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温州统筹推进文明创建、文明培育、文明实践,通过全民行动、全域联动,推动城市蝶变满目新的同时,让“文明雨露”滋养城市“精气神”。为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文明温州”连续三年推出“文明典型系列展播”,即日起,将继续推送一批有成效、可效仿
编者按:近年来,温州统筹推进文明创建、文明培育、文明实践,通过全民行动、全域联动,推动城市蝶变满目新的同时,让“文明雨露”滋养城市“精气神”。为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文明温州”连续三年推出“文明典型系列展播”, 即日起,将继续推送一批有成效、可效仿、可推广的典型案例和经验做法,全面展现我市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丰硕成果,为加快建设高水平文化强市,全力冲刺“双万”城市,提速打造“全省第三极”贡献温州文明力量。
道德典型
陈宗运:
用孝慈之光,照亮乡村发展之路
陈宗运,浙江泰顺人,中共党员,凤垟乡李垟村党支部书记。他谋划举办七届孝亲文化旅游节,带头捐款并带领村民完成村道拓宽工程,建成老年活动中心和兴垟桥;他组织商会成员开展助医助困助残助学助老活动,设立“陈宗运奖”,资助2000余人次学子,还热心公益,筹集30多万现金为3987名村民购买“益康宝”;作为“人民调解员”,38年来调解300余起事件,促进邻里和谐。近年来,他先后荣获“最美浙江人”、“省级千名好支书”“身边活雷锋”“温州市优秀共产党员”“温州市先进人民调解员”以及县级“优秀党支部书记”等荣誉称号。
孝慈为引,开启乡村奉献之旅
陈宗运幼年丧母,弟弟妹妹相继去世,这般沉重的经历让他早早地领略了人间冷暖,也在他心中埋下了一颗孝慈的种子。1986年,陈宗运当选为村干部,从此,他便踏上了为乡村奉献的征程。
曾经的李垟村,村庄面貌、基础设施等都极为落后。为了改变落后现状,他走家串户宣传保持村庄整洁,送宣传图片、讲解常识。每到一户人家,他都耐心地讲解垃圾如何分类、如何保持庭院整洁。在他的努力下,村民们逐渐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村庄也开始焕发出新的生机。
村内无活动场所,老年人没有娱乐之地,村两委办公地点也只能设在废弃的村小学里。陈宗运团结全体村民,共同出主意、想办法,积极争取上级组织的支持。他不辞辛劳地奔波于各个部门之间,陈述村庄的困境和需求,用真诚和执着打动了上级领导,争取到了项目资金。2012年,一幢三层楼高的村委会办公楼(老年活动中心)拔地而起,村里的一位老人动容地说:“这活动中心建得太好了,让我们有了个好去处。”
改善了基础设施,陈宗运还在文农旅融合发展下功夫,运用村内深厚的孝慈文化,连续开展了七届孝亲文化旅游节,极大提升了李垟村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
孝慈践行,铸就乡村发展之路
李垟村的交通问题一直是制约乡村发展的瓶颈。陈宗运回忆道:“当时村里底子比较薄弱,村庄位置偏僻,要到对面村庄只能蹚着溪水过去,只要下个大雨,两边就断了联系。”2004年,陈宗运决定建一座桥。然而,资金的难题却如一座大山横在面前。但他没有退缩,一家一家地拜访村民,呼吁大家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最终,在大家的齐心协力下,历时一年多,兴垟桥顺利竣工。这座桥不仅连接了村庄与外界,更成为了村干部与村民之间的连心桥。
桥建成了,可村里泥泞狭窄的村道又让陈宗运陷入了沉思。他再次奔走于各家各户,动员村民出资出力。他亲自拿着工具,参与到道路硬化的劳动中,和村民们一起挥洒汗水。2010年,村道硬化工程顺利完成;2014年,陈宗运带头捐款5万元,村民纷纷集资,村道拓宽工程也圆满完成。
陈宗运不仅在乡村建设上尽心尽力,还在调解村民矛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作为“人民调解员”,他数十年如一日,为乡亲们化解纠纷。有一次,一对夫妻因家庭琐事产生矛盾,双方情绪激动,互不相让。陈宗运得知后,主动前往调解。最终让夫妻双方重归于好。38年来,共调解纠纷300余起,他的努力和坚持,让许多矛盾得以和解,让美丽乡村更加和谐。
孝慈传承,绽放乡村慈善之花
陈宗运还是泗溪商会会长,他热心公益,秉承初心,着力走好乡村慈善帮扶之路。2014年,村民周细银鞋店发生火灾,财产全部烧毁。陈宗运不仅带头捐款,还四处奔走,最后募得善款7000余元交到周细银手中,并鼓励他要坚强面对困难,渡过难关。
深知农村普遍存在留守儿童及老人问题的陈宗运,每年定期组织商会开展助医助困助残助学助老等活动。为困难学子设立“陈宗运奖”,资助人次累计达2000余人次。38年来,他帮助数百名学生完成学业,资助数十名贫困家庭的孩子。新冠疫情期间,陈宗运还设立爱心早餐点,日均为抗疫一线人员、环卫工人、困难群众提供早餐40人次,赓续爱心服务早餐的600多天里,带来24000多份的感动。
2023年,他带头倡议凤垟籍乡贤为家乡小孩、老人购置惠民型商业补充医疗保险,挨家挨户地宣传保险的好处,最终筹得善款30多万元,惠及3987人。2017年春节,他自掏腰包给413名80岁以上老人送上春节红包……陈宗运的善行不胜枚举,村民们纷纷称赞:“他为村里的孩子和老人做了太多好事,我们都打心眼里感激他。”
陈宗运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孝慈的深刻内涵,为乡村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在他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乡村、关爱乡亲,孝慈文化在乡村大地上绽放出绚丽的花朵。
来源:江南水乡生活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