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神医”“神药”广告将受到更严监管。据北京晚报报道,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近日印发《关于维护广告市场秩序营造良好消费环境的通知》,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广告市场秩序整治工作,剑指“神医”“神药”等五大广告乱象,强调要从严查处宣称保证治愈癌症、绝症或者治愈近视等误导民众
“神医”“神药”广告将受到更严监管。据北京晚报报道,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近日印发《关于维护广告市场秩序营造良好消费环境的通知》,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广告市场秩序整治工作,剑指“神医”“神药”等五大广告乱象,强调要从严查处宣称保证治愈癌症、绝症或者治愈近视等误导民众健康观念、危害民众生命健康安全的违法广告。
看病买药直接关系老百姓身心健康。然而多年来,网上网下各种“神医”出没、“神药”被吹的天花乱坠。有的“老中医”“老专家”活跃在短视频等平台,声称“祖传”药品可以治愈疑难杂症;有的药贩子在社区向老人推销“神药”,宣称“包治百病”“成功率99%以上”……“神医”无所不能,疗效神乎其神,不少老年人就是轻信广告从而上当受骗,轻则损失钱财,重则耽误治病、延误治疗。
打击治理“神医”“神药”,先要下架广告。据报道,2023年全国市场监管部门共查处“神医”“神药”广告违法案件9572件,罚没1.25亿元。不可否认的是,严查严打之下,不少“神医”“神药”依旧“广而告之”。究其原因,一方面是不少老年人心存健康焦虑,对天花乱坠的“神医”“神药”广告缺乏判断力;另一方面,“神药”利润惊人,骗子不惜铤而走险。更关键的是,“神医”“神药”有平台背书。不少老人正是基于对播发广告的平台和渠道信任,心甘情愿为买单。
世上哪有“神医”“神药”,有的只是骗子精心罗织的骗术。相比辟谣与科普,及时果断拆掉广告台子、掐断广告传播链条更为关键。值得注意的是,与过去较为拙劣的骗术相比,如今的“神医”“神药”广告伪装更加巧妙。例如,先发帖引流、再将用户转到第三方平台“下套”;有的在广告中,或请进所谓专家,或让“患者”现身说法,让老年人难辨真伪。加上平台广告内容审核形同虚设,导致“神医”“神药”广告禁而不绝。
针对“神医”“神药”广告营销的新变化和新特点,监管部门不仅要时时板子高悬,还有及时升级监管手段;发布平台要按照最新部署,尽到审核把关责任,不留监管的死角盲区。只有监管更“神”,不再给“神医”“神药”露脸机会,才是真正的对症下药。
记者:李松林
来源:京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