几十年前的经济民生水平在国内城市中是非常前列的,在北方地区更是仅次于北京市的存在,然而它现今与北京市的经济总量差距甚大,人均收入水平同样被甩开好远了,就2024年度天津市内居民收入最高的和平区只有72581元,河西区、滨海新区等要更低一点就能看出与北京市头部强区的差距所在了。
然而就小编汇总天津市各项民生相关数据观察,感觉天津市的人均收入有些低估的可能,应该是与调查样本的不合理有关。
毕竟从个税、平均工资、退休金等水平来看天津市并不低的,可能与北京市是有不小差距但也不至于比青岛、济南还低吧?其最高的和平区不仅未能进入北方前十而且还要比青岛的4个区、济南的2个区收入要低,其中青岛市的市南区与济南市的历下区都已接近8万元/年而仅次于北京市的6个强区。
当然不能否认青岛与济南是众多北方经济重镇中民生水平在近几十年来相对能保持稳增状态的,所以小编认为并非是这两个城市的收入被高估而是天津被低估太多。
那么沈阳与大连就分别只有两个与一个区上榜了北方30强,而且排名都是在20位以后了是不是也存在低估现象呀?就对这两座老牌经济强市现阶段的民生相关数据来看,感觉就算是有低估也不会太夸张的,着实还是因为近几十年来沈阳与大连的发展阵痛期过长让民生水平提高也相应放缓所致的。
所以说同为北方经济重镇在这几十年来的发展差异是真不小的,沈阳、大连等东北城市是最典型的滞后类型的。
最后要说的是,上面提及的都是北方的中心城市,那么30强中是否有普通地级市的区县入围呢?也还是有的,不过除了烟台市能有两个区县上榜外,其他倒是挺符合北方地区的经济特色的,那就是能源产地的居民收入相对走高,像包头就有3个区县可入围而要比沈阳、大连还要出彩;还有鄂尔多斯的东胜区也能以6.37万元/年居第29位。
不过整体来看的话在北方地区民生强的还是中心城市为主,与东南沿海百花齐放还是有差距的,所以在这个方面北方地级市也还需更加油!
最后请来查看下表,详细了解北方地区人均收入30强区县榜单:
来源:Data居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