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江洲镇九号村的一处大豆种植基地,连片的大豆长势喜人。一台台联合收割机驶过,转眼间,低矮的豆株被卷入机身,脱粒、清选后的金黄大豆源源不断地流入运输车,田间地头呈现一派繁忙的丰收景象。
央视网消息 眼下,江西九江柴桑区江新洲的4万余亩大豆陆续进入成熟期,当地农户抢抓晴好天气,开启机械化收割模式,确保颗粒归仓。
在江洲镇九号村的一处大豆种植基地,连片的大豆长势喜人。一台台联合收割机驶过,转眼间,低矮的豆株被卷入机身,脱粒、清选后的金黄大豆源源不断地流入运输车,田间地头呈现一派繁忙的丰收景象。
江西九江柴桑区江洲镇九号村大豆种植户杨昌荣表示:“我今年种了300亩大豆,就目前收成来看,一亩地大概能产500斤。和去年相比,一亩地大概要多收100斤。今天开始收割,预计要两到三天完成。等收割完后,我们就打算把小麦种下去。”
今年,当地积极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从选种、播种到田间管理等环节,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为农户们提供病虫害防治、科学施肥等方面的建议,确保大豆的健康生长。
江西九江柴桑区江洲镇农业农村办公室副主任谭伍超介绍:“中赣601这个品种,是刚引入我们江洲镇的。从播种到施肥打药的整个管理过程,我们都进行了跟踪服务,及时解决农户在种植管理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
据了解,为保障大豆顺利收割,当地还组织农机技术人员开展农机检修、操作指导等服务,同时协调调度收割机、运输车等农机设备,全力提升收割效率。目前,柴桑区大豆收割工作已全面展开,预计10月底上旬可完成全部收割任务。
谭伍超还表示:“针对全镇收割力量和收割机械不足的情况,我们镇里组织了一批外地收割机进入江洲镇进行抢收。收割完成后,所有大豆会直接从田间运到镇里。全镇有5个烘干企业,大豆会被运到这些企业进行烘干、销售,确保全镇大豆颗粒归仓。”(总台记者 鄢俊琪 陈丹阳)
来源:光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