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国网珲春市供电公司“映疆红・暖三边”志愿服务项目获评2024年度全国志愿服务“四个100”“最佳志愿服务项目”,这份国家级荣誉背后,是这支队伍十余载深耕边疆的坚守与奉献。作为连接中、俄、朝三国的边境城市,珲春47个边境村的“候鸟式”边民、蓬勃发展的边贸产
近日,国网珲春市供电公司“映疆红・暖三边”志愿服务项目获评2024年度全国志愿服务“四个100”“最佳志愿服务项目”,这份国家级荣誉背后,是这支队伍十余载深耕边疆的坚守与奉献。作为连接中、俄、朝三国的边境城市,珲春47个边境村的“候鸟式”边民、蓬勃发展的边贸产业、22个边防哨所的戍边官兵,都深深镌刻着他们“身在边疆心向党・电亮三边映疆红”的精神印记。
心系边民,他们织就覆盖全域的“电力暖心网”。针对边民农忙驻村、农闲进城的生活特点,队员们利用工作之余开展“吉先锋・延边行”活动,带着工具包翻山越岭走访检查,为无人居住的房屋排查冰箱、空气能等电器的用电隐患,2024年共服务边民1000余户。三家子满族乡春艳种植专业农场的大棚里,队员们定期为育苗、灌溉设备做“体检”,让农户用上“放心电”;华瑞参业蔬菜基地的温室中,他们制定四季保电计划,保障传感器、卷帘机等设备稳定运行,助力年供应蔬菜近220吨。多年来累计近4000次的志愿服务中,涌现出“中国好人”王海波、“延边好人”张沼辉等典型,张沼辉在台风“海神”中带领队员清理34棵倒伏树木、涉水抢修变压器的事迹,更成为了边疆百姓口中的美谈。
情牵边贸,他们注入穿越山海的“发展新动能”。自2009年中俄朝三国新年“祈福”活动以来,志愿者们17年如一日,以“你我身边的电保姆”项目为载体,为重大文旅活动提供全流程电力保障40余次,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在“东方第一村”防川村,队员们打造“电力便民补给站”,为游客提供充电服务,还定期巡检民宿用电设施,及时更换烧损的空气开关,助力这个全电绿色旅游村落实现集体经济年收入超50万元。为拓宽边民增收路,他们参与“红细胞”爱心超市建设,通过“直播带货”开展农副产品售卖20余次,销售额累计达100余万元,用“志愿+电商”模式激活边贸活力。
志守边防,他们筑牢军民同心的“安全防护堤”。2017年以来,队员们与22个边防哨所结对共建,推进“强边・守护”行动,将部队用电接入主网,彻底解决“用电难”问题。他们带着设备与官兵联合巡边30次,足迹遍布5000多公里边境线,还共同开展防山火演练30次,在两次山火扑救中冲锋在前。就像驻珲部队感谢信中所写,这支“后援团”用可靠电力与赤诚担当,让戍边官兵备感安心。
从校园安全用电“体检”到田间地头电力护航,从民宿线路抢修到哨所电力升级,“映疆红・暖三边”的旗帜始终在边疆飘扬。这份荣誉既是肯定更是激励,国网珲春市供电公司的志愿者将继续以初心为笔、以行动为墨,让“国网绿”与“映疆红”在边陲大地交相辉映,为兴边富民写下更温暖的答卷。
来源:吉报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