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朋友圈,现在越来越安静了。好多人很久不更新了,要不就分组可见,三天可见,甚至直接关了。这算是个普遍现象了吧?我自己的朋友圈也挺冷清的,说实话,发朋友圈这事儿,感觉越来越麻烦,费力不讨好。
朋友圈,现在越来越安静了。好多人很久不更新了,要不就分组可见,三天可见,甚至直接关了。这算是个普遍现象了吧? 我自己的朋友圈也挺冷清的,说实话,发朋友圈这事儿,感觉越来越麻烦,费力不讨好。
为啥?原因多了去了。首先,这年头节奏太快,大家都很忙。 你哪有那么多时间精心编辑文案,挑照片,还得考虑发什么才能不招人烦? 工作压力大,生活琐事多,谁还有心思琢磨这些? 再一个,现在这网络环境,你发啥都有人评论,怕被喷,怕得罪人,干脆不发了,图个清净。 其实,这背后反映的,是整个时代的一种焦虑和无力感。 信息过载,社交焦虑,这些都让大家越来越不愿意表达自己。 你看现在好多研究都说了,玩手机时间长了,焦虑症的几率也高。朋友圈就是个缩影。
我以前也想过,干脆把朋友圈关了得了,眼不见心不烦。 朋友圈里,总有些“隐形观众”,父母、老朋友、甚至暗恋的人,他们会默默关注你的动态,希望能看到你分享的生活点滴。 你把朋友圈关了,等于把他们也关在了外面。 那种感觉,就像你把爱你的家人拒之门外,心里空落落的。 其实,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是关掉朋友圈,而是清理朋友圈里那些不必要的人。
与其为了迎合所有人而活,不如让分享变得轻松自在。 就像整理房间一样,把不用的东西扔掉,留下真正重要的东西,空间自然就宽敞了。 你可以想想,要是你爸妈打开手机,看到你空空如也的朋友圈,他们会怎么想? 这可不是我危言耸听,很多父母都特别关注孩子的动态。
说到底,发朋友圈,不是为了博赞,是给自己留个念想。 这就像给自己建个真实的记忆仓库,把生活点滴都存进去。 心理学上也说了,经常记录生活,对心理健康有好处。 你不用追求完美,随便拍几张照片,写上几句心里话,记录下当时的心情,这就足够了。 比如,今天吃了啥好吃的,听了啥好听的歌,看了啥好看的风景,或者吐槽下工作上的烦心事…这些都是很好的素材。
互联网就像个巨大的记忆库,它保存着我们的点滴回忆。 而我们分享的这些碎片,最终会构成我们人生的完整图景。 想想以后老了,翻看这些朋友圈,回忆起年轻时的快乐和烦恼,那该有多么的有趣?
当然,在网络上表达自己,也不是件容易的事。网络就像个放大镜,你的分享会被无限放大,好坏都会被无限传播。 以前我也害怕,害怕被误解,害怕被攻击。 可后来我发现,其实没必要害怕。 与其害怕发声,不如勇敢地分享。总有人会关心你,你的分享,也是记录回忆的一种方式。
与其说朋友是朋友圈里的好友,倒不如说,朋友是生活中与你产生情感连接的人。 朋友圈只是个平台,重要的是,你是否真诚地去分享你的生活,去感受他人的关怀。 说到底,朋友圈只是个工具,关键还得看你如何使用它。 别让它变成你生活的负担,让它成为你与世界沟通的桥梁。
最后,我想问问大家,最近你的朋友圈都发了些什么呢? 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故事。
来源:聚颜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