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4月7日,青岛农业大学植物医学学院的魏怡然收到了期盼已久的中国农业大学“拟录取”的通知,她在朋友圈中分享“对别人说了很多次恭喜,这次终于可以说给自己听,恭喜我自己圆了18岁的梦。”魏怡然用四年大学的时光,明确目标,稳步前行,换来了此刻的熠熠光芒。
4月7日,青岛农业大学植物医学学院的魏怡然收到了期盼已久的中国农业大学“拟录取”的通知,她在朋友圈中分享“对别人说了很多次恭喜,这次终于可以说给自己听,恭喜我自己圆了18岁的梦。”魏怡然用四年大学的时光,明确目标,稳步前行,换来了此刻的熠熠光芒。
魏怡然,中共党员,青岛农业大学植物医学学院植物保护2105班团支部书记。曾任青岛农业大学校园之声广播电台主播,植物医学学院学生会主席团成员兼学生发展服务中心综合事务部部长、班主任助理。获校级及以上荣誉77项,获评“十佳学生干部”“最美大学生”等荣誉称号。所在班级获“先进团支部”等荣誉7项。
逐梦中农 研途笃行
向外探寻,向内思考。大二时期,魏怡然便对到考入中国农业大学有了小小的期许。2023年12月,在参加学院第三党支部开展的“学思践悟新思想,凝心聚力新作为”主题党日活动时,魏怡然跟随学院来到中国农业大学参观昆虫博物馆,切身感受农业文化底蕴,了解专业前沿信息,魏怡然便默默地将“考上中国农业大学”的目标刻进心底。
大三下学期,魏怡然真正投入考研备考,面对实习与课程的双重压力,魏怡然习惯在前一天晚上就制定好第二天的具体计划,以复习薄弱项英语开启一天的学习进程,利用白天的时间复习两门专业课并完成英语阅读训练,回到宿舍后,则进行复盘总结,梳理出知识脉络。她宁可压缩休息时间也不让当天的任务“欠账”。在构建知识体系时,魏怡然有着自己的一套方法,她把背过的知识点进行提炼,画出简明的知识脉络图,在上学、放学路上,她便在脑海中仔细回忆脉络图,将每一个分支想清楚,再慢慢把精简的知识展开、丰富。专业课中,植物学的复杂结构让她无从下手,单子叶与双子叶植物的差异、根系的次生生长等知识点如乱麻般缠绕,她拾起美术特长,将抽象概念转化为手绘图谱——笔尖勾勒出结构剖面,色彩区分不同部位,图文并茂的笔记让知识立体起来。每当完成一幅生长过程示意图,魏怡然总会轻抚纸页,仿佛触摸到了植物跳动的脉搏。
备考之路并非一帆风顺,魏怡然的焦虑感随之而来,而书桌上那张中国农业大学的校门照片就像是她的指路明灯,每当陷入自我怀疑时,她便暗暗给自己加油鼓劲:“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学得更多,将所学尽量发挥。”英语真题错题本被翻得卷边,专业课笔记摞成“小山”,这些努力逐渐垒砌成她的信心之墙。
复试前夕,魏怡然在酒店房间一遍一遍背诵专业问题,备考期间积攒的不安情绪突然爆发,眼泪也一滴滴掉了下来。“怡然,吃没吃饭?放轻松,你已经准备地很充足了,面试是你的强项,考研不要一直盯着分数与结果,现在需要做的就是有勇气地走进考场,自信地展示自己,你就成功了一半。”导师范银君老师的电话关心和鼓励,让她重拾信心走进考场。触摸着中国农业大学的校门石柱,魏怡然在心底郑重承诺:“我一定要留在这里。”如今,那张被摩挲过无数次的校门照片,终于化作了魏怡然迈向新程的车票,她即将进入植物保护学院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专业开始研究生生活。
学无止境 破难向新
大学四年,魏怡然用“勤学不辍”书写了自己的青春故事。初入大学的魏怡然对植物保护这个“新领域”只觉得有趣、好奇,普通昆虫学课程为她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外出实习中,魏怡然第一次在野外见到了来自书本上的昆虫,便下意识地蹲在地上,把课本上那些昆虫的样貌、特点、习性一一对照着研究,当她发现与书本高度契合的内容时,仿佛开启了她在植物世界的奇妙之旅,也更加坚定了要做“植物医生”的决心。
