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浦东家长李女士永远忘不了9月15日中午那个瞬间——儿子从学校带回的饭盒里,虾仁炒蛋泛着油斑,蜷缩的虾仁散发着隐约馊味。她找到学校后勤,得到的回复却是"孩子嗅觉敏感"。可当她把照片发到家长群,不到半小时就有20多位家长响应:有人晒出孩子拉肚子的就医记录,有人翻出
浦东家长李女士永远忘不了9月15日中午那个瞬间——儿子从学校带回的饭盒里,虾仁炒蛋泛着油斑,蜷缩的虾仁散发着隐约馊味。她找到学校后勤,得到的回复却是"孩子嗅觉敏感"。可当她把照片发到家长群,不到半小时就有20多位家长响应:有人晒出孩子拉肚子的就医记录,有人翻出去年投诉后绿捷仅口头改进的聊天截图,还有人直言"宁愿吃西贝预制菜也比这强"。
当天下午,上海多所学校突然撤换这道虾仁炒蛋,改用饼干面包替代。绿捷给出的解释是"虾仁混了细沙",但家长们不买账。食品安全专家私下透露:"细沙影响口感,不会发臭。绿捷号称有HACCP管理体系,却拿不出当天检测报告,要么记录缺失,要么在隐瞒什么"。
谁能想到,这家让家长避之不及的企业,正供应着上海500多所中小学、幼儿园的午餐,日均供餐超50万份 。更惊人的是,就在家长集体投诉的8月,绿捷还密集拿下22所学校的供应权,单月中标金额超千万。而翻开裁判文书网,这家企业近年因生命权纠纷被起诉39次,多次被判败诉——2019年有学生吃了绿捷鸡腿食物中毒,2022年又有家长因孩子长期食用变质餐食维权胜诉。
绿捷的底气从何而来?顺着工商信息深挖,一条隐秘的资本链条浮出水面。董事长陶煦曾任新希望六和总裁,至今仍在26家新希望系企业任职 。法定代表人葛均锋关联的40家企业中,上海易亨投资管理中心的大股东正是新希望资产管理公司。更耐人寻味的是,绿捷的唯一股东是香港Green Express Foods,其董事王航同时担任新希望集团副董事长。
这个资本迷宫设计精妙:从开曼群岛公司到香港母公司,再到上海绿捷,每层架构都增加了追溯难度。2023年新希望养猪业务巨亏时,绿捷却加速扩张校园配餐市场,形成诡异反差。业内人士透露,校餐生意的妙处在于旱涝保收——每人每月预付400元,50万学生就能让绿捷账上常年躺着2亿现金流,光理财收益就年超600万。
更讽刺的是监管闭环。为绿捷做检测的品测公司,虽客户名单里没有绿捷,但其股东张美华与绿捷前股东张国华疑似亲属关系。而这家多次被投诉的企业,2024年还被评为"上海市名牌企业",部分学校招标中甚至拿到94分的高分 。家长们愤怒又无奈,有人统计孩子一学期带回的午餐里,青菜发黄、米饭夹生的情况出现过17次,所谓的肉菜里最多找到两块指甲盖大的肉丁。
9月18日,上海市教委终于通报介入调查,将样品送检,承诺一周内出结果。但家长们要的不只是检测报告——他们想知道,为何有劣迹的企业能垄断校园配餐?为何陶煦身兼多职却能通过严苛的招标评审?那些给绿捷发荣誉的评选标准,到底看实力还是看背景?
现在每天早上,李女士都会给儿子多装个鸡蛋和牛奶:"就怕学校午餐没法吃"。这个场景,或许正在上海无数家庭上演。当资本通过复杂架构渗透进孩子的餐桌,当3元成本的午餐被卖到18元,每个家长都在等待答案。毕竟校园餐不该是资本的避风港,更不该成为监管的盲区。这场关于臭虾仁的风波,终将拷问整个公共服务领域的监管漏洞——而每个城市,都有等待答案的家长。
来源:千山道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