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4月14日,《安徽日报》刊文《中国农业银行安徽省分行 金融赋能“千万工程” 描绘乡村振兴新画卷》,报道农行安徽分行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创新实施六大专项行动,为服务农业强省、农业强国建设贡献金融力量。
4月14日,《安徽日报》刊文《中国农业银行安徽省分行 金融赋能“千万工程” 描绘乡村振兴新画卷》,报道农行安徽分行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创新实施六大专项行动,为服务农业强省、农业强国建设贡献金融力量。
“千万工程”实施以来,助力万千乡村实现美丽蝶变,开辟出一条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共赢之路。农行安徽分行牢牢把握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率先推出《金融支持徽风皖韵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千万工程”行动计划》,创新实施金融支持人居环境提升、乡村建设提档、乡村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农村绿色低碳发展、特色文化传承传播、乡村治理效能提升“六大专项行动”,以金融之笔在江淮大地书写赋能乡村振兴的新时代答卷。截至2025年3月末,累计为218个“千万工程”领域法人项目提供授信530亿元,投放293亿元,金融服务全覆盖411个精品示范村。
1
聚焦人居环境提升
促进和美乡村建设
环境就是民生。农行安徽分行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着力支持农村环境整治和村容村貌提升。
春日的歙县新安江畔,碧波倒映着白墙黛瓦,在九砂村的广场上,游客们正举着相机记录下这片“一半烟火一半诗”的徽州画卷。
从“靠水吃水”,到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带动人居环境和生活条件的明显改善,九砂村的变化,离不开农行安徽分行的支持。在村子转型发展最“吃劲”的时候,农行与黄山市歙州农文旅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合作开发了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并帮助其申请歙县村落徽州保护和利用项目贷款。曾经“沉睡”的古村落群,已然被“唤醒”,成为集自然风光、文创研学、休闲娱乐等于一体的区域文旅新地标。
▲农行安徽分行金融支持歙县村落徽州和美乡村建设项目
近年来,农行安徽分行通过推广“乡村人居环境整治+乡村旅游、乡村特色产业、传统村落保护”金融服务模式,先后支持歙县古村落、砀山县良梨村、全椒县龙山等重点和美乡村项目,推进“一村一品,千村千面”,助力和美乡村建设迈出新步伐。截至2025年3月末,共审批人居环境提升类项目31个、金额171亿元,实现投放89亿元。
2
聚焦乡村建设提档
推进城乡融合发展
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农行安徽分行统筹服务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全力支持城乡融合发展。
金寨县地处大别山腹地,是革命老区,也是安徽省面积最大、山库区人口最多的县,农村寄递物流线长、点多、面广,老百姓寄收快递十分不便。为解决“快递进村难、农货出山难、派送速度慢”等难题,金寨县推进县乡村三级寄递物流体系建设。农行金寨县支行第一时间制定了专属金融服务方案,上下联动提高工作效率,为该项目累计投放1.28亿元贷款,帮助其搭建“统一分拣、统一运输、统一派送”的县域统仓共配运营模式,打通城乡“大动脉”。
▲农行安徽分行金融支持金寨县寄递公共配送中心项目
不仅如此,农行安徽分行还聚焦县域农村的充电桩、停车场以及冷链物流体系等综合服务工程、保障性安居工程,持续加大金融扶持力度。积极投身水利工程建设,全方位服务皖北6市28县(区)的“喝上引调水”工程,支持蚌埠怀洪新河灌区、奎濉河综合治理等重点项目。截至2025年3月末,已审批乡村建设提档类项目47个、金额117亿元,实现投放60亿元。
3
聚焦特色产业提质
支持乡村产业兴旺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农行安徽分行紧跟全省特色优势产业布局,因地制宜支持乡村产业做优做强,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怀宁县地处安徽西南部,背依大别山,属低山丘陵地貌。经过20多年发展,如今该县95%的乡镇围绕蓝莓做文章,78%的行政村将蓝莓作为村级经济发展主导产业。2022年,怀宁成功创建“国家怀宁蓝莓林业产业园区”。
产业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农行安徽分行积极响应政府号召,通过省市县三级联动,创新推出乡村振兴产业贷款“蓝莓贷”,为蓝莓产业发展提供精准金融支持。
