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ABC中国大学排行榜正式发布,石家庄市高等教育格局呈现出多元发展的新气象。在这份以教学质量、科研实力、社会服务为评价维度的榜单中,9所驻石高校进入全国500强,其中河北师范大学以师范类院校全国第14位的成绩蝉联榜首。
2025年ABC中国大学排行榜正式发布,石家庄市高等教育格局呈现出多元发展的新气象。在这份以教学质量、科研实力、社会服务为评价维度的榜单中,9所驻石高校进入全国500强,其中河北师范大学以师范类院校全国第14位的成绩蝉联榜首。
值得关注的是,医药类院校表现亮眼,河北医科大学与河北中医药大学形成"双星联动";理工类院校持续发力,石家庄铁道大学与河北科技大学携手挺进前300强。
在这片高等教育的热土上,既有老牌强校稳扎稳打,也不乏新兴势力异军突起,共同勾勒出石家庄市高等教育生态的蓬勃图景。
作为华北地区医学教育的重镇,河北医科大学以全国医药类院校第7位的佳绩蝉联石家庄高校亚军。这所拥有百年历史的医学殿堂,在2025年取得突破性进展:其临床医学学科首次进入ESI全球前1‰,转化医学研究院成功研发的神经退行性疾病靶向药物进入临床三期试验。
学校构建的"基础医学+临床实践+公共卫生"三维人才培养体系,通过附属医院群与基层医疗机构的深度联动,每年为京津冀地区输送2000余名复合型医疗人才。
特别值得称道的是,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领域,该校专家团队主导制定的《城市传染病防控标准化流程》已被纳入国家疾控体系。
河北地质大学作为石家庄市唯一入围的综合类院校,凭借"大地质+"特色发展战略实现跨越式发展。该校将传统地质学科与现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打造出全国首个"数字地质资源云平台",为雄安新区地下空间开发提供关键技术支撑。
在经济管理领域,其资源环境经济研究所发布的《华北城市群生态补偿机制白皮书》,成为区域协同发展的重要政策参考。
学校推行的"双导师制"(学术导师+行业导师)培养模式,使毕业生在自然资源、环境评估等领域的就业竞争力显著提升,2025届毕业生央企入职率较上年增长18%。
位列第八的石家庄学院作为市属高校代表,在师范教育与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走出特色之路。该校首创的"三维渗透式"师范培养体系,通过微格实训、乡村支教、智能教育三大模块,显著提升师范生实践能力,其毕业生在石家庄基础教育系统的占比达到43%。
在产学研融合方面,学院与正定数字经济产业园共建的"人工智能+教育"联合实验室,开发出智能阅卷系统等教育科技产品,已在全国200余所中小学推广应用。
更令人瞩目的是,该校在2025年实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零的突破,标志着科研实力迈上新台阶。
在这片孕育希望的教育沃土上,其他高校同样书写着精彩篇章:河北经贸大学依托数字经济研究院,为省会商贸物流业转型提供智库支持;河北体育学院创新体教融合模式,培养的冰雪运动人才在冬奥赛场崭露头角;石家庄铁道大学保持轨道交通学科优势,其参与的"智能轨道检测机器人"项目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这些院校如同璀璨星辰,共同照亮石家庄高等教育发展的天空。
站在"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的历史节点,石家庄高校集群正以创新驱动和特色发展双轮并进。从河北医科大学的医学突破到河北地质大学的学科跨界,从石家庄学院的应用转型到各院校的错位竞争,这座城市的大学版图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活力。
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深入推进,石家庄高等教育必将以更开放的姿态、更创新的思维,为区域发展注入持久动能,在建设教育强国的宏伟蓝图中刻下鲜明的"石家庄印记"。
来源:城市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