从那以后,魏怡然就像一颗被点燃的星星,在学习的道路上越走越“亮”。课堂之外,魏怡然一头扎进实验室,在各类比赛与实践中不断突破自我。在实验室中难免要与昆虫打交道,刚开始接触养虫工作时,扑面而来的昆虫酸臭味令她喘不过气,满笼的蝇虫也让她头皮发麻、无所适从,而她的第一个任务就是给橘小实蝇换水,需要将手伸进笼子里操作,蝇虫则会一拥而上,伏在她的手臂上,她只能一遍遍克服内心的恐惧。“农民种地的条件比这个艰苦的多,作为一名农科学子,只有实干才能取得成绩,这点困难怕什么!”这样的工作日复一日地重复着,但在长期的探索与研究中,魏怡然对待科研工作的心却日益坚定。植物保护专业设置了很多实习与实践课程,魏怡然常常会耗费一整天的时间在野外从事标本采集工作。
大三时,魏怡然第一次作为项目负责人,与团队同学奔赴济南参加山东省第十届科技创新大赛总决赛,时间紧张得像被拧紧的发条。在王彩霞老师的指导下,作为演讲人的魏怡然不断地修改、完善PPT和讲稿,直到上交材料的最后一刻才敲定终稿。“说不紧张是假的,但我只能冷静。”魏怡然在比赛前夜开启了疯狂背诵模式,一遍遍地模拟讲解和问答。在第二天的比赛当中她思路清晰、表达流畅,最终拿下省级二等奖。魏怡然分享说:“在无数次的失败与重来中,我体会到了科研的乐趣,对专业也产生了更深的兴趣。”
锐意探索 逐梦前行
“将所学知识真正地应用到农业发展中”,这是魏怡然第一次参与社会实践后获得的最深感悟。大一暑假,第一次作为队长的魏怡然带领团队去往山东济南莱芜张家洼进行“三下乡”活动。面对初次实践的迷茫,魏怡然觉得当时的自己“全靠一股劲儿撑着,硬着头皮干。”
起初,村民的不信任是摆在魏怡然面前的一道难题。“村民觉得我们这些大学生不懂农业,更不懂操作,更别提教他们怎么使用农药了。”魏怡然说道。魏怡然积极与当地村委取得联系,详细介绍了提前准备好的方案,取得了村委的认可。魏怡然主动与村民交流,参与农活,帮助解决农户生活工作大小事,即便遭到拒绝也不放弃。在村委的协助下,魏怡然带领团队成员,身穿着整齐的志愿服装,手中拿着精心制作的安全用药宣传单,耐心地向村民介绍正确用药的知识,并为村民们演示农药的正确使用方法与回收流程,力求用最通俗易懂的方式,让每位村民都能听得懂、学得会。
为了更好地宣传科学、安全用药知识,魏怡然不断创新宣传方式。在组织团建与宣讲活动之外,她决定尝试用直播的方式,为农民科普安全使用农药知识和空包装处理方法。镜头前的她自信满满,讲解生动,直播间最终获得了2.5万的点赞量。作为“小虫鸣”昆虫文化科普宣讲团的一员,魏怡然积极到城阳区春阳路社区面向儿童进行昆虫科普知识的宣传。宣讲过程中,她总会面带微笑,耐心倾听小朋友们的回答,不论答案是否正确,她都会用温暖的话语给予孩子们肯定。“昆虫的触角就像我们小小的鼻子”,魏怡然总会用生动的语言,绘声绘色地为小朋友们科普昆虫知识,从昆虫的外形,到奇妙的生活习性,她总会把复杂的知识讲的妙趣横生,引领他们进入迷人的昆虫世界。
勇敢追求 不负热爱
作为一名学生干部,魏怡然始终发挥学生骨干示范作用,协助老师做好学院、班级建设工作。在学院发展服务中心综合事务部期间,魏怡然坚持每日在便利贴上列出任务清单,按重要紧急程度排序处理工作,承担综合素质测评、评奖评优以及会议筹备等工作时,她将有限的时间揉碎掰开,细心地将材料编号,为老师和同学提供服务的同时,也提升了自己的综合能力。
生活中的魏怡然同样在不断充盈自己,她喜欢用播音寻找内心、用主持挑战自我、用舞蹈感知世界。稿件撰写、录制、剪辑、放音……这一系列工作都需要认真细致的工作态度,魏怡然作为青岛农业大学校园之声广播电台主播,一次次用声音传递农大青年的热情与拼搏,讲述农大师生的故事与温情。魏怡然负责“校园风景线”栏目期间,通过分享书籍、讲述故事等方式,向校园中的同学们分享自己的生活,她希望给每一位听到校园广播的师生都留下一份独有的青春印记。
行之苟有恒,久久自芬芳。如今,魏怡然回望那个刚入学的自己,忽感曾经跌跌撞撞的路途,原来早已成为来路,曾经满怀期待埋下的种子,原来早已葱茏葳蕤。
来源:疲劳治愈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