截至目前,该行已先后对怀宁县37家乡村生态发展有限公司授信,发放乡村振兴特色产业贷款1.72亿元,同时向怀宁县涉及蓝莓产业118户农户发放惠农贷款3867万元,支持扩种蓝莓达13000余亩,覆盖120多个村(社区),带动10000多人增收。
▲农行安徽分行党员先锋队队员上门了解农户资金需求
围绕乡村特色产业领域,农行安徽分行大力推行“政府+产业”的规模化经营模式,做好“粮头食尾”“畜头肉尾”“农头工尾”增值文章。截至2025年3月末,已成功审批83个乡村产业提质类项目,审批金额达118亿元。
4
聚焦农村低碳发展
助推绿色生态升级
生态兴则文明兴。农行安徽分行大力支持农业技术升级、农村清洁能源产业扩面和生态修复。
走进来安经济开发区,企业厂房楼顶整齐划一的光伏板铺展开来。这些光伏板的投入使用,让企业用电模式更加多元,不仅可使用国家电网的电能,还能自主发电。
这是来安工投智慧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项目采用低压并网,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模式。总投资约3亿元,多亏了农行给予金融支持。”该公司财务负责人介绍。
分布式光伏是乡村振兴的“绿色引擎”,农行安徽分行通过“整县推进+特色产业+生态修复”的全链条服务,先后审批来安、岳西、泗县、凤阳等21个屋顶光伏项目,并同步支持临泉、怀远等县生物质清洁能源项目,形成清洁能源与乡村产业协同发展的新格局。
▲农行安徽分行金融支持铜陵渔光互补电站项目
农村低碳发展也离不开种业振兴。农行安徽分行实施种业振兴行动,持续加强种业振兴金融支持,支持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国家种业阵型企业、种业科创企业提升发展,种业贷款2024年净增18亿元。截至2025年3月末,支持农村绿色低碳发展类项目43个、金额86亿元。
5
聚焦特色文化传承
服务文旅融合发展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农行安徽分行全力服务乡村传统村落保护、乡村乡土文化传承、乡村特色旅游开发,推动农村物质与精神文明交融共兴。
在皖南的群山中,有一条跨越千年时光的徽杭古道,凭借其厚重的人文历史和秀丽的自然风光,吸引全国各地的游客前来观光徒步。
“多亏了农行的资金支持,等大家明年再来,古道将会依托元宇宙和徽文化,展现她的新生命、新气象。”绩溪县文化旅游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姜永密讲述着她心中规划的新古道。
为突破传统村落文化资源传播局限,绩溪县启动全省第一个“元宇宙”文旅新业态徽杭古道超感空间项目,农行绩溪县支行主动对接项目需求,量身定做服务方案,仅用一个多月时间即为其顺利审批贷款1.4亿元,为这条千年古道的新生注入了金融能量。
▲农行安徽分行金融支持徽杭古道超感空间项目
农行安徽分行立足全省乡村特色文旅项目布局,积极支持乡村振兴文旅发展一系列项目,推动文旅融合迈向新高度。同时积极创设“旅易贷”信贷产品,全力支持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等区域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惠及旅游产业业主6000多户,贷款余额超7亿元。截至2025年3月末,已审批特色文化传承传播类项目14个、金额38亿元。
6
聚焦治理效能提升
助力农户增收致富
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农行安徽分行突出党建引领,全面加强助力精品示范村建设。截至2025年3月末,已在411个精品示范村投放农户贷款35亿元,服务农户1.49万户。
在砀山县宸亿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邱伟及工作人员正在对设备进行最后的调试和保养,为即将到来的春管做好充分准备。然而,资金需求成为合作社服务农户的一道屏障。
春耕时间紧、任务重,农机具就是“主力军”。为满足农机合作社的资金需求,农行砀山县支行组织党员先锋队员对合作社的资金需求进行全面摸底,制定个性化的金融服务方案,第一时间为其提供了50万元“惠农e贷”信贷支持。
▲农行安徽分行金融支持淮南市大通区春耕备耕
为打通服务广大农户的“最后一公里”,农行安徽分行组织千支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流动党员先锋队,全覆盖服务全省1.45万个行政村,通过大力推广“惠农e贷”等线上产品,创新推广“整村推进”等批量授信业务模式,满足农户资金需求。截至2025年3月末,农户贷款余额突破800亿元,惠及农户达百万户。
乡村广袤无垠的“希望田野”,是金融服务的“热土”。农行安徽分行将坚守服务“三农”初心使命,持续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探索完善金融服务乡村全面振兴新模式,为更好服务农业强省、农业强国建设贡献金融力量。
编辑:省分行党委宣传部
来源:豁达精灵NUziw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