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策略研究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21 00:00 3

摘要:本文阐述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意蕴。以译林版教材为例,分析在小学英语教学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形态。探究具体策略,如在课前通过引入绘本的形式拓展文化资源,在课中以游戏化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化内涵,在课后利用课后服务时间开展文化主题实践

感谢您关注“永大英语”!

庄洪梅

摘要:本文阐述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意蕴。以译林版教材为例,分析在小学英语教学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形态。探究具体策略,如在课前通过引入绘本的形式拓展文化资源,在课中以游戏化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化内涵,在课后利用课后服务时间开展文化主题实践作业,从而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英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译林版教材

引言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英语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其中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尤为重要。小学是学生接触和了解世界的重要阶段,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英语教学中,不仅可以深化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知,还有助于培养他们的文化自信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基于此,从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探索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策略。

一、小学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意蕴

(一)传承与弘扬,深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

中华文化绵延至今,是中华民族智慧与精神追求的结晶。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学生在掌握英语语言技能的同时,深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学生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与英语文化相对比,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与深厚底蕴,对于弘扬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积极推动作用。

(二)筑牢文化自信,提升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

在信息时代背景下,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更加广泛,有利于开阔文化视野。然而,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思想尚处于形成阶段,容易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从而可能导致走向歧路。因此,充分发挥课堂教育的主阵地作用,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帮助他们在浓厚的文化氛围中提升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筑牢文化自信,从而以正确的态度对待英语学科。

(三)跨越文化边界,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而对等的交流需要交流双方处于同一层次。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中华文化包容的本质,促使其在跨文化交流过程中始终秉承包容、理解的态度,尊重与欣赏英语语言国家的文化,体现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培养其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聂婧 2023)。

二、小学英语教学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形态

(一)译林版教材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形态

根据《课程标准》要求,译林版小学英语教材内容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与结构编排上,根据学生的学段进行适应性调整。在低年级段,教材内容倾向通过图片的形式促使学生直观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年级段,主要采用简单对话的形式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英语知识,还能让他们在对话中深入体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在高年级段,教材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的呈现更加丰富和深入,新增的Culture time板块通过多样化的形式融入文化元素,包括图文、对话和语篇等,在文化内容方面,从传统节日到饮食文化、从语言故事到神话故事、从传统技艺到名胜古迹,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的同时,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以译林版小学英语四年级教材内容为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情况如下表所示。

(二)译林版教材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形态

译林版教材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入,除了内容编排符合小学阶段学生的认知特点,还在传统文化精神内涵上进行了深入挖掘,重点关注学生的思想形成,其精神形态主要体现在爱国热情、价值取向及哲学思考三个方面。

在爱国热情方面,教材内容通过展现长城的雄伟壮观、西湖的宁静秀美及桂林山水的清新怡人,让学生在感受美景的同时深刻体会祖国大地的辽阔与美丽,从而激发他们内心深处的爱国情怀。

在价值取向方面,教材内容深入挖掘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美德,如译林版小学《英语》六年级(上)Unit 1 The king’s new clothes通过讲述《皇帝的新装》的故事,引导学生学习诚实、正直和勇敢的品质。故事中的小孩敢于说出真相,展现了不畏权威、坚持真理的精神,帮助学生理解诚实的重要性及要有面对错误的勇气,从而塑造积极向上的价值观与人生观。

在哲学思考方面,译林版教材为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思辨能力,设置了丰富的哲思内容,如“嫦娥奔月” “猴子捞月”等英语故事,通过图文形式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其思辨能力,对其进行启发式教育。

三、小学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策略

(一)课前引入文化拓展资源

小学生的认知经验相对有限,学习模式更多地依赖于兴趣的引导(王少青 2020)。为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课前引导阶段特别注重引入文化拓展资源。通过精心挑选的绘本资源,为学生呈现丰富多样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促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直观地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并在潜移默化中加深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和认同,从而激发其进一步探索和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

以译林版小学《英语》六年级(上)Unit 8 Chinese New Year为例,Culture time板块对春节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介绍,详细描述春节的庆祝活动和习俗,充分展示了春节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魅力。例如,除夕夜是春节最重要的时刻之一,家人们会围坐在一起吃年夜饭,共同庆祝新年的到来。在春节期间,人们还会互相拜年、赠送红包,表达对亲朋好友的祝福和关爱。首先,教师通过问题:“What do you know about Chinese New Year?”引导学生进入单元主题;其次,教师引入The old dragon has nine sons绘本资源,带领学生逐页朗读绘本,结合图片解释生词和短语,要求他们写下故事中的春节元素,如年兽、鞭炮、红色等,并解释它们在春节中的象征意义;再次,教师通过问题:“Why do we have these traditions?”引导学生思考并分享其对春节习俗的理解;最后,教师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为学生展示西方国家圣诞节的活动习俗,组织他们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展开对比分析,为后续学习活动奠定基础。

(二)课中创新文化教学模式

课中教学活动是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阵地,为强化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教师应创新文化教学模式,避免使用传统“满堂灌”的教学模式,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基础,促使其在兴趣的内驱动力推动下,提升学习效果(花多顺 2019)。游戏化教学法符合小学阶段学生的个性特点,通过游戏化教学模式,能够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促使他们在“玩中学”,同样也能够在“玩”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例如,译林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下)Unit 7 Chinese festivals的Story time板块介绍了重阳节、端午节、中秋节及春节等中国传统节日。教师以中秋节为主题,为学生设计了“抢材料做月饼”的教学游戏。首先,教师为学生提供卡片,每张卡片上标明一种月饼制作材料,如面粉(flour)、花生(peanuts)、瓜子(melon seeds)、油(oil)、芝麻(sesame)等,并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讲解制作月饼的流程。

其次,教师组织学生以小组形式开展游戏,并说出相关材料的中文词语,让学生小组抢答说出对应的英语单词,最先正确说出答案的小组获得相应材料卡片,游戏时长 10 分钟,随后学生根据本组获得材料卡片,用英语写出月饼的成分及想象月饼的口感。材料卡片有限,为确保没有抢答成功的学生小组也能够获得材料卡片,学生小组可通过使用英语向教师介绍中秋节习俗来获得额外的材料卡片。最后,在所有小组完成任务后,向班级分享。在此过程中,其他小组学生根据分享的材料,可以使用英语提出不足,如“You didn’t add sugar to your moon cake. You can add some sugar next time,which will be more delicious.”等。

(三)课后设计文化主题作业

课后作业不仅是课堂教学活动的自然延续,而且是加深学生学习理解、强化学生文化认知的重要环节(耿玲玲 2024)。为有效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师在作业设计中引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从作业形式上进行创新,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与想象力,促使他们通过实践作业展示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学生通过实践作业不仅能够巩固课堂所学知识,而且能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深入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感受其独特的魅力。

例如,在讲授完译林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下)Unit 8 Birthdays后,教师意识到该单元不仅是关于庆祝生日的单元,还可以让学生了解和体验不同文化中与年龄、成长和尊重相关的观念。因此,决定设计以“成人礼”为主题的课后作业,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入理解和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首先,教师在课堂上简要介绍中国传统的“成人礼”概念,即中华传统文化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象征着年轻人从青涩走向成熟,从依赖走向独立,是一个人从少年步入成年的重要仪式,象征着责任、独立和尊重。其次,教师布置作业,要求每一名学生准备一篇“成人礼”发言稿。为便于学生更好地完成作业,教师为他们提供“成人礼”的历史背景、传统仪式流程、常用英语表达等资料。最后,教师利用课后服务时间组织学生进行“成人礼”活动。学生穿上传统的成人服饰(如汉服或唐装),在教师的引导下模拟传统仪式流程,如赠送礼物、发表成人誓言等。活动期间教师鼓励学生大胆使用英语进行交流。在赠送礼物环节,教师让学生用英语描述礼物的含义和寓意,如“I send you this card and hope our friendship will last forever.”。在发表成人誓言环节,教师让学生用英语表达自己对未来的承诺和期望。例如:

As I grow up,I promise to:

Be kind and respectful to everyone,no matter who they are.

Study hard in school and learn new things every day.

Help others whenever they need it,and be a good friend.

Appreciate my family and friends,and be thankful for all they do for me.

通过完成上述作业内容,学生不仅能够深入了解“成人礼”这一传统文化的重要仪式,还能够在实践中加深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更能够通过写作和演讲的方式展示自己的才华和风采,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结语

小学英语教学不仅是语言知识的传授,而且是文化教育的载体。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英语教学中,可以使学生在学习英语的同时深入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文化自信。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应继续深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探索,不断完善和优化教学策略,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

引用文献

耿玲玲. 2024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策略 [J]. 甘肃教育研究,(3):155-157.

花多顺. 2019.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实践策略 [J]. 当代教研论丛,(9):15.

聂婧. 2023.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策略 [J]. 小学教学研究,(36):50-51.

王少青. 2020.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实践策略 [J]. 当代家庭教育,(18):178.

来源:永大英语

相关推荐