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些年来,日本地震频繁发生,4月14日,驻日本使馆提醒到日本的中国人做好防范,日本地震随时都可能会到来。
文|提灯向前行
编辑|提灯向前行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中。
近些年来,日本地震频繁发生,4月14日,驻日本使馆提醒到日本的中国人做好防范,日本地震随时都可能会到来。
这起源于3月31日,日本政府数据评估:未来30年南海海槽地震上升到80%,一旦地震发生,近30万人或将受到影响。
为何日本频繁发生地震?针对这一消息,在日本的中国人又是什么态度?
日本虽是一个经济发达国家,但也避免不了自然灾害侵犯,这不,驻扎在日本的中国大使馆在4月14日发布了一项地震预警公告。
提醒即将去日本的中国游客,包括在日本的留学的中国学生,让他们一定要注意日本预警通告,除此之外,准备好防灾准备。
其实在中国大使馆发布公告之前,日本政府那边就针对每年地震,进行了预测风险评估,不少人看了有些吃惊。
日本政府预计未来30年发生地震概率会从70%上升80%,不管是70还是80,要是放在其他国家可能是一个不小数字。
极目新闻,2025年4月15日
可以说在自然地震灾害面前,日本算是“名列前茅”,值得一提的是,日本评估的是南海海槽大地震。
所谓的“南海海槽”是指:日本东部到南部一片海域的总称,也就是说,日本的南海海槽发生地震很频繁,几乎成为一个定型时间点。
地震是自然灾害无法阻止,日本只能采取相应的防灾措施,一旦地震到来,能让日本经济损失最小化。
除了地震概率日本有所评估外,就连波及的区域也算到其中,比如这次地震评估:西起冲绳、东至福岛,倘若地震到来,29.8万人会受到影响,造成经济损失1.8万亿美元。
出现概率,伤亡人数,造成经济损失,日本全都算了一遍,从这里看出,日本政府对于地震问题是比较重视的。
但预期估算远远跟实际相差太大,比如日本曾估计2023年,建筑物受损减少要比2012年时减少50%也没有实现。
同时,也让许多网友从侧面感觉到,地震对于日本来说就是一个“恐惧”。
甚至给当地日本居民心理造成不可磨灭影响,比如九州岛地震以及千叶县地震地震已达到6级。
周边县的房屋都是摇摇欲坠,要倒塌现状,而日本近些年来最大类型地震还是2011年东日本大地震,堪称8级地震,足以跟中国汶川地震相比。
很难想象作为一个岛国的日本当时地震现状会是如何的场景,经过几番地震折腾,当地日本局面没有一个人会说对地震不害怕,不恐惧。
不过,相对于日本人,中国人却显得很乐观。
比如生活在日本的李女士,因为大使馆每年都会发布地震防灾公告,她早已习以为常,在李女士看来日本地震不是一天两天的事,经常发生。
针对日本地震,李女士包括她身边朋友都不会对此产生心理负担,毕竟一旦发生地震,是躲不掉的,尽可能做好防范,保持乐观心态就行。
那么,面对频繁发生地震,日本是如何采取防范措施的呢?
首先就是建筑房屋上面,在过去日本老房屋建筑并不耐震,只要地震一到来,房屋建筑物倒塌风险极高。
经历多次地震后的日本也想到这一难点,为了避免建筑物受损失破坏,日本政府推行三个防震政策,即耐震,制震以及免震。
日本要求建筑物至少需要抗住6级以上地震,这就意味着在建筑材料上要求会有所提高。
而在日本的留学的中国学生,也证实了日本的确在房屋建筑上面下足了功夫,按照中国学生介绍,如今日本的房屋建筑基本上是现代建筑,也就是1995年阪神地震后新建的。
对于中国学生来说,新建的房屋比七八十年代日本老旧房屋好得多。
同时,在防震预警中,日本也做了很大精力。
从1972年起,日本就开始根据地震的震波研发警报系统,不得不说,防震警报上面,日本确实比其他国家领先很多。
截止到2007年,日本紧急地震速报系统诞生并投入使用,这个警报系统最为明显的优势就在于从地震到警报过程不超过10秒。
日本的警报系统很快传播到媒体,手机,电视等等,据中国留学生所说,像日本警报APP因为得到消息迅速,在日本几乎每人都会用手机下载一两个。
在东京有一些地震体检馆,给人们普及地震知识外,还感受地震的影响力。
像防灾教育与演练,日本早已投入到学校成为教课题材,比如有的日本学校每学期要进行3次防灾演戏,加强警惕性。
并且防灾物质在日本各个商店都有。
与此同时,中国使馆也行动起来,每年都会在东京举办中国节活动,给远在日本的中国人给予问候,还让他们进行登记,方便地震后第一时间能联系。
红星新闻,2025年4月14日
在记者采访中,一位中国留学生说出了大多数人心声,日本地震让他们不得不警惕,反倒是国内会更加安全。
针对日本地震,曾有人抛出这样一个话题:为何日本频繁发生地震?
日本的地理位置决定了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
以南海海槽为例,作为被日本公认的地震发生的根源,其南海海槽位于菲律宾海板块和欧亚板块交界处。
这是一个强烈板块活动地带,地震是如何发生的,就是板块之间相互摩擦,冲突,进而产生巨大能量,以此形成所谓“地震”。
不要说日本的南海海槽,就从日本整个板块位置来看,就是处于板块剧烈地带,如果按照地震波动影响区域划分的话,日本就在各国首位,影响范围最大。
从古代到近代,日本南海海槽不下于发生13起大规模地震,而进入现代的日本依旧没有摆脱地震的困扰,311日本地震规模达到9级。
地震一到来,日本政府立马成立救援队参与救灾当中,并且一再安慰日本民众核电站没有受到任何影响。
可前脚刚说完,后面就得出结果。
受那次地震影响,日本福岛核电站也泄露,造成巨大损失和安全。不可否认的是,随着地震的发生,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比如火山喷发,巨大海啸也都在日本发生过。
总而言之,日本的地理环境决定了日本地震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这是不可逆因素,唯一能做到就是准备好防灾工作,尽量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
来源:心灵